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采蓝面对莫星光的质疑,并没有急于反驳或者表现出不快,只是平静地把自己的想法跟他说了说。
于采蓝这么说,袁老先生那两个儿子对她的印象好了一些,不管她医术如何,这份认真负责就很让人舒心。
她的话也赢得了老中医高梓强的认可。陈越峰介绍的这个女大夫,不急不躁,不忙于在他们这些人面前表现自己的实力。先不说别的,只这种严谨的态度就让高梓强很欣赏。
“老陈,你介绍的这位小大夫挺有性格。”小组长莫星光放松了脸上的表情,笑着跟陈越峰说道。
他最在意的真不是女大夫的水平如何,他相信水平太差的话,陈越峰也不可能这么做,毕竟这个小组以后要承担许多任务,不是闹着玩的,陈越峰该知道轻重。
莫星光比较担心的是这女大夫的态度,因为她年轻,有一定背景,又年少成名。这种人,莫星光怕她会骄傲发飘,会有傲气会浮躁。
水平不高的话可以随着年龄和经验增长提高。可要是性情浮躁,目下无尘,他怕以后会误事,现在看来他的那些担心可能是多余的。
“小于是有想法的人,星光你以后就知道了。”陈越峰说道。
“呵呵,以后大家会有很多机会共事的。这屋是暗了点,小韩,你来搭把手,扶着袁先生出去让他晒晒太阳。”
这时候院子里的阳光正好,在外面要比在阴暗的屋子里暖一些。那位姓袁的老先生被司机小韩扶出来之后,先是用手挡在眼前,等适应了外面的亮度之后,他紧缩又躁动不安的身体在阳光下略微舒展了一些。
于采蓝看得出来,阳光虽然稍微缓解了一下他体内的寒冷,可杯水车薪,不用药是不行的。
老人的手放下,于采蓝这边也看明白了,袁老先生体表虽然发烧了,貌似热症,实际却不是这么回事。这样的病情如果让一般的诊所给他看的话,说不定就给他开点退烧药。
第525章 冷到颤抖
就算是经验不够老道的中医,也有可能用错药,误以为这是热症,开出石膏之类的清热药,这样的话,反而会使他体内的寒气愈重,病情也会更严重。…
“小于,怎么样,现在看出来什么了?”几人在外边站了一会儿,小组长莫星光问于采蓝。
“嗯,有结论了,诊为阴盛格阳之证,也就是真寒假热。”
莫星光本身是西医内科出身,对中医只是略有了解,听到于采蓝这么说,看了老中医高梓强一眼,然后问道:“怎么说?能不能详细解释一下?”
袁老先生的两个儿子听于采蓝解释道:“袁老先生他的脉虽洪大,但按之无力。这是内有寒证。”
寒证吗?这话并不难理解,袁家的两个儿子再看了一眼他们的父亲,有寒证吗?俩人有点迷茫。
按理说,老头子这么热的天还要穿棉衣,是寒证貌似没错。可是看看他的脸那么红,又发烧,从这点来看又是热证。所以他们都弄不清楚了。
袁家老大自己也翻过医书,关于表里寒热略懂一点。见这女大夫说得这么肯定,觉得不如先听听她怎么说。如果真有疑问,可以等她说完了再问,实在不行,这不是还有老中医高梓强在呢嘛。
袁家老大的疑问很快就得到了解答:“老先生貌似在发烧,并且脸色发红。这是因为他的体内阴寒之邪极盛,寒邪盛极于内,便可逼迫阳气浮越于外,因此他的外表就表现出来发热的症状了。像这种阴盛格阳、真寒假热的情况并不多见,如果医者经验不足或者有所疏忽,是有可能误诊的。”
于采蓝的话说到这儿,老中医高梓强内心激赏不已。不过他面上看不出来,毕竟诊断只是第一步,光会诊断还不够,还得会开药方。君臣佐使、配伍得当,谈何容易?他还要往下看看再说。
“哦,那小于大夫你打算怎么办?”袁家老大问道。
“这个病虽然发病率不高,但在几个古书上都有记载。用通脉四逆汤加连须葱白、参附汤、附子理中汤这些温热药来治才成。总的来说就是要用附子、干姜、人参这类温热药。如果误用石膏、三黄汤这些寒凉之药,病情会加重的。”
袁家两兄弟都是多少有点文化的人,于采蓝跟他们说的这些比较通俗易懂,所以他们基本能听明白,并且也觉得她说的似乎挺有道理。可他们也知道,老父亲的病,如果真用错了药,轻者病情加重,严重的话,就怕连命都保不住。
所以他们不敢就这么听信于采蓝的话,把眼光转向了老中医高梓强。
袁家老大说道:“高大夫,您的意见是……”
“我同意小于大夫的意见,就用通脉四逆汤加连须葱白给老先生服用吧。”高梓强没让他们提心吊胆地久等,马上给出了他的意见。
有了高梓强的话,两兄弟就放心了一些,他们也想父亲快点好起来,不然他一天到晚穿着棉袄又烦燥不安的样子,看得人实在揪心。
司机小韩得了吩咐跑出去买药,于采蓝跟其他人留在这个古旧的老宅里聊天。
高梓强问于采蓝:“小于,除了脉象,你还能从哪方面看出来袁老先生他这是阴盛格阳?”
高梓强的这个问题,袁家两个儿子都挺感兴趣。小组长莫星光和副组长岳小平也想对这女孩子多一些了解,因此于采蓝说话的时候,他们都听得认真。
52书库推荐浏览: 北海乔 女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