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我就是问问。你舅舅是燕京大学的教授?”
“嗯。”
见商景行没细说,莫长安也就没有追问,随便聊了两句便挂了电话。
等莫长安回到宿舍的时候,他的三个室友都已经到了,坐在各自的床上聊着天。
“你们好,我是莫长安。”莫长安主动跟他们打了招呼。
“你好,我是王琦,漠省的。我们都没想到会和你一个宿舍,刚才还讨论你什么时候回来呢!”莫长安对床的圆脸男孩笑嘻嘻地说道。
“我是张云起,海省的,你写的小说挺好看的。”
“我是肖成海,云省的。”
这些话莫长安今天是第二次听了,一次还好,但是挺多了总有种尴尬的感觉,一时没有适应大家的变化。明明没感觉自己干了什么,但就是被许多人知道了。
为了避免自己的尴尬,莫长安把话题引向了这次文学杯。
文学杯三年举办一次,他们三个虽然都是初三的学生,但都是第一次参加。所以和莫长安一样,其实什么都不知道就被带到了宿舍。
不过他们的带队老师已经到了,而莫长安他们的带队老师到现在都没有联系他。
等莫长安了解到他想知道的信息之后,便失去了聊天的兴趣,躺在床上开始睡午觉。虽然他再三强调不用管他,但他的几个室友还是没有继续聊天,而是纷纷拿出了自己带的书看起来。
武旭华在下午四点多的时候终于到了,不过他住的计算机学院的学生宿舍,与莫长安他们文学系的学生宿舍相距十万八千里。晚饭是约不了了,但是他们约好了最后一天早上一起去水木参观。
武旭华比莫长安外向,他之前还在等车的时候,就跟几个燕京大学的学生打听好了情况。燕大有直达水木的校园交通车,他们可以使用一次性校园卡乘车过去,安全得很。
莫长安他们的带队老师在晚饭之后才迟迟过来,告诉他们明天决赛的安排。
说是安排其实也没什么安排,就是早上跟着各个带队老师过去,没有准考证,由老师和学生证双重确认身份,最后进入考场。除了对身份查得比较严,和别的比赛一模一样。
文学杯高中组获得一等奖的学生,可以获得燕京大学或者水木大学的特招资格,而初中组和小学组就没有这个福利了。但是如果高考考指定专业的话,获得一等奖可以高考加分。
莫长安算了一下,下一次文学杯是在他高二的时候。但是他并没有把握拿一等奖,想读燕大的话,还是老老实实学习考高分比较靠谱。
第35章
国家级作文大赛决赛的试卷和省级作文大赛决赛的试卷并没有什么区别, 进入考场之后, 就连身处与燕京大学的异样感都消失了。
阅读材料是单独的一张纸, 上边不知道是从哪摘来的文章, 题目叫真假大师。
第一则材料讲的是有政府官员信了所谓“大师”的话, 为了改造城市的风水, 劳民伤财。结果因为没有听取专业人员的意见, 给城市留下了不小的弊端,新市长上任之后,整改了许久。
无独有偶, 第二则材料讲的学术上的“大师”, 到处招摇撞骗, 明明有些地方漏洞百出, 但是许多人愿意相信他们的话, 给他们送钱,就为了留个墨宝,或者请人来举办个讲座。
第三则则是真正掌握了历史传承技艺的民间的大师,因为改革发展给民众带来了诸多眼花缭乱的产品, 和应接不暇的休闲娱乐项目,而许多传统的技艺就这么被人们丢掉了。
请根据材料一二三, 自取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三篇材料虽然都讲的是大师, 但是三种大师看起来互无联系, 如果从其中一个角度来写的话, 那肯定得不到高分了。得找到其中暗藏的联系, 摸清楚命题人的意图, 才能从中脱颖而出。
莫长安并没有直接开始动笔,而是先在脑子里构思好框架之后,才开始写。
这里是燕京大学一个专门上公开课的教室,能够容纳一千人同时上课。在全国各地的天之骄子面前,莫长安并没有再像之前那么被人当成大熊猫参观。
来这里参赛的学生,多多少少都曾发表过自己的作品,虽然没有像莫长安这么夸张,一开始就出书,但也都是在中学生的主流杂志上小有名气的。
之前拿到省级作文大赛一等奖的时候,莫长安曾好奇打听过他同学喜欢的那个隔壁市的小作者,结果被告知她因为生病,并没有参加省级作文大赛的决赛,将名额让给了别人。
来参加文学杯决赛的时候,他们省20名参赛选手莫长安连人的名字都叫不上来,更别提认人了。
莫长安因为“中央文件事件”和“抄袭事件”,导致他在普通的学生中比较出名,但是在这些一心朝着写作大家发展的同领域的学生眼里就不够看了。
对于某些人来说,供人消遣的小说是最不入流的文学作品。
时间到,所有人都停下来笔,有些坐得近的人就近讨论起刚才的作文题目来。
莫长安听了几耳朵,大家各有各的见解,没有一个跑题的。果然,国家级的作文大赛的压力跟省级作文大赛完全不能比。
就他听的这几个人的立意,完全不比他差。
52书库推荐浏览: 木易少一横 穿越重生言情 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