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术_须弥普普【完结】(1134)

阅读记录

  这话自然有道理。

  过继小孩,难道还能不问母亲的意思?纵然只是走个过场。

  众人登时安静了下来,转着头,四处去找被忽视已久的杨太后。

  “太后。”

  还是黄昭亮的名字没有取错,一双招子亮得很。

  他当先寻到了坐在太皇太后尸首前头的杨太后,大步走了过来。

  “太后!”他行了一礼,“济王殿下之子……”

  他话未说话,原本一直安安静静的杨太后却是忽然开口道:“黄相公,既是要过继,这过继的人选,从何而来?”

  若是讨论国是,杨太后或许说不上话,可若是讨论家事,她还是能摆一摆道理的。

  黄昭亮一愣,道:“自是从天家做选,择其善者而取之。”

  “黄相公既是过来问及奴家,奴家比不得诸位官人——从前人人都看那……赵渚人好,也说他‘善’,可到得今日,难道还能夸他一个‘善’字?”

  同太皇太后不同,杨太后的声音并不大,其中也并无半点果断之意,而是温温吞吞,拖泥带水的。

  可她毕竟还是把话说齐全了。

  看了一眼对面的黄昭亮,又看了看后头跟过来的两府诸臣,她顿了顿,还知道在脑子里头想一想,复才道:“我一个妇道人家,并无什么见识,只知道听先皇、太皇太后的话。”

  见得无人说话,她顿了顿,又开口道:“太皇太后说要立赵渚,我就按着他的吩咐,把赵渚视为亲子,眼下太皇太后不在了,便只能听回先皇的话。”

  场中众人皆是一愣。

  太皇太后自然是不在了,可先皇难道还活着?

  死了这样久,怕是骨头都能拿来敲大鼓了!

  然而还是有人反应得快一步。

  为了新皇之事,孙卞暗地里不知道琢磨过多少次,此时听得杨太后此言,脑子里头登时闪过了一道念头。

  赵芮早死了,怎么听他的话?

  他还留过什么话?

  “先皇有遗诏……”他喃喃道。

  明明他的声音并不大,可不知为何,却是听得一道并不小的声音在面前响了起来。

  “先皇有遗诏。”

  孙卞抬头一看。

  说话的是范尧臣。

  杨太后点了点头。

  她认得范尧臣,回得宫中,赵芮对这个参知政事纵然时时抱怨,却也时时夸奖,乃是他的肱骨之臣。

  “范参政所言正是。”

  有了范尧臣搭话,她心中松了口气。

  还是先皇的眼光好……毕竟是肱骨之臣,关键时候,正能管用。

  “先皇留有遗诏。”

  她一字一句地道。

  ***

  赵芮从前确实留有遗诏,当先那一份遗诏乃是属意传位魏王赵铎,然而经过赵芮临死前翰林学士吴益的揭发,说他勾结外邦,屠戮百姓,赵铎此人名声早已坏了,更毋论后头他还涉嫌毒害兄长赵颙。

  虽说后来此事不了了之,可百姓当中,十个里头有九个都已经认定这个四大王乃是凶手。

  这样的人选,自然不堪大任。

  而另一个……

  孙卞忍不住皱起了眉头,心中犹豫了一下,究竟还是上前道:“太后,赵昉此人虽是先皇遗诏所定,可他身体多病……”

  “毕竟年纪还小,小儿少时犯点子头疼脑热的,再寻常不过。”杨太后不由分说地打断了他,“再一说,难道先皇的身体便一直很是康健吗?难道先皇这个皇帝,就做得不好?”

  正因先皇身体不好,所以他才死得这样早,所以才叫他留下了这么一堆烂摊子!

  在场的众臣脑中不约而同地浮现出这个念头。

  第871章 遗诏

  然而这样的话,又怎么可能当着旁人的面,公然说得出来。

  御史中丞上得前道:“太后,身体康健,自然是好事,朝中国是操劳,若是体弱多病,必会十分辛苦。”

  杨太后柳眉一拧,开口道:“赵渚的身体便十分康健!”

  说来说去,话又绕回了原点。

  倒不是众人不愿意遵从赵芮的遗诏,而是这许多年来,他们已是从这位身上得到了不少教训。

  而其中最重要的教训便是:若是国朝有一个病弱的皇帝,而那个皇帝一旦发生什么意外,会在朝堂之上,造成什么可怕的后果。

  且不说旁的,单是为着先皇的子嗣问题,就不知道愁白了多少医官的头。

  然而杨太后一意孤行。

  从前杨家是给她挑过不少人选,还叫杨度带了名单进宫来,因此事给张璧撞破,叫她最后吃了不少苦头。

  可那些名单上的人选,回头来看,没有一个比得上赵昉名正言顺。

  毕竟是丈夫选的。

  她还不如听丈夫的!

  赵芮死前说过,给她排了后路。同先皇夫妻多年,杨太后自认没什么本事,除却在一旁干着急,也帮不得什么忙,到得现在,她愿意再信丈夫一回。

  “都说赵昉身体不好,却是何人说的?”杨太后不解地问道,“难道你们都见过他,时时同他在一处?”

  见得太后耍起赖来,官员们俱都有些无语。

52书库推荐浏览: 须弥普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