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明是哪里都不能用这个词来形容,可那么多通透与人xing糅杂在一起……
忍足抬手推了推眼镜。
他突然想起前一年的秋天,他在手术台上看过的仁王身上都是血的样子了。
真糟心。
沉默还没持续的太久。
在走神的qíng况下要找什么话题呢?
有点难。
可两个人都在走神,也就没什么了。
忍足原本想问一问家长里短,又觉得没必要也没立场。
所以到底有什么可以说的呢?
难不成要问一下迹部财团最近的发展计划吗?
他可是好久都没有看财经新闻了。
jiāo班的同事怎么还没有过来?
白大褂的口袋里发出了嗡嗡的震动声。
很短。
他以为是什么领导的指示,按亮了屏幕才发现是某个人的号码。
他们这么多天里几乎没有联络,像是在比谁的耐心更足。
大概有那么一点赌气的成分,更多的却是工作要求。仁王走的那天说过他为了安全起见他会断了联络,如果出外勤也会有手机关机的qíng况让他不要多想。
可十天半个月都是这样,真是受不了。
上网一查倒是很多警嫂的树dòng帖。
忍足当时忍了又忍没点开,想自己还是不要和怨妇一样。工作这么忙还想七想八,都是不够专心。
只好开了聊天工具,絮絮叨叨地发了语音让人记得按时吃饭睡觉添衣注意安全。
没有任何回复。
连新闻都不播,忍足是真的有点怕。
他点开短信,有些生气又有些焦急。
“有点想你。你今晚值夜班?”——仁王雅治
“我都要以为你失踪了。”——忍足侑士
“噗哩,这么大怨气啊。等你巡完房我给你打电话,有点事想和你说。”——仁王雅治
“行吧。最好不要是什么让人心qíng不好的事。”——忍足侑士
“所以你现在心qíng不好?给你一个吻当安慰?”——仁王雅治
“你吻给我看看?”——忍足侑士
确实是挺大的火气了。
不过发信息时人的xing格原本就会和说话时不太一样。
等了几秒没有收到回复,忍足就知道仁王这是不打算继续陪他抬杠了。
就这样等电话?
我分明是脾气太好了才对。
他这么想着,把手机放回原位。
再抬起头时迹部的表qíng已经变成玩味了。
忍足想这算是有了话题了?
好像也没有。
迹部会问吗?
“你……”迹部偏了偏头,似乎是在找一个合适的说法,“和恋人吵架了的话,别赌气。”
忍足勾了勾唇:“你看出什么来了?”
“看出你很烦躁。”迹部挑眉看过去,“很在意却装作不在意。”
“太犀利会惹人厌的。”
“是吗?”迹部反问道,“你讨厌我?”
“断章取义。”
“我想也是。”迹部轻笑了一声,“能让你和别人吵架,也不太容易了。”
“就这么肯定是吵架?”忍足也笑道。
“闹别扭?”
“也许。”
迹部便感叹道:“能让你闹别扭也不容易。”
“那是你太高估我了。”忍足道,“我也是会为了一件小事而生气的。”
这句话好像有些太超过了。
忍足又不想往回找补了。
他想说些什么,可又不知道该说什么。比起仁王有事没事的倾诉,忍足已经不吐露自己的心声太久了。他说的话大多是吐槽,而内心真正的想法却总是埋得很深。
仁王一直试图用自己的方法来纾解,效果还是有的,却并不很明显。
“我们没有在吵架。”忍足道,“我只是有些担心他。”
“‘他’?”
“是啊。”忍足侧过头看向窗外,“你也认识的。”
迹部便点了点头。
“父亲出院后,我会找个时间做个聚会。”他说,“到时候别和本大爷说没空。”
“你能把大家都聚在一起,那我当然去啊。”忍足笑道,“终于打算做二十周年聚会了吗?”
“啊嗯。”
这大概是一种隐晦的“携伴”邀请吧。
忍足想他到底要不要问一问迹部现在的感qíng状况呢?
不想表现的很在意。
如果他们一直只是朋友,那么多关心一些反而没有任何问题。就是因为他们曾经是那样的关系,现在才会有很多话都不能说了。
不,也不是不能说。
两个人也都很敏锐,说了也不会误会。
可还是……
算了吧。
忍足想,少说两句,能避免的误会直接避免就好。
就算被嘲笑想太多,也比事qíng真的发生了才去弥补要好。
作者有话要说: ……啊,不知道怎么解释。隔了很久憋出来的一章,写一写忍足现在的状态吧。
就是标准的“顾虑太多”啊。
其实也没什么好在意的,大方一点就不会怎么样了。
不过我一直觉得迹部和忍足之间的关系多少是有一点“争锋相对”在的。忍足对迹部的态度和冰帝其他人对迹部的态度不同,也和其他学校的部员对部长的态度不同。少了那么些的“仰视”……这么说应该没错?
以及这周有个很重要很重要的面试,所以这周没有任何更新了。
等面试结果出来……不管好不好……会先填这篇。
这篇完结以后去写欠着的仁切的点梗。
撒谎那篇慢慢耗吧……
☆、27
仁王并不知道忍足正处在有一点尴尬又有一点无奈的境地。
他按灭了屏幕,整理了等会儿会议会用到的资料,打算开完会再和忍足打电话。
他在工作时是绝对冷静的。
这倒不是说他平时就不冷静,或者工作起来有多六亲不认。只是他有一个独属于他自己的固有的逻辑,什么时间要做什么事都是明明白白的。
这样的xing质直白掰开来摆在别人面前只会让别人觉得可怕。
也幸好他本身有着“心理学专家”的头衔,做成什么样都不让其他人觉得夸张了。
他这些天一直在加班。
不仅仅是因为老教授的案子。
这个案子牵涉的太多,他一个“青年才俊”还不够当盘菜。
甚至于,他被牵扯到这个案子里,除了老教授的学生这个身份外,更多的是十年前的涉案人的身份。
心理评估,资格审查,职业评估,被调查,还有在嫌疑人与警方的jiāo锋中因为身份敏感而成为了“诱饵”,这才是这段时间里他参与这个案子的方式。
52书库推荐浏览: 拿铁不加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