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爱春娇(种田)_陈云深【完结】(246)

阅读记录

  苏婉然倒也不恼,依旧浅笑着说道:“大人果然刚正不阿,太子殿下说的不错。”说着,竟不勉强,叫下人把礼又收了回去。

  众人更是奇了,不知这两人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那苏婉然清丽的脸上,始终挂着一抹笑意,唇角虽是弯的,那眼睛里却是冷的,仿佛有一张精致的陶瓷面具扣在她的脸上,令人不适。

  陈长青请她入花厅,那是女眷所在之处。

  这苏婉然却道:“妾身可否,看看新娘子?”

  陈长青心中不悦,本想拒绝,但听苏婉然又道:“大人已经拒了太子同妾身的贺礼,不至连这点点面子都不肯赏?”

  本朝习俗,新娘在洞房之中,新郎未来之时,前来道贺的女眷是可以前往探视的,说些吉祥话,沾些喜气。若是有孕的妇人,又或者生养了几个孩子的,甚而还会被请进去,叫新娘子也沾沾这福气。

  通常来说,主家都不会拒绝。就如人来贺喜你打出去一般,都是得罪人的事。

  陈长青若是拒绝,一个大不敬就在后面。苏婉然是太子妃,还打着太子的旗子。

  她没有强令陈长青收贺礼,这伏笔原来在这儿。

  陈长青面色微沉,沉吟了一下,便吩咐下人引苏婉然过去。

  横竖是在自己府上,又有这么多宾客,她一个女子,也做不出来什么。

  刘氏在新房的床畔坐着,为着规矩,盖头始终顶着,目不能视,只能看着自己的双足。

  大红的鞋面,绣着喜鹊登枝,枝头还拿珠子嵌了,端的是好看。

  她看着,心里便想,春娇十一月也要跟峋子成亲了,那时候也一定要给她做一双同样好看的鞋。

  正在此时,门外一阵脚步声响。

  刘氏心中还在疑惑,这会儿不该是新郎进来的时候,便听一女子声音:“你们且在外头等候。”

  这话音清冷,还带着几分威严,听来就是一贯的上位者口中出来的。

  那女子进得房中,在刘氏三步之遥处站定。

  刘氏瞧见了一幅香妃色水波纹的裙摆,上好的杭州绸缎做的,水纹处还掐了银丝,随着主人走动,有波光粼粼之感,真是巧手妙思。

  她不知这女子是何人,为什么要进新房。喜娘本是陪着她的,这会儿似也被人撵了出去。

  苏婉然看着眼前这妇人,虽然蒙着盖头看不到容貌,但那一副成熟妖娆的身段,却足以引人遐思。

  她想起来了那个女子,同样有着勾人的身段和妖艳的脸庞,是她在这世上最憎恶的人。

  就算是太子的其他几个侧妃,都没有这样令她厌恶憎恨。

  她眸色微冷,声音不由自主的陡然高了几分,淡淡说道:“陈夫人,今日是你大喜之日,妾身特来道贺。”

  刘氏不知她是何人,但想到能进新房,必定是陈长青那边的什么要紧女客。

  正想回应,但听那冷淡的声音再度响起:“妾身如今是太子妃,娘家是京城苏氏,相国府邸。令爱,曾在府中为婢。”

  第112章

  刘氏听着这话音,心口突突一跳。

  直到了此刻,她才猛然意识到了一件事。

  她的女儿曾在京城相府里为婢,这些淑媛贵妇怕是不少人都见过她,知道她女儿的身份。

  自己如今嫁进了京城,还成为了官家夫人,往后的尴尬,怕是不少。

  就如眼下,这个自称是太子妃的女人,便是春娇昔日的旧主。

  即便隔着盖头,她依然能感受到这个女子的不善和敌意,甚至于那冰冷的口吻里,还带着不加掩饰的厌恶。

  难道,女儿在相府当差时,哪里得罪了这位小姐?

  然而,她的春娇乖巧且懂事,凡事知道分寸,怎会寄人屋檐之下,还去顶撞主子?

  这事,有古怪。

  刘氏虽是个性格柔和,平易近人的人,也知道鸡蛋碰石头的道理,但事关她女儿,她是不会忍气吞声退缩向后的。何况,如今她和女儿,都不再是一碰就碎的鸡蛋了。

  她定了定心神,淡淡开口:“原来是太子妃娘娘,娘娘能来道贺,小妇人倍感荣幸。春娇是我女儿,之前她确实在相府当差,然而今年年初,相府将她送了出来。如今,她和相府已没什么瓜葛了。”

  这言下之意,我女儿虽然曾是你家的丫鬟。但她既然已经被你们卖了出来,那便和你们再没有什么关系,你也不用在我面前充什么主子。

  苏婉然的眸子陡然一厉,她盯着眼前这妇人,半晌忽而又缓和了下来,嘴角边那抹冷笑,却始终不曾变过。

  她笑着,淡淡说道:“是呢,令爱是因为妖媚惑主,迷惑主子不成,被打发出府去的。这件事,本宫自然记得。”

  这话音淡淡,但听在刘氏的耳朵里,却仿佛有荆棘在刺挠。

  饶是再柔和的性子,也忍不住的怒火上涌。

  若不是还记着今儿是自己成亲的日子,还记着新嫁娘的忌讳,她早一把掀了盖头,和这女子当面对峙。

  苏婉然看着眼前这妇人,双肩不住的轻轻颤抖,显然已经怒到了极处。

  她浅笑,心中洋溢着说不出的得意。

  是了,这就是了。

  如她们这样出身低微的人,就该是这幅样子。没有教养,轻易的动怒,就算生着一副美丽的脸孔,也会因生气而狰狞扭曲。蝇营狗苟,不知廉耻,靠着姿色勾引不该属于她们的男人,好让自己爬出原来的阶层。

52书库推荐浏览: 陈云深 爽文 天作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