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还算淳朴,并没有因此就想着找医院麻烦,只是很着急,不知道怎么办好。
这时候老常说道:“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开会研究了一下,觉得还是采取相对安全点的方法比较稳妥。我们院方请了一位中医来会诊,中医在治疗肠梗阻方面有很多成功的例子,只需要服药,不用手术。”
家属一听,原来医院有帮他们想办法,连忙表示感谢。可是等到老常把于采蓝介绍给他们之后,他们的脸色又变了。
俩记者更是面面相觑,包括几个在这留守的群众,这些人一致的想法是医院方面是不是觉得病人家庭困难,老实巴交的好应付,所以才随便找个人糊弄他们啊?于是他们心里多少都涌出一些不平来。
一个记者首先发难:“不好意思,打扰一下,我是京华日报的记者,姓兰,我想问问,遇到疑难杂症,你们院方要请人会诊,这可以理解,可是请这样一个年纪轻轻没有多少经验的人是否显得不够慎重?如果换一个病人,比如这个病人身份比较重要,拥有更多社会资源的话,你们医院还会这样做吗?”
这兰记者前边的话是合乎情理的,换个人也会这样想。可后边的就有点诛心了,这是在明目张胆的指责医院方面区别对待,没把这一家病人和家属当回事。
朱副院长脸色铁青,对于那些拥有更多社会资源的人,如果有人打了招呼,医院确实是要重视一些。这是社会现实,到哪里都是这样。可并不是说,他们就没把这一家人当回事啊?
于采蓝知道这个时候她要是不说话,医院方面会很难做,推荐她过来的温教授以后会更难做。
她从大夫们身后走上前来,站在老常身边,问兰记者:“你姓兰是吧?”
“对,我姓兰,你……”
“我有个好朋友也是记者,他跟我讲过在他那个圈子里,有些人职业素养不够,无论是采访还是撰稿,不能够实事求是的反应问题,并从问题中去思考问题背后所潜藏的意义。而是擅长捕风捉影、搬弄是非,兰记者,我想你不是这样的是吧?”
于采蓝说这些话的时候笑呵呵的,就好像在跟人聊天一样,兰记者脸一僵,倒不好再捕风捉影了。连忙说道:“我当然不是那样人了,我们京华日报是首都的权威性报纸,我们单位的记者都是有职业操守的,怎么可能做出那种没有职业素养的事来?”
这么多人看着呢,兰记者不好再在这方面做文章。他想着,那好,他就不信了,她这么年轻,看什么病啊?这个病人的情况他一定得跟踪下来,真有事,你可就别怪我不客气了……
他这么想着,就没再问,反正现在就算想要发难,也没什么证据。
他没发难,可不等于于采蓝就放过他,要不让他老实点,一会儿治病的过程里病人有点什么反应的话,他再捣乱就不好了,会影响到病人和家属的信心。
因此她跟兰记者态度好好的说道:“这位记者,我看你身体有些虚弱,腰疼吧,建议你平时注意一下,年轻的时候不注意保养,等年纪大了可就遭罪了。”
身体虚弱?腰疼?注意保养……所有人都看了看兰记者,二十多岁,就有这些症状吗?这就呵呵了,都是成年人,大家都懂,在场的人都心照不宣地保持了沉默。
兰记者差点要吐血,这是赤果果的报复……
第404章 又一个外行
这时候,兰记者哪还敢再贸然针对于采蓝,没有确定的事实和证据,他是不敢再得罪这女孩子了,别看她笑呵呵的,嘴里却能下刀子。
于采蓝见他暂时老实了,便把目光转向了病人家属,她知道,就算他们这几个人忍着什么都没说,可也对她没什么信心。
因此她说道:“我的老师是沂州中医学院的郑教授,你们不认识他,不过我可以告诉你们他知名度比较高。另外我家里是开医馆的,从小就接触中医,到现在已经在几家大型医院跟各科主治大夫进行过多次会诊。你们放心,我能治就说能治,不能治也会说实话,不会乱来,一定不会糊弄你们的。”
她说的诚恳亲切,周围的群众和家属抵触的态度都有所松动。于采蓝也是为了多接触一些病人,这才如此高调。没办法,她的年龄是硬伤,每到一个新的地方都会受到别人的质疑。
她走到产妇身边,坐到椅子上,回头时,跟那产妇的婆婆说道:“阿姨你最近有时间的话去检查下吧,经常头疼头晕是吧。”说到这儿,她就开始专心诊脉。
那婆婆满脸惊诧,旁边有人小声问她:“你真的头疼头晕啊?”那妇女点头如捣蒜,围观的人看着那姑娘的眼神就又有了些变化。
朱副院长现在还不清楚于采蓝的水平,事到如今,他只有暂时相信温教授的话。
不过,姑且不论医术,单就这女孩子的气度,朱副院长是很欣赏的。如果她在他们医院上班的话,他大概会考虑把她作为预备干部来培养。
他却不知道,沂附院的刘院长早就有这想法了,只是他留不住于采蓝。
这时于采蓝放下手,轻按了几下产妇的肚子,病人痛苦的哼了几声,然后她又看了下产妇的舌头。
放下手之后,她没马上开药方,而是跟那婆婆说道:“当初你儿媳妇在医院做完剖腹产之后,大夫没告诉你们要让她早点下地活动,尽快排气,否则容易造成肠粘连吗?她是什么时候开始下地的?”
52书库推荐浏览: 北海乔 女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