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清菱立时就觉得不对劲起来。
住在浚仪桥坊,姓李,曾经在延州与西域间行商贩卖马匹、丝绸、茶叶等物的,除却李程韦,还能有谁?
既然李萍娘是李程韦的女儿,那从前在大相国寺,当不是偶遇,昨日在珍宝阁中,应当也并非凑巧。
李程韦所有的商铺无数,光是京城,少说也有数十处,听得张璧说,他乃是临时出得来闲逛,既如此,那一个“崔公”便是临时起意去的珍宝阁。
这样多的临时,李程韦又怎么可能恰巧就在铺子里头,又亲自取了那蓝宝石手串出来?
商人逐利,张待乃是太后的伯父,张璧更是太后面前极得宠的小儿,想要巴结上这一家,实在是正常得很,可能把张璧的行程、动向了解得这样清楚,却是有些可怕。
再回想大相国寺那一回,她与柳沐禾两轮遇得面前的李萍娘,也是巧得过分了。
纵然知道李程韦不是什么好人,可直到如今,季清菱还是分辨不出来对方究竟是想要做什么。
她心中既是有了警觉,再听李萍娘问话,就越发觉得奇怪,回答起来,自是更为谨慎,等见得时间差不多,索性直接端茶送客了。
李萍娘努力了半日,也算是得了些能用的,回到家中,忙把打听来的事情一一同李程韦说了,复又问道:“爹,那一个季娘子好似是官人家的出身,也是延州人,我原来还未觉得,今日一听,倒是恍惚间忆起一桩事情——咱们从前是不是延州城里头一户姓季的官人家也有来往?”
季是小姓,在延州城里头做官的也并不多,李家同季家来往的时候,李萍娘年龄尚小,知道的并不清楚,可她这样一提,李程韦马上就想了起来。
确实是有这样一个季家。
延州城中的季钤辖。
当初自己还为儿子求娶过他家女儿,只是延州被屠之后,那一家便没了音讯。
他后来还恼过,好容易搭上的人脉,说死就死了,搞得他一点准备都没有,延州去往西域的商线也因此而断,后来州城重建,更是半点便宜都没占到。
也是死得不是时候。
第486章 发现
其实李程韦如果有心去找,又怎么可能会时隔十年,依旧寻不到季家人的半点下落。
延州城虽然被屠,可数载之后,大晋与北蛮反复拉锯,最终也成功将其收复。杨奎作为大军将帅,又是延州知州,重建州城,收拾残局,恢复秩序,一切都做得有条不紊,自是也曾经张榜公示过亡者并下落不明者的姓名。
季家一门是得过朝廷表彰的,只要认真打探一番,不需非多少力气,很轻易就能知道季家的女眷都没有寻到尸首,“季母”与“季清菱”,乃是失踪并非亡故。
城破之前,离城而逃的百姓数量很多。
事实上,延州城的将士几乎死伤殆尽,有一部分原因便是为了掩护这一批民众出逃。只要脑子正常的人,多半都能想到这家母女是有机会活下来的。
季父是李程韦的救命恩人,又帮他搭过延州往来西域的商线——这几乎是李家真正发家成为顶尖富户的原因,在此之前,李程韦虽然富裕,却只是京城中一家普通的豪富而已。
有救命之恩,又有提拔之情,按理说在知道延州出事之后,哪怕刚开始忌惮北蛮,不敢擅动,等到后来延州城复,一切都回归正轨之后,出于道义与感恩,李程韦也应该好好探寻一番季母与季清菱的去向。
然而他并没有。
得知季父同季家兄弟都战死之后,李程韦也曾经试图再次捡起延州与西域之间的商线过,最终无果,又因他其余生意已经起来,商线没了,虽然心痛,却也并非损失不起,算一算重新搭建要付出的代价与回报,实在是不划算,便再没有在此处费过功夫。
家中当官的死了,一个妇人,一个女儿家,再无重新起来的可能,他便是把二人找了回来,又有什么用?
他姓李的是行商,又不是行善,没有用的人,自是当做不存在才好。
从此之后,李程韦便再未让人去过延州,是以也不知道季家居然还有活人,唯一的后人季清菱曾经上衙门登记姓名,领取朝廷给季家父兄家小的抚恤银子。更不知道曾经自己想要为儿子求娶的这一位官人家的小娘子,最终嫁给了曾经跨马游街、而后声名鹊起的状元郎。
这些都不知道,自是更不会知道他原本计算得好好的女儿的婚事,是被这一个早该死绝的季氏连同柳家一并搅没的,而本来已经混得风生水起,就等着好风凭借力,送其上九霄的智信大和尚,硬生生被她一句话借力使力,直接送去了广南喂蚊子。
不过李程韦从前不知晓这些,却不妨碍他知道季清菱的来历之后,想办法靠上去。
顾延章起步既高,升得又快,能力更是有目共睹,说一句前途不可限量,并不为过,这样的人,无论在京还是在外,只要结交好了,借着权势也好,名声也好,想要捞点好处,不晓得胜过自己嫁多少女儿出去同那些不知官途如何的穷进士多少倍!
如果不是李家的架子已经搭了起来,两个儿子都娶了县主,并不方便再把女儿送出去做妾,李程韦甚至都舍得把幺女李萍娘给这姓顾的官人纳了。
做了几十年的生意,他最擅长的就是结亲。在他看来,无论是自己结亲也好,儿女结亲也好,都是同其余人家拉关系的最简单、最方便的办法。
52书库推荐浏览: 须弥普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