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术_须弥普普【完结】(1093)

阅读记录

  下头人立时应了,心中却是暗暗叫苦。

  一一老爷、夫人远在赣州,大少爷又要去上衙,一府上下,仅有这一位小主家,连个治得住他的都没有,平日里头已是能把天都捅个窟窿出来,眼下还不许哄,这日后要怎的伺候才好?

  张瑚却没有管这么多,而是继续问道:“他这几日在学中如何?”

  那人忙道:“听说很是顺利,并无什么问题。”

  张瑚点了点头,又问读了什么书,这几日授课的先生是哪一个,学中氛围如何。

  此时在旁伺候的,不过陪着打理日常起居,如何答得上来,支支吾吾了一会,忙道:“小的且去把竹砚叫来,正是他陪着小少爷上学。”

  张瑚并不阻拦。

  不多时,名唤竹砚的书童已是匆匆出得来,将学中情形一一说了,又道:“……学中共有十五人,小少爷年岁最幼,却丝毫无惧,进退都来得,学得也快,先生只有夸赞的,很是满意。”

  又把这几日授课的先生是谁,张璧学了什么,功课是什么全数说了一回。

  张瑚点了点头,问道:“功课此时放在何处?”

  竹砚连忙将他引至桌案前,又掌了灯,将张璧白日间写的功课取了出来。

  张瑚坐在桌边,慢慢翻看,看到一半,却微微皱了眉,把其中两张纸单独拎了出来,抬头问道:“这是谁人所写?”

  竹砚连忙凑上前去看了,先还没瞧出什么不对,等到仔细看了,好容易辨认出两边笔迹好似有些不同,又对着前后一看,果然连内容也连不上,回想了一会,忙道:“少爷在学中人缘甚佳,想是与同窗玩闹时不小心把抄的书混在了一处。”

  又道:“是小的没有跟得好,下回定会更小心些。”

  张瑚并不是很满意,提点道:“今日是璧儿书囊里头混进来两张旁人抄的书,若是明日混进来什么要不得的书纸,后日再混进来什么吃食,他毕竟年岁小,一个不经意,或是吃了,或是用了,或是不有不妥当的东西给旁人瞧见了,又待要如何?”

  又吩咐道:“你若是一人跟得不紧,就多叫一二人在学中跟着,若是下回再叫我见得此事,便没有这样容易了了!”

  竹砚听了,连忙认错应是。

  一时张瑚又问道:“明日进学去查了这是谁人抄的书,怎的放进小少爷书囊里头的,等弄明白了来回我。”

  复叮嘱道:“国子学中许多人,旁人我且管不着,可若是与璧儿同室读书的,其中若是有谁人带坏了风气,或早退、或迟到,或有不尊师长,或有纨绔横行的,俱来同我说了。”

  那竹砚忙又应了。

  一时交代完毕,张瑚回了房,洗漱之后,也不忙着入睡,复又去书房看了半日的《行水金鉴》并都水监中拟出来的束水冲沙之法,自觉把握甚大,才眯了一二时辰,立时又爬起身来上朝去了。

  次日朝会完毕,他回到衙中,立时就把下头官员叫了进来,问明进度,又道:“上回说将要在城外汴河设卡,行束水冲沙,其时答应五日之中出个章程,眼下已经第六日,怎的还不见东西出来?”

  那人忙道:“已是拟好了,正叫下头水工再核一回,只怕其中有什么差池。”

  张瑚催道:“叫他们快些,我下午入宫,要带得进去。”

  那官员忙遣了下头人去后衙催。

  里头两名水工,便是从前那沈存复、高涯二人,正对着章程核来算去,给催得头疼。

  那高涯便道:“此事怎能侥幸,算得不清楚,须是不敢递上去。”

  沈存复也道:“束水冲沙之事,沙厚水深十分要紧,不同河段、不同水深,乃至水流之速,具要细细查核,不好乱来。”

  那催促之人对于河工之事,虽是并不甚清楚,可对于官场之事,却很是明白,只道:“又不是叫你们把这汴河一河的情形一一说了,只是做那扬州门、新郑门两段罢了,况且后头也能找补,此时只是着急递得上去——只要中书批了,后续怎的行事,难道便不能改了?”

  又道:“前头张监事急着要用,若无旁的事情,先把这章程给他送过去,你二人在此处慢慢核罢!”

  高、沈二人无法,只好匆匆把大面对了,将那章程递还回去。

  再说那张瑚得了下头送来的章法,自己从头又过了一遍,见没甚改动,便收进袖中,急急往慈明宫去了。

  太皇太后虽是忙得很,还是特地挪了一点时间来见他,等到收了那章程,简单看了,便道:“你往中书递去,等他们核了,再与我看也不迟。”

  又道:“你按着规程来,范尧臣不敢胡来,我自会盯着。”

  第846章 耿直

  张瑚便道:“也不单为此事。”

  他并无任何犹豫,径直道:“我想着,虽不知范参政此时怎如何思虑,然则如若这浚川杷并束水冲沙之法已是得了中书核批,又有您在,他势必也难以拦阻。”

  “只是到底这清淤通渠之事,主持乃是范参政,我虽是主事,也自信并无半点隐瞒,只怕他仍有疑虑,也不知将来会派遣谁人来旁看着。”

  说到此处,张瑚却是一反常态,忽然大方起来,道:“既是早晚都要有人在旁看着,与其叫他想方设法安排,行得难看,倒不如我退上一步,自举荐了人来,叫他也知晓,我并非那等小肚鸡肠,不知进退之人。”

52书库推荐浏览: 须弥普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