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花妮吓了一大跳,赶紧给夏翠平拍着后背,拍了半天,那块馒头总算被咳了出来,夏翠平已是咳得一把鼻涕一把泪。
看到夏翠平被噎住了,夏老太也是吓了一大跳,不过她可不是心疼这个孙女儿,她是想着,夏翠平要是就这么噎死了,她可要损失一笔彩礼了。
这会儿看夏翠平缓过劲来了,她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脸色却依然不大好看,“丫头片子就是不中用,吃口馒头也能噎个半死。”
杨花妮看夏老太脸色不好看,怕夏翠平在跟前继续当夏老太的出气筒,给夏翠平使了个眼色,夏翠平站起来跑了,不过跑到门口的时候,看夏老太没有留意她,狠狠地瞪了夏老太一眼,然后低低地咒骂了夏老太几句。
杨花妮知道刚才夏老太跟李大妮去跟孙慧慧提亲去了,这会儿看夏老太脸色不好看,猜着这亲肯定是没有提成,她讨好地扶着夏老太在凳子上坐了下来,然后去给夏老太倒了一碗水。
等到夏老太喝了水,脸色正常了些,杨花妮才小心翼翼地问道,“妈,是不是喜平妈不同意跟冯大嘴家结亲啊?”
杨花妮不提还好,一提这件事,夏老太就气不打一处来。
不过,她在夏喜平跟前折了面子这件事,她是无论如何也不会说出来的,便声色俱厉道,“那娘儿仨,就是仨喂不熟的白眼狼,对她们再好,她们也是当成驴肝肺,以后她们的事,我也不管了,随她们去吧,只当她们是死了。”
虽然杨花妮猜到了这门亲事可能不会成,可真从夏老太嘴里得到了印证,她还是一阵肉疼,冯家可是许了三百块钱的彩礼呢,她还想着用这三百块钱把家里的屋子翻盖一下,然后起五间青砖大瓦房呢。
杨花妮试探地问道,“这么好一门亲,要是黄了还怪可惜的,要不叫爱国去劝劝?”
提到夏爱国,夏老太就气不打一处来。
这门亲事,其实是她先托了李大妮去探了冯大嘴两口子的口风。
冯大嘴两口子觉着夏喜平能干会挣钱,要是跟冯金根结了婚,起码不用他们再养着冯金根了,所以很爽快的就同意了这门亲事,还许诺说,要是这门亲事成了,结婚的时候,他们家会给三百块钱的彩礼钱。
夏老太听了李大妮的回话,高兴坏了,立马就把夏爱国找来了。
哪知夏爱国一听是要给夏喜平说亲,就跟见了鬼似的,找了个理由就跑了,而且再也不跟夏老太打照面。
夏爱国不管,夏老太没了法子,只能亲自出马,哪知道事儿没办成,还折了面子。
要是夏爱国出面管这件事,她至于在一个外人跟前那么狼狈吗?
所以这会儿杨花妮一提夏爱国,她心里更烦,忍不住骂道,“那一家四口,都是白眼狼,指望不上,往后别在我跟前提他们,我只当没生这个儿子。”
杨花妮一听夏老太这口气,就知道把夏喜平嫁给冯金根这件事,是彻底没戏了,起码这会儿夏老太是不想再管了。
她不敢再多说,她已经看出来了,夏老太憋着一肚子邪火呢,她要是再多嘴的话,指不定这股邪火就发到她身上了。
杨花妮陪着笑又哄了夏老太几句,然后找理由就要开溜。
哪知她刚走到门口,夏老太就叫住了她,“刚翠平吃的那个馒头,是不是从我这儿拿的?”
杨花妮脸上一僵,很快便陪笑道,“不是,是我上午刚蒸了一锅。”
夏老太眼一瞪,“你一上午都在我这儿,你啥时候蒸的馒头?”
“妈,真不是从你这儿拿的,要不,你去数数,看你的馒头少了没?”
夏老太狐疑地看了杨花妮一眼,然后站起来去了厨房。
她早上刚蒸了一锅馒头,蒸的时候她还数了数,一共10个。
她刚把馒头蒸好李大妮就来了,然后俩人又去找孙慧慧去了,那锅馒头还在馒头筐里呢。
夏老太数了数,10个馒头只剩下了8个,肯定是杨花妮和夏翠平各吃了一个。
夏老太顿时爆跳如雷,大骂着就跑了出去,杨花妮早跑得不见影子了。
夏老太给她说亲这件事,夏喜平并没有放在心上,因为她还有裁缝铺的事要忙呢。
盘下裁缝铺后,她并不急着开张,而是把裁缝铺简单装修了一下。
原来的裁缝铺基调太沉闷,布匹也放的乱七八糟的,东一匹西一匹的,屋里连个下脚的地儿都没有,进来就让人觉得很压抑。
所以她首先要做的就是把墙壁刷白,还请木匠做了一个简易的货架,到时候把布匹都摆上去,这样显得要整洁些。
原来的灯泡她也给换了,赵秀娥原来用的灯泡估计也就10瓦,太暗,她给换了个100瓦的,一拉灯绳,屋子里立马亮如白昼,人的心情也会跟着亮堂起来。
第七十八章 两个活字招牌
一边忙活裁缝铺装修的事,夏喜平一边凑空画了一些衣裳款式,男装女装童装都有。
这些衣裳款式,画好以后她还得跟孙慧慧商量一下,看孙慧慧能不能做出来。
画的再好,要是做不出来,那也是白搭。
跟孙慧慧确认好后,夏喜平就把这些衣裳的款式做成一本画册,到时候放到裁缝铺里供人挑选。
就这么忙活了半个月,裁缝铺这边总算是忙活好了:铺子里装饰一新,布料也都拿来了,“慧慧制衣”的牌子也挂上去了,现在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52书库推荐浏览: 青苔有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