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怎么抄……借鉴,那也是人家的东西,和自己写出来的意义毕竟不一样。
有心找几本书来看吧,包大人的书房并不禁止外人进入,书籍也很全面,可庞昱随手拿起一本,被满眼的韵部、平仄看得头脑发昏,好不容易撑过去一页,下一页更加繁难艰涩,到最后差点连字都不会认了。
放下这本,揉了揉眉心,听见外头人声起伏,庞昱连忙放下书去了前厅。
“大人,你们回来了!”
披星戴月进门的几人除了包拯为首的开封府众人之外还能有谁?但见包大人脸上怒气未消,公孙先生和展昭都是一副愤慨又无奈的模样,跟在他们身后的朱云娘倒是了却一桩心愿的轻松之态,白玉堂则事不关己,将手里提的点心包裹冲庞昱亮了亮,示意等下有好东西吃。
“天子脚下,这些匪人当真是好大的胆子!”包大人还有点气不过,重重地拍了一下桌子。
“大人息怒,幸而此次抓住了这两名胆大包天的恶汉,让他们再也无法作恶。”公孙先生安慰道。
包大人沉痛地叹了口气。
杀害李浩的凶手是找出来了,这两人一个名叫丁千,另一个叫江万里,是一对结拜兄弟,本就是背着命案隐姓埋名的亡命之徒。这两人即使躲藏起来了,也不思悔改,又不事生产,缺钱了就埋伏在荒山野岭的必经之路上,专门打劫路过的人,杀人取财之事就没少做。
他们没什么过得去的手艺,只会烧制乌盆,可乌盆才值几个钱,即便托给别人去卖,也不怎么卖得出去。
是以这些乌盆并不是他们谋生的手段,而是他们毁尸灭迹的便途,将尸体丢进炉子里烧成灰,制成盆,哪怕卖不出去,也没人会找到他们杀人的证据。真是好大的胆子,好毒的手段!
那一屋子的乌盆,也不知埋藏了多少无辜人的性命!
原本这两兄弟见官府来人还十分镇定,料定他们查不到杀人的证据,却没想到老天开眼,展昭从屋外的草垛中找出一个女子用的胭脂盒来,正是李浩归家那天准备送给妻子的礼物!
这下人证物证俱全,丁千、江万里是再也翻不出浪花来了,只能俯首认罪。
只是其余被两人杀害的无辜之人,却是死无对证,甚至连身份也无法辨明了。
朱云娘盈盈一拜,眼中闪着泪花:“多谢大人为民妇查明真相,将凶手绳之以法。如今民妇与夫君心愿已了,只等开堂审案,将两个恶徒所行之事昭告天下。”
“你起来吧。”包大人又叹了一声,“本府必不会姑息此等恶人,也不会让其余死者死不瞑目的。”
查明这对凶手几年来究竟杀了多少人并不是件容易之事,包大人只能尽力而为。不过这都也跟朱云娘无关,她知道凶手必死无疑,就放心了,带着丈夫的乌盆就要回家。
“且慢。”公孙先生叫住她,指了指那个乌盆,“李夫人,你打算如何处置这个乌盆?”
“这……”朱云娘犹豫了一下,“自是好好供起来,让我们一家三口多聚一些时日,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相处。”
公孙策却摇了摇头:“此事不妥,不说你是个弱女子,你家荣儿也不过是个小孩子,受不得太多阴气。且那乌盆是因你亡夫执念而束缚住他的鬼魂,叫他想留留不得,想走也走不了,会妨碍他投胎。”
“那……如何是好?”朱云娘有些慌了。
公孙策摸了摸没有胡子的下巴,建议道:“不如这样,你先回家与李老爷告别,趁天未亮在灵气浓郁之地砸了那乌盆,叫他一路西行,不要回头。”
西边极乐净土,愿他下辈子能投个好胎。
朱云娘咬牙点头,纵使心中多有不舍,却也明白只有这么做才是对丈夫最好的。愿来世……再做夫妻吧!
朱云娘走后,庞昱不由得多看了眼公孙先生:“想不到先生也通晓这些神仙手段?”
“什么神仙手段,不过是从书上看来,又推断一二罢了。”公孙先生摆摆手,不以为意道,“那乌盆必然能缚灵,否则李浩何以离不开那盆十步?而既是缚了灵,就算他有心投胎,也难以脱离,趁如今心愿了结,七七又未过,砸了那盆说不定还有一线生机。李浩生平没做过什么坏事,又是枉死,想必地府也不会不收他。”
“先生真是英明,古有司马光砸缸,今有公孙策砸盆,日后说不定还能成就一桩佳话!”庞昱打趣道。
“什么佳话,休要胡闹!”公孙策板着脸,一点也不怵庞昱这安乐侯的名头,张口还想教训两句,叫年轻人别那么不稳重。
转头看时,只见包拯脸色已经缓过来了,不似回来时那么难看,大概是被他们的说笑吵闹所影响,心情好了不少。
公孙策暗自松了口气,给白玉堂使了个眼色,叫他赶快把这小螃蟹领走,别再妨碍大人公务。
白玉堂正巴不得甩开碍眼之人和庞昱独处,心领神会地拖着庞昱:“走走走,咱们去吃好吃的,五爷还饿着肚子呢!”
“我……我已经吃过了啊……”庞昱不明就里地被拖走,还想挣扎一下。
“吃了还能再吃,看你这样也不像是好好吃过饭的,再吃一顿也无妨。”白玉堂随口道。
他亦是没想到随口一说的竟然就说中了,庞昱想起那本还没看完的写诗启蒙书,又想到没见到人时一整晚的魂不守舍,害相思病害得太明显,反而有几分不好意思,红了脸。
还好月黑风高,看不清楚,白玉堂应当看不见自己的窘态。
第91章 局中局28
乌盆案不过是开封府办过大大小小案件中一个不算很起眼的案子, 说白了还是杀人毁尸,只不过毁尸的手法惨无人道些, 又带了鬼神色彩, 才教人印象深刻。(看啦又看小說)
结案之后, 庞昱又变得无所事事,设法让高丽太子与王崑见面一事也丢给了包大人去操心。包拯在得知他们未经同意就弄了个这么冒险大胆的计划, 差点没被气出个好歹来。
公孙先生一边递来装有下火药的药碗,一边对包大人道:“这两人虽是胆大包天, 贸然行事, 但仔细想来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若这能成, 至少可保大宋二十年内无需顾及东北来犯了。”
包拯喝过苦药,长叹一声:“罢了,大不了豁出这顶乌纱帽。”
两人目光一对, 就都清楚对方和自己想到了一处去——
如此重要的盟约,不可能不经过陛下的同意,而赵祯身在帝位,疑虑定然很多,就算王昆兄弟当真是长公主亲生的,也无法相信他们会一直忠心下去, 必然要充分利用条件来掣肘这二人,甚至还包括长公主。
这样一来, 还未开展合作,便先互相猜疑,这合作的信任度就要先打折扣。
但赵祯是皇帝, 他有他的顾虑,不得不这么做。
说句不好听的,对于淑静长公主而言,当皇帝的只要是赵氏子孙就足够了,是赵祯还是赵什么都无所谓。若有一日某个王爷想反当今陛下,给高丽那边开了更好的条件,出兵还是不出兵,不过是高丽王后和太子的一句话而已。
52书库推荐浏览: 孺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