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玄亮同人)白帝春深_艾草【完结+番外】(60)

阅读记录

  “救生灵于涂炭兮,到处平夷…立功名于金石兮,拂袖而归…”

  射援想起来了,这首歌的上半阙,是流传于荆襄之地,诸葛亮躬耕隆中时所吟唱的歌。至于下半阙他却并没有听过。传闻诸葛亮有一副好歌喉,只是听过他唱歌的人很少。后来随刘备出山,忙于政事军务,亦再也没有人听过诸葛亮唱这首曲子。

  昔日屈原赋离骚,思君王。而今日射援听来,竟是刘备这位帝王在思念他的臣子。如此之景,令他万分动容。他怔怔看着刘备不断重复吟唱,眼皮渐合,终于歌声渐低,不复听闻,沉沉睡去。

  射援缓缓起身,躬身悄步而退。可他又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

  苍葱绿荫亭亭如盖,之间鸟语花香,枝头雀跃。午后柔和阳光丝丝透过浓密翠叶,洒在刘备那虽已老皱却仍不失英豪之气的脸上。皇帝的睡颜平静幸福,嘴角还带着微笑,嘴唇微启,停留在最后一音之上。他竟是丝毫没有病中愁苦的神情。彷佛是在睡梦中,期盼着不久之后那人的来到。

  17. 上邪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

  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汉乐府民歌》

  十六年前的江夏,月明如水霜满天。繁星缀饰的夜空广阔寂静。地上的军营中,庆功宴席上却是无比热闹欢腾。

  赤壁之战大胜,刘备终于脱下战甲,身着淡金色华美锦袍,亲自在江岸迎候来归之人。过不多时见得赵云与诸葛亮乘一叶扁舟而来,而诸葛亮也早依他嘱咐,换上了深蓝色广袖华服。于飘逸出尘中更多一份端凝贵重。

  刘备笑着亲自扶诸葛亮下船:“恭喜孔明,成功归来。今当为军师中郎将。可知孤命你着此华服之原因?”

  “主公美衣服,喜爱看亮如此着装。”

  “啊,只答对了一半。”刘备得意地笑:“你可把周郎心思皆料尽。但未必完全猜得孤之心思。”

  “恕亮愚钝。”诸葛亮含笑。

  刘备附在他耳边,笑道:“若有一日,孤登九五之位,卿当为丞相。封侯万户,与孤共享天下。”

  诸葛亮笑了起来。容光灿烂有如天上满月。他还没来得及回答,就被张飞一把拉了过去,往帐中酒席而去。

  “哈哈哈哈哈…今日先生立得大功归来,诸人敬酒,不得再推辞!大哥也不得代饮!”

  “好!!好!!先生满饮!军师满饮!!”刘备帐下,不论文武,皆大笑起哄。刘备待要阻止,哪里来得及。只得在一旁干著急。只见张飞命人拿大壶酒来,来到诸葛亮面前,笑道:“请先生先受飞之敬礼。满饮三杯。”

  “将军,一杯足矣。”诸葛亮笑道。

  “不,不。非三杯浊酒,不足以彰先生之功。”张飞大笑,自斟满一杯:“此杯贺先生出使江东,平安归来!”

  诸葛亮接过,豪气地一饮而尽。

  “二贺先生国士无双,成功说服吴侯与我主协力抗曹!”张飞又递了一杯过去。

  诸葛亮笑而饮下。

  “三贺先生与周郎一同定下妙计,成就大功!”

  诸葛亮饮罢三杯,笑以空碗示诸将。众人齐声叫好,蜂拥而上,人人学着张飞,都要诸葛亮满饮三杯方罢。

  刘备看着头大不已,拉了诸葛亮之手,往坐席走去:“空饮酒伤身,你们倒是让他先吃些菜?”

  众人皆大笑起来。纷纷归坐,庆功宴开始,侍者陆续端上菜肴来。然而文武诸将方吃饱喝足,谁也没忘了再去给诸葛亮敬酒。毕竟他可是这庆功宴的主角!

  而这个新上任的军师将军,也是豪迈。一反往日,来者不拒,一概饮下。真真好不令人欢喜。

  张飞看着,乐不可支,对旁边关羽:“一会儿待得他醉了,我必把他的醉态画下来。”

  只不过酒过三巡,仍不见诸葛亮有任何反常。端坐席上,衣冠齐整,杯箸不乱。而刘备眼看已经急坏了。当真是丞相不急,急死皇帝。

  关羽见此,便问马良:“难道诸葛先生竟是海量。”

  马良笑而摇头:“以往在隆中,少年相戏,他捉弄我与幼常,把我二人灌醉了,他还安然无事。怕真是海量。”

  “……”张飞颓丧地垂下头:“人算不如天算。”

  …然而始终不醉也绝非好事。众人见诸葛亮满饮多杯,竟毫无醉态,更加惊奇。纷纷要把他灌醉了方休。刘备见众人没完没了,再忍不住,终起身过去挡在诸葛亮席前,笑道:“今日之酒,全由孤代饮!”

  众将大笑,纷纷喊着不服。刘备见此,便笑着回身,对诸葛亮道:“孔明啊,你该怎么答谢孤替你挡酒之情?”

  诸葛亮笑了起来:“凡主公所好,亮当尽为主公为之。”

  刘备大笑:“孤所好者,美衣服也。你已为孤穿上锦衣华服。”

  关羽笑道:“大哥尚喜狗马。”

  “亮当效犬马之劳。”诸葛亮含笑。

  马良在旁提醒:“主公还喜音乐。”

  “童子,取我琴来!”

  众人爆发出一阵喝采,欢笑不已。

  于是众人欢呼声中,诸葛亮首次于大庭广众,抚琴而歌,唱的便是隐居隆中时抱膝长吟的那一首待时歌:

  “凤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

  士伏处于一方兮,非主不依…”

  他笑望刘备,反复吟唱着这两句,歌声和缓绵延,带着邀约之意。后面的“乐躬耕于垄亩兮”却是不唱了。其时举众欢腾,都央刘备作歌和之。刘备大笑:“孤不读书,可没有曹孟德作《短歌行》那般风雅!然孔明相邀,孤当和之!”

  于是在琴声相和下,刘备含笑望着诸葛亮,把盏唱道:“鹏奋飞于北溟兮,击水千里!展经纶于天下兮,开创镃基!”

  众将击节叫好。诸葛亮聆听一遍后,便继而和缓以琴和之。琴声静雅沉淀如水,而刘备歌喉豪情万丈,高亢激越。二人琴歌相和,一人洋洋似流水,一人巍巍如高山。倾刻间竟似重现旷古之调,有高山流水之感。且别说那伯牙子期二人是山林渔樵,可刘葛二人胸怀天下,一时人杰。唱和起来,多一分辽阔高远,英雄气慨,直是荡气回肠。众将闻者,如痴如醉。但听诸葛亮又笑着即兴作歌相和:

  “救生灵于涂炭兮,到处平夷。立功名于金石兮,拂袖而归…”

  当晚庆功宴席结束,二人携手而归。走在深夜军营中,晚风吹拂,格外神清气爽。刘备便问:“孔明,待孤霸业已成,你要学那张子房,拂袖而归于山林,寻仙访道去吗?”

  诸葛亮点了点头。刘备有些着急,抓着他手:“你莫非不信孤?”

  “亮纵然舍不得主公,可仍爱那深山老林,闲云野鹤。”

  刘备笑道:“如此,孤必邀你泛舟五湖!”

52书库推荐浏览: 艾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