伴读守则_溪畔茶【完结】(249)

阅读记录

  从本心来说,他也真的有些后悔当年所为,现在外朝有瓦剌在壮大,后宫家事又这么剪不清理还乱,皇帝想着想着,心头就生出了烦闷来。

  闷得他觉得有些透不过气,心尖又好像有点发痛。

  “皇上,”钱嫔终于出了声,她知道她不能把皇帝晾得太久,无论她心头有多少不甘,皇帝都对着她金口玉言自认“糊涂”了,她还能怎么办?再逼着皇帝进一步给她认错吗?

  认了又有什么用,她已经不是刚回宫时满怀怨愤的钱淑兰了,她清醒地知道,为了朱英榕的前程不出差错,她必须容忍他认汪皇后为母。

  但她也不能轻易答应了皇帝,汪皇后知道她的优势是什么,她更知道,如果不是皇帝对她还有愧疚之心,她早就无声无息地死在郊外那个深庵里了。她要将这个优势保持下去,以从皇帝那里换得保护。

  “我——”

  “噗!”

  皇帝呛咳着,吐出了一口紫黑的血。

  **

  日头升得更高了。

  文华殿外的臣子们越聚越多,却仍旧没有见到圣驾的踪影,展见星站到腿脚都发酸了,终于等到了一个太监形色仓皇地跑来传话:“今日龙体微恙,请各位大人暂且回去,择日再行觐见!”

  “皇上病了?”

  “昨日还好好的,之前也不曾说——”

  大臣们互相惊讶地议论了两句,如展见星这样的青袍则只能默默听着,既毫不知情,也没插嘴的余地。

  大臣们甚有分寸,说了两句就停住了,诸人也不太担心,皇帝身体一向健壮,就是有恙,应当也只是小毛病,当下各自回去阁房衙门,又帮忙把一些不死心还徘徊着的低品官员们都喝令出去了。

  展见星随在人群里往外走,出去以后,她无事可做,挨过剩下的大半天,隔天再跑去通政使司问。

  里面的小吏告诉她:“算你运气不好,慢慢等着吧,内阁传出消息来,这几日所有手本一概押后,一个外臣都不召见。”

  展见星只好又回去。

  她这一等,不只两日,足等了五六日,无聊到又去拜见了楚祭酒一次,楚祭酒见到她,迎头就道:“我正想着找你,见星,你是不是八月初二那日进的宫?”

  展见星点点头:“是,但是我没能觐见,里面的太监出来传话说,皇上病了。”

  “什么病你可有头绪吗?”

  展见星为难摇头:“先生,这我可不知道了,我只干站了半天,然后就走了。”

  楚祭酒一拍额头:“也是,我病急乱投医了。”

  “先生,怎么了?”她猜道,“可是先生听到了什么风声?”

  楚祭酒走到外面,见四下无人,才回来低声道:“从你进宫那日,直到现在,连内阁的方学士都不曾见过皇上,我实在有点忧虑,恐怕——”他把声音又放低了点,“恐怕先帝故事重演……”

  先帝去时就是十分突然,连太子都来不及提前召回,虽然皇帝身体不像先帝那么肥胖,一向也没隐疾,但有那么一遭就很难叫人忘怀了,何况皇帝既然身子骨强壮,只是微恙,又怎会连续这么多天都不见外臣。其中的矛盾之处,令人不得不深想。

  展见星心中也悚然起来,道:“内宫有什么消息吗?”

  楚祭酒摇头:“不知道,外臣也不便打听。只知太医院的院正被召进去,至今还没回家。”

  “也许皇上这次的病重了些,还在诊治。”展见星安慰他道,“先生别着急,若真有不妥,内阁诸位学士们一定不会坐视的。”

  楚祭酒定了定神:“也是,那就再等一等罢。”

  再等两日后,皇帝终于有旨,允内阁方学士入乾清宫觐见。

  方学士在宫里逗留了半个时辰,出来后宣布道:“圣躬安,但需静养,近日朝会皆免,部院寺监各司其职,不必忧心。”

  虽然还没见着皇帝,但有方学士这一句话,朝上不安浮动着的人心终于是定了下来。

  八月十六,刚过完中秋,展见星在楚祭酒家蹭了饭,隔日一早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又往通政使司去走了一趟,这一次,小吏一把拉住了她:“来得好,皇上正要召见你!”

  展见星反而愣住了:据她所知,皇帝目前召见过的仅有两三个内阁的学士,多少王公重臣都还在后面等着呢,她算哪个排名上的人,能插队插到这么前面来?

  县令入朝觐见实际就是走个过场,怎么算都轮不到她啊!

  抱着满腔疑惑,她二度入了皇城,这一次不是文华殿,而是乾清宫——一般来说,只有皇帝看重的亲近臣子才能在这里获得召见,她能进文华殿就算不错了。

  将至乾清宫时,她就没心思想那些疑问了,只有一个感觉:此处的守卫,十分十分森严。

  严酷肃杀的气氛令她不由屏息起来,脚步也放轻了,默默跟在红袍太监的身后走进去。

  扑面而来的是浓重的药味。

  展见星下意识想:皇帝是真的病了。

  她在太监的指引下,向着窗下大炕的方向跪下去:“臣崇仁县令展见星,参见陛下,陛下万岁万万岁。”

52书库推荐浏览: 溪畔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