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赛段,也是整个拉力赛中难度最高的一段。
高原雪山,暴风雪、强日光以及高原反应。
这些还不够,还有令老司机都头皮发麻的108道螺旋式回头弯,开到叫人呕吐。
之前所经过的怒江72拐等种种天险,与之相比,不过是一场热身运动而已。
这是对车手与领航员之间默契的终极考验。
发车前一日,教练在确信二人不会拿对方的命开玩笑,才敢让二人上路。
***
拉力赛的最后赛段,是从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中段北麓珠峰山下的日喀则市定日县出发。
离开县城,经过边检站检查后,进入珠峰公园大门,这才正式进入赛段。
展现在秦姜白眼前的是一条与之前柏油路完全不同的、九曲十八弯砂砾路。
准确说,这不是十八弯,而是一百零八弯。
并且每个弯都是180°的大拐,半径小,视距短,因为弯道形似女孩子的发夹,所以他们车手称之为发夹弯。
说起发夹弯,秦姜白童年记忆最深的就是《头文字D》里秋名山的五-连发夹弯了。
她小时候一直对那弯道有浓厚兴趣,考到驾照的那年暑假,就直接飞去日本,亲自体验了一把五-连发夹弯。
再后来,参加世界各地拉力赛,见识了各种各样的赛段,就不觉得五-连发夹弯厉害了,至少在她开过赛段难度系数排名,只能处在中等位置。
那眼前这个当地人称“108拐”的发夹弯,简直就是五-连发夹弯的终极版本,已经不能叫发夹了,大家给了它一个新词,叫“搓衣板”。
如此往复108次,没几个人最后能下车站稳不呕吐的。
何况秋名山海拔才1000多米,是山林柏油路,气候也舒适宜人。
而这里海拔4000多米,接受着高原反应与紫外线灼伤的双重debuff。
因为氧气含量只有平原的一半,秦姜白像是背了个20公斤的重物在开车,连打个方向盘都要多用些劲。
个人意识与反应力也随着轻微缺氧而迟缓。
然而不是所有地方都有护栏,这十几公里上山,再十几公里下山,稍微不留神就容易翻滚。
所以,秦姜白开得一点不轻松,加之左手伤没好,打方向盘久了牵扯筋骨发疼,她只好手肘搭在车窗上,手背撑着头盔,打了个哈哈,摆起秋名山车神的开车姿势,佯装很轻松。
连胜余光乜了她一眼,目光停留片刻又收回,低头看路书。
连续开了三小时,天色转变。
藏区里一处地方一个天气,很是正常。
之前还烈日毒辣,这会儿多云转阴,并且云层越来越厚,在前方聚拢成灰白的重重山影。
雪花簌簌落下,路面的积雪被过往的车辆压成了冰,印着一道道车轱辘的痕迹。
“请各位车手注意,气象局发来通知,加乌拉山局部地区有强降雪,路面有结冰情况,请小心驾驶,注意人身安全。”
车内对讲机响起,连续重复了三遍。
秦姜白呼了一口气,水气能在护目镜前形成一团白雾。
连车内的温度都降低了,她打开空调升温。
亏得这不是真正的赛车,没把空调拆了。
连胜直起后背,望着前方黑云压城的景象,眯了眯眼:“我不建议往前。”
秦姜白:“怕什么,之前东达山不是也遇到暴风雪吗,都没事。”
连胜:“那是我们运气好,这路况比之前糟糕。”
秦姜白听到“运气好”三个字,当场变了脸,冷冷笑道:“是吗?看来连大师比赛全靠运气好赢棋的咯?”
连胜皱眉,再先想开口,对方一脚油门加速,“我还开过阿尔卑斯山呢,时速比这快多了,下坡都踩着油门,这算什么,你不懂就别乱提意见。”
秦姜白口气十分傲慢,一方面是被连胜的话激怒,一方面她也相信自己的判断。
她开了几年赛车,从来都是勇往直前,她喜欢挑战,越是惊险,越能激发她的战意。
连胜什么时候被人这样趾高气昂地呵斥,登时一团火从胸腔烧到咽喉,却偏偏无法对她发怒,他深呼吸了两口,硬是咽了回去。
他并不是不相信秦姜白的实力,只是因为早就看出她手疼,其实弯道这么多,频繁打方向盘,就是正常人都吃不消,她手有伤怎么可能不难受?他就是不看也能猜得到。
所以才不建议往前走,躲过暴风雪,能降低行驶难度,减轻她的疼痛。
可惜秦姜白并不知道他的用心。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又是不肯低头的连连~
第29章 第二十九局
这十多天来, 他们还是头一次产生意见分歧,连胜劝说失败后, 赛车朝着暴风雪带前进。
视线瞬间灰暗,能见度十米不到,挡风玻璃前就像有个黑洞漩涡,雪花源源不断得从里面涌出,铺天盖地地朝他们面上来。
连胜缓过那口梗塞在咽喉的怒气后, 又提醒道:“你慢点,雪下面有炮弹坑。”
积雪已经覆盖路面,但还不是很厚,所以能感受到轮胎碾压过深深浅浅的坑, 路面十分颠簸。
忽然一辆货车从暴风雪里迎面过来!
仿佛一只庞然大物从天而降,立在车头, 等看见时,距离已经只有七八米!
52书库推荐浏览: 月轻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