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什么鬼的小子,你似乎忘了人家可是高考结束成年了,安大还在苦逼读高一呢。”
“那有什么用?安大,安大,罗素,罗素,一听安大就是个大佬,罗素就是个小屁孩。”
“舔狗舔到最后最终一无所有。”
“你这是在嫉妒。”
“哼哼,我们班同学已经约好了,到时候一人买一本《最悬疑》,然后去租书店租一本《悬疑天下》在班上念给大家听。”
这种情况莫长安也是预料到了的,比起他微博那几百万的粉丝,罗素微博下的粉丝只有一万出头,看起来不要太可怜。就算他的真实粉丝只占粉丝数量的五分之一,那也不是罗素能比得了的。
如果只是单纯地比销量,那莫长安并不会去管他的粉丝给他贡献多少销量。但这个时候他们比的是作品,他更希望看到的是粉丝真正的喜欢他的作品,而不是为了他这个人,因为明星效应去买杂志。
他更想在微博下面看到大家对剧情、角色的分析,而不是像表忠心一般都是“我买了XX本”“安大你放心吧,你肯定赢”这样的话。
他已经发了一条微博,对悬疑不感兴趣的书友们不必勉强自己,浪费钱去买自己不会看的。
但他似乎太低估自己了,这条微博下边一水的都是“不勉强”“不勉强”。
好在两本杂志的销量只是比拼的一部分,而罗鸣溅那边也邀请了几位悬疑界的大佬等着给他们写书评的。莫长安也不会把评判的权利都交给对方,他那个黄金书屋群里还有不少小伙伴呢!
就比如钟毓秀,还有龙自在。
二十一号,莫长安突然接到了个电话,让他去学校门口拿快递。他妈虽然偶尔会在网上买东西,但都是直接寄到他家这个小区来的,他还纳闷这快递是不是找错了,但对方准确地报了他的名字。
也不是他的书迷们干的,他们书迷不知道他的电话号码,所以快递不能准确联系到他。
快递单上是写了寄件人的信息的,莫长安一看,居然是从S市寄过来的东西,而寄件人赫然是商景行。
莫长安直接给商景行回了个电话,但话筒中传出的却是对方已关机的声音。
快递被包得严严实实,看起来很大一个箱子,拆开了之后却有很多层。在最里边的,是一个蓝色的小礼盒,上边一张卡纸写着“生日快乐”的字样。
莫长安拆开了盒子,跟他想得一样,是一块表。过了这么久,商景行终于把这块表做好了,而且还当成了生日礼物给他寄了过来。
莫家没有过生日的习惯,今天本来也差点被莫长安忘记了的,结果商景行一下子提醒了他。
八月一日早晨,各大书店和报亭前已经等着不少人了。
莫长安和罗素这一比,即使不是圈内的人,也大多都听了那么一耳朵。
虽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但在同一领域内,特别是年龄也差不多的年轻人中,还是得争一争的。
高考结束之后,罗素都不敢上网查莫长安的消息,他生怕莫长安又写出了什么作品影响到他的创作。
之前那篇关于打铁花的故事,他虽然很不情愿,但还是从他的同学口中听到了。那些人不嫌事大,尽管罗素表现出了极端的抗拒,但好事者一有莫长安的消息就会跑去跟罗素说。
考完试之后,罗素更是找到了罗鸣溅,在他家里闭关起来,一心一意地进行他的创作。
罗鸣溅也说到做到,罗素的这篇,从题目到结尾,他是一句意见都没有发表过。好在罗素之前的每个夜晚,躺在床上睡觉前的时间都会被他用来构思新的,现在也不会感到无所适从。
如果不是因为八月一日是周三的话,可能等在书店和报亭门口的人会更多。莫长安的书迷们可不止微博上关注的那点,因为他出色的成绩,还有一堆没电脑玩的学生们。
不过还是有些人为了提前看到他的,逃课跑出来买了。
“叔叔,给我来十本《最悬疑》,快点,我要回去上课了。”
报亭老板刚把卷帘拉上去,一只攥着两张百元大钞的手就伸了进来,这样的场景发生在全国各地。
莫长安的这篇足足有十七万字,以至于《最悬疑》直接给他印刷了一刊专版,这本月刊上只有莫长安的这篇。可以说这一刊的销量,全部都是由莫长安带来的。
而罗素就不一样了,《悬疑天下》虽然把压轴的位置给了他,但与莫长安的豪华阵容相比还是差了老远。
“现在是早上9点,观众朋友们大家好,你们是不是还在苦逼的排队呢?是不是还有的没有抢到书呢?我就不一样,我就是书店老板,昨天货一到,我就先行看完了。
哎呀呀呀呀,十多万字啊,我足足花了一晚上才把他看完,太过瘾了!情节一环扣一环,全程无尿点,我本来只是想随便看看开头,然后留着第二天看的,结果根本就停不下来。
在凌晨4点的时候,我已经把读后感写好了。但是想着不能提前把剧情提前透露给你们,还是忍到了现在,下面是我看完整本书后的感想,涉及剧透,没看过的慎入。
啥?你说谁?罗素?哦,不好意思,我没看。”
除了几位主要人物之外,许多写书评的人也等着二人的书出来。但这个借着自己身份就开始嘚瑟的人,真的气死个人。
52书库推荐浏览: 木易少一横 穿越重生言情 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