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让常管家把棺椁抬进来,这里交给你们。”
端木桓又进屋,看了看已梳洗过,换了里衣并排躺在床上的父王和母妃,这才离开主院,去前院安排事宜。
此时,皇宫里的开元帝,也震惊的盯着小卓子。
手中狼毫上的朱砂,滴落在奏折上殷红一片,难以置信道:“你说什么?平王和平王妃都殁了?”
小卓子以额触地,惶恐且清楚的回道:“回皇上,平王府派人来传信,是这样说的。说平王患离魂症,误伤平王妃后遂引咎自尽,而平王妃也自尽相随。”
“来人,摆驾平王府!”
开元帝匆忙起驾,来到平王府,远远就看见平王府大门上,已经挂满了白幡和孝球。得到消息的端木桓,已经披麻戴孝跪在大门口迎驾。
等开元帝下了龙辇,一时竟然有点恍惚,怔在门外不敢也不愿上前。
幼时的一切涌上心头,浮现眼前,当年皇姐去了还有端木沛。如今,就连阿沛也离他而去,他真正成了孤家寡人。
开元帝缓缓走到大门前,沉声道:“起来,带路!”
端木桓哽咽领旨,带着开元帝来到已经搭建好的灵堂。平王和平王妃已经换上他们成婚时的礼服,安静地躺在楠木棺椁之中。
两人正当盛年,经过梳洗装扮后,俨然一对神态安详嘴角含笑的璧人。
开元帝只看了一眼,就转过头仰首望天,久久没有动弹。端木桓一瞥之下,竟然看见开元帝眼中泪花闪烁。
半响之后,开元帝才沉声道:“追封平王为忠平王,谥号忠平,准入皇陵。其子端木桓,继王爵。”
端木桓忙行大礼,叩首道:“端木桓代父王,叩谢皇恩浩荡!”
开元帝这才仿佛缓过了一口气,轻叹一声道:“朕没想到,你父王竟然会走在朕之前。阿桓,以后平王府就靠你了,你也要保重身体,节哀顺变。”
“端木桓感激皇上垂怜,目前双亲亡故,我想为双亲守孝三年。还请皇上成全。”
开元帝看着难掩悲痛的端木桓,虽然知道他是真心实意想守孝三年,不过始终还想给他留三分机会。
“阿桓,朕给你一年时间守孝。至于以后朝政,朕将完全放手,谁能逐鹿问鼎,就看你们的造化。”
这是开元帝第一次,开诚布公的表明态度,端木桓愕然看了开元帝一眼。
转而又以额触手,真心道:“端木桓叩谢皇上,不管以后如何,生死成败都好,都感谢皇上恩典!”
“也罢,只要你将来不怪朕就好。朕走了,你父王的后事,交于你了,你要让他风风光光的走。”
言罢,开元帝转身大踏步出了灵堂。
被御林军挡在灵堂外面的端木栎和崔侧妃等,见皇上出来,忙向皇上请安。
开元帝只淡淡看了她们一眼,摆手道:“平身。”就径直出了平王府,起驾回了皇宫。
等回到御书房,坐在龙椅上,开元帝心里还哀伤弥漫,不愿意相信这个噩耗。良久之后,才哑声道:“让幽冥把平王亡故前后的详细情况,报上来。”
很快,平王府里的暗哨,就把当时主院的所有信息,包括平王自尽时那一幕,和临终遗言,报到了开元帝面前。
第四百九十二章 五七
而且,暗探还将先前端木桓软禁平王几日的消息,也一并报了上来。
“回皇上,看平王病发时的情况,应该是小王爷率先发现平王有异,本想软禁平王予以治疗,结果却被平王逃脱。才有了后来神智不清时,伤害平王妃之举,平王清醒后怕再犯大错,才会当众自尽。”
开元帝听后只觉得匪夷所思,这些年只知道宫变之后,端木沛性格有所变化。没想到竟然是身体里,有两个性格迥然不同的平王。
一想至此,开元帝叫来周院判,询问道:“周院判,你可知离魂症?或者是一人两魂在身的怪症?”
周院判一惊,忙回道:“回皇上,离魂症微臣曾亲眼目睹,不过一人两魂的怪症,只在医书里见过。”
“你详细说说。”
“是。回皇上,离魂症是人身体一切皆好,却没有魂魄在身,口齿难言,行动缓慢。至于一人双魂同身,医书曾有记载。”
周院判说到此,歇息了一息,这才继续道:“说有人曾一身之中,有两魂魄。两魂魄性格大相径庭,时而开朗大方,时而内向孤僻,两魂魄交替于身。后内向孤僻者杀人入牢,开朗大方者直呼冤枉,在牢中写下血书申冤。还是当年幼时的皇太女无意中知晓,然后明查秋毫,谓之人格分裂,判囚禁终身。”
周院判说完之后,开元帝更加奇怪,原来皇姐竟然还有如此能力。要是皇姐还在世,说不定阿沛也不会死。
看来,阿沛这病非一日两日之功,依端木桓的孝顺,要不是那人动了杀机,引发端木桓的疑心,说不定还会犯下出格之事。
开元帝心生烦闷,起驾去了宗政皇后处。
彼时,京城各家都已经,收到平王和平王妃同时而殁的消息。
赶上门吊唁者,络绎不绝。
云初净这几日都有些心神不宁,既担心端木桓心慈手软,出了什么意外。又担心他大义灭亲,声名受损自己也过不了自己那关。
52书库推荐浏览: 琴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