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马游街,目的就是叫天下人知道进士的荣耀,从而让新科士子们感受来自天子的优待,知晓何为“天子门生”,何为“深重君恩无以报,疾风劲草雪松坚”,何为“一节誓坚忠与孝,立身端不服乾坤”,叫他们知道感恩戴德,以命相偿,再引得天下英才尽皆入学科考。
是以从宣德门到金明池,其实只有不到十里地,沿途以鼓乐开道,仪仗列队,足足走了半天才走完。
时至正午,在差点错过吉时之后,以顾延章为首的进士游行队伍,终于到了金水池畔的琼林苑。
琼林宴原称闻喜宴,每当新科放榜,天子便会宴请,因宴席多次设在琼林苑,是以又称琼林宴。
参宴的除了新科进士,还有两制、三馆文臣,丞郎并大两省官员。
顾延章领着众人行过席礼,待得一系列繁复规仪走完之后,各自落座,诸人也开始互相走动交流起来。
作为状元,自然少不得要诸多应酬,喝过一杯又一杯的水酒,顾延章的脸上也染上了薄薄一层的红晕。
他正要坐下吃几口菜,把酒意压一压,不想突然几名身着绿袍的进士走了过来。
“延章!”带头一人笑道。
是杨义府。
后头几人也甚是面熟,都是蓟县清鸣书院之中的学子,此次皆中了进士。
顾延章只得又由奉酒的小吏把酒杯斟满,同诸人喝了一道酒。
酒水过后,诸人站在原地,说起话来。
“琼林宴后,便要等授官差遣,延章可是有什么想法?”
杨义府笑问道。
第247章 误会
杨义府这话问得甚是巧妙,他声音不大不小,却引得人人都竖起了耳朵。 最快
顾延章的位置本就在殿前,杨义府领着七八个人围了过来,已是招来了许多人的注意,问的又是这一个问题,更是惹得人人都看了过来。
十年寒窗,为的不过就是那一个官身,谁不在意自家的官职差遣。
状元郎又是怎的想的呢?
虽然官职是有故事可依,可去哪里任职,却还要看朝廷分派。
顾延章笑道:“不过皆听圣裁而已,君恩天赐,自然恰如其分。”
又拿话荡开,同其余人寒暄起来。
说了一会话,各自融洽,都是新科进士,少不得聊到近来形势。
“上月襄州地动,如今流民遍野,无处安顿,正四处逃难……”
“广南西路大涝,漓江发大水,兴坪好几处大县有决堤,眼见过一阵子到了夏季,雨水渐多,不晓得还会闹成什么样子。”
“大名府蝗灾还没清呢,总没得下个雨,谁知道得会遭到什么时候……”
众人说了一回,人人都一副一心国是的模样。
“还有延州……”杨义府叹了一口气。
他只开了个头。
诸人站在殿前,早有人瞥见不远处的一个身着紫袍的贵官,急急忙忙附和了起来,道:“还有延州,同北蛮打了好几年,也没个结果,银子如流水一般花出去,死伤恁多人,还要驰援,那个无底洞,要打到甚时!”
顾延章的眉峰骤然一拧。
那人嘴上却是不停,反倒声音更大了,道:“收复城池,击退蛮兵已是足够,为甚要深陷战事,反攻北蛮!打来打去,并无半点把握不算,此番出兵,除却兵士,民体力已是十万有余,军士民怨声载道,只有将帅领了寸功,一将成名万骨枯,却把民生置于何地!”
他仍在说话,可诸人的目光却已经没有再放在其人身上,而是都望向了顾延章。
殿试至今,一甲诸人的背景早被翻了个底朝天,谁不晓得当今状元郎乃是延州出身,父母兄弟俱被北蛮屠灭。
当着他的面说这话,其心为何?
顾延章直直盯着那一个说话的人。
对方被他看得忍不住打了个寒颤,好似被一柄尖刀竖在鼻尖,声音不由自主地小了下去。
然而他看见那一名贵官站在不远处望着这边,好似吃了什么补药一般,昂了昂头,大声道:“依我说,此时北蛮已被击退,便是够了,两军议和,咱们也能腾出手来,襄州、广南、大名,哪一处不需要人手钱物!有那点人力财力,甚事不能做?!”
哪有人会这样蠢,毫无好处,也会这般去讨人厌?
顾延章已是觉出不对来。
他扫了一眼殿中,很快就发现了异状。
一丈开外,一个身着紫袍,头戴五梁冠,腰缠御仙花带,系金鱼袋,正定定站着,望着自己。
腰缠重金……
这是……
“是范大参……”
有人轻声提点道。
顾延章心中冷笑,抬起头,将面前诸人的表情尽收眼底。
有人幸灾乐祸,有人看好戏,有人得意,而对面的杨义府,则是一脸的着急,不住地拉着说话人的袖子,好似在示意他住嘴。
真有意思。
还没得官呢,就有人急着抱大腿了。
不,应该说为了得一个官,有人才急着抱大腿。
朝堂之上,杨奎与范尧臣水火不容。
延州一战,杨奎主帅,打到现在,北蛮已退,为着不让对方建功,范尧臣自然就要主和了。
52书库推荐浏览: 须弥普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