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当即道:“无妨,办差要紧,如今路上有雪,又有月亮,届时马头上吊一两个灯笼,只要不走山路,便是赶夜路也不怕的!”
一副再听话不过的模样。
徐达在心中暗暗点了点头。
他要同这少年郎回延州不算,接下来还要一齐押解州中辎重粮秣去到阵前,十二天的限期,从延州到镇戎军,本就已经是火急火燎,如果遇上个拖后腿的,少不得他得出手教训一番,让对方知道什么是规矩。
徐达不清楚其中内情,还以为这是因为顾延章送上了一大笔家财讨来的好处,想要借此机会,躺着得一些功劳,将来杨奎和陈灏才好凭借此事给他报功讨官。
一时三人回了营房,顾延章安顿好两人,拿着交接单子去寻了转运班房中的值守。
他事务清理得干净,又早整理好了再详细清晰不过的单子,一刻钟不到,便在长官的监交下交接完毕,立时拎着行囊到了门前。
徐、张二人正一人占着一个榻,才铺好铺盖,想要补一个觉,防着下半夜要赶路。
那张户曹对着徐达道:“他还有转运司那一块的事务要交接,就是收拾得快,咱们也少说能得一两个时辰好睡。”
他话刚落音,便听门口一阵脚步声,接着有人轻声敲门。
两人本是和衣而卧,此时徐达离得近,便爬将起来去把门栓抽了,不想门一开,对面站着一个身着骑装,背负行囊的少年。
——不是顾延章是谁?
那少年郎见徐达来应门,笑道:“殿直,在下已是收拾完毕,咱们这便即刻出发罢!”
第147章 认罪
断断续续下了好几日的大雪,延州城里才放了两天晴,这日又开始飘起白絮来。
刚过辰时,好不容易才清扫干净的延州州衙门前,又被覆盖上了一层厚厚的雪花,虽是不如化雪时冷,却一样冻得叫人只想窝在屋中不愿意动弹。
此时此刻,原本应该清静肃穆的衙门门前,已是塞得满满当当,往远处看,一路还有人朝这边赶。
“小兄弟,今日判的可是那亭衣巷中顾家兄弟纵火案子?”
一个妇人一路跑来,好容易缀到了人群后头,她拉了拉前边人的衣摆,问道。
那人转过头来,正要说话,见得对面妇人打扮,吓了一跳,过了好一会才道:“正是,只不晓得会怎么判。”
旁边便有人嗤笑一声,道:“还能怎么判,不是早说了那顾家老大使了大钱,买通了州中官吏,听说花了十万贯,还搭上了八顷良田,只要保自己一条狗命!”
有人便回道:“谁说不是呢,挣的这等人命钱,也不晓得夜晚他怕不怕冤死鬼来寻!”
“怕个鸟!敢杀人放火,还怕甚么鬼?不是说‘有钱能使鬼推磨’么?”一人嘲讽地道,“只不晓得收买了哪一位,这衙门上下,当真是黑得透了!”
“怕也未必罢!今日既然开堂审案,若是还把那狗兄弟放过了,也不怕前头那些个人要闹事……”
最靠近州衙门口的那一块地上,数十个人披麻戴孝,静悄悄地站着,个个都瞪着那一扇仪门,似乎想要把它给瞪开。
而刚刚才到的那一名妇人得了前头人的答话,道了一声谢,便开始往前挤。
特意冒着大雪早早来此,就是为了站得近些,看个热闹,被人挤过来,前头的人众少不得要转过身骂几句,可这一回,人人见了那女子装束,俱是把骂人的话吞回肚子里,不仅如此,还不约而同地往旁边侧了侧,叫她更容易往前靠。
围观人群众多,那女子过了好一会儿,才挤到最前头,她站到那几十个披麻戴孝的人群之中,便如同雪花没入了雪地,很快便混杂起来,再找不出来了。
后头两排人这才窃窃私语起来。
“造孽啊,这是哪一家的?看那身孝,莫不是才死了当家的”
“谁晓得,那样多人进了火里出不来,光是上回东大街就消了多少条人命?”
“衙门说是十七人,哪里才止!我看西街那卖棺材的棺材脸,这一阵子都带着笑了!不晓得给他促成了多少生意!光是从我家门前过,数着都有七八轮出殡,好不可怜!”
众人叹了一回,又有人道:“来人这样多,也不知道多少能进二门的。”
“总归不是你!”旁人哂笑道。
那人摸了摸鼻子,有些恼羞,待要骂将回去,却又因自家嘴巴笨,半晌不晓得该怎样回。好容易想到一句话,自觉十分合适,正要开口,忽听州衙里一阵升堂鼓声,接着前头的人纷纷鼓噪起来——大门吱呀一声开了。
衙门仪门一开,哪有人还在此处傻站着,个个开始往里头挤,那人一句骂人的话卡在嘴里,说也没地说,不说又难过,只觉得憋得慌。
待得众人一窝蜂涌进仪门,二门也适时地开了,里头衙役、弓手分做两队,持水火棍、大刀立在左右两排。
按着往日的规矩,开堂审案,会放入三十名士绅并十名百姓入二门旁听,早有衙役在外头验看了众人文牒,放了四十人进门。
而这四十人中,有零星四五人戴着半孝。
这一回审的乃是纵火掳人之案,虽是没有死人,却烧伤了十余个,又因涉及纵火,已是特大的要案了,是以今日审案的乃是延州州衙的推官,而通判郑霖则是坐于一旁监审。
52书库推荐浏览: 须弥普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