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放下筷子,打开那张小纸条,是陌生的笔迹。她没有细看,将小纸条揉成一团扔在桌上。
菜里面有一条河鱼,凤笙用筷子去挑鱼肚子,果然里面也有一张。打开看,又是一个陌生的笔迹。
这种情况最近在她身边屡屡发生,她有时候真的挺佩服那些人,到底是怎么做到一餐饭里可以塞进几家的纸条。
而这些纸条无一例外都是在给她递一类消息,怎么将太子拉下台。
这些消息内容千奇百怪,甚至基于此,凤笙还获知了很多太子不为人知的秘密。例如太子某某小妾,是某某官员弟弟家的庶女,还例如某年某月哪位官员给太子送了好处。
几乎是在不知不觉中,她就成了一把箭,一把对付太子的弓箭。现在很多人在给她递箭矢,就想让她一箭将太子射下马。
这些人会不会太高看了她?
凤笙失笑,也没了吃饭的胃口,去舀了汤来喝。
舀汤的时候发现手柄不对,有些粗糙。这种情况近日发生过两次,凤笙并不陌生,将汤勺翻过来看。
总算有个正常的了,手柄上刻了几个很小的字,勿动勿言,等我。
这是魏王的消息。
也就只有他,递来的消息内容是这样。
这样的消息,她上次也收到过一个。
凤笙继续喝汤,半碗喝完后,将汤勺的手柄放在碗底蹭了两下,上面的字迹便消失了。至于那几张小纸条,她则撕碎了丢进汤里,拿汤勺搅一搅,还是一碗汤,不过是加了料的。
她起身去洗手净面,正拿着帕子擦脸时,外面传来童百户的声音。
“凤甫,吃好了没?吃好了,就准备启程。”
凤笙走过去开门:“童大哥,怎么如此着急?”
“早一日到京里,早一日安身,你不知道最近兄弟们都已经到了极限。”
是啊,即使在通州休整的这一日半,其实也是给凤笙休息的,锦衣卫的人则都还打着十二分精神,就怕临到地方出了事。
“我无妨,随时可以走。”
很快这一行人再度启程,渐渐逼近京城。
*
方凤甫一行人到通州的消息,自然也递到了太子手里。
不同于别人,他则充满了焦虑。
他怕的不是方凤甫,而是有人借着此人生事。事实上最近那些乱子,哪件不是因此人生出的,所以太子在还没见到方凤甫之前,就对其恨之欲其死。如果早知道此人会给他生出这么多事,他一定早在之前就让人杀掉对方。
可谁也想不到,包括太子铎,他甚至从没见过这个小人物,也不知对方为何总针对着他来。
实际上这不过是个错觉,他与方凤甫远无怨近无仇,对方也没提过他一个字。可恰恰太子在这场事中损失太大,那边不紧不慢按部就班,是决然不会知道这边断了多少腕,只剩那最大也是牵扯最深的一个人,本以为对方没有胆子动的,可偏偏就动了。
太子来来回回地踱步着,上好的波斯地毯被其走出了两道很明显的痕迹。
没有人敢打搅他,哪怕是最近最受他宠爱的一个小妾,在外面闹着要见他,也没人敢通报。都知道太子爷这阵子脾气暴躁,当他闭门在书房的时候,就代表绝不能打搅,不然轻则脱层皮,重则掉脑袋。
可还是有人来敲了门,声音很轻,充满了战战兢兢。
“何事?”
“殿下,皇后娘娘派人来了。”
这句话止住了太子的暴躁,他一挥手道:“让他进来。”
很快人就进来了,是个太监。
等对方抬起头来,太子才发现此人是何年,乃是陈皇后的心腹太监,颇受起倚重。
“何公公,怎么今儿你来了?”
“奴才奉娘娘之命,特来传几句话。娘娘说怕别人说的话,您听不进,就让奴才来了。”
太子笑了笑,没有说话。
“娘娘说让殿下戒骄戒躁……”
太子口气烦躁地打断他的话:“何公公,你也是知道最近这些事的,都这种情况,母后还让孤戒骄戒躁?”
何年矜笑道:“越是乱,殿下越该冷静,只有这样才不会乱了方寸。殿下大概不知,方凤甫一行人在从通州前往京城的路上,碰到有人半路截杀……”
“是谁?又是谁往孤头上栽赃?!”太子暴喝。
这种事并不是第一次发生了,其实从方凤笙一行人上路开始,便有多路人马盯着他们,所以一路上行来他们所碰到的袭击,这几路人马也都心知肚明。
太子倒是曾经有过杀人灭口的想法,却被陈皇后命人拦住了。谁曾想他没出手,暗中出手的人倒是不少。
这无疑就是在栽赃,现在朝堂上谁不知道方凤甫为何会被押解进京,人人都巴望他进京,就只有他这么一家不想他进京,那么是谁下手毋庸置疑。
什么叫做跳进黄河洗不清,太子平生以来第一次有这么深刻的感悟。
“难道是母后命人动手的?”见何年不答话,太子猜疑道。
陈皇后不是没干过这种事,之前太子气恼自己被人栽赃,陈皇后阻止他下手,而她自己反倒其行命人对方凤甫下手。
按照陈皇后所言,方凤甫进不进京不重要,他进京后会说什么也不重要,旁人如何攻击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建平帝如何想。
52书库推荐浏览: 假面的盛宴 古代言情 种田文 甜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