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让你去了吗。”这回声儿低了些,像是喃喃自语的嘟囔。
“那你还这副脸色,吓人一跳!”堂主一笑,又恢复了风趣幽默的不正经。
陛下哪里会不知道两人的交情,他当时领兵勤王,收缴叛党时就在那殿门外,生死一线时的那一句“绝不后退”,人就知道他孟鹤堂的脾性了。
他可以死,任何人都可以,但家国不可忘,大义不可失。
周九良和他这么些年的交情了,两人不是亲人更胜亲人,一起走过了那么多年的风风雨雨,从年少轻狂到从容不迫,早就亲如一家。
这一趟去西北,一旦有事儿,陛下鞭长莫及而他若自救不得必定会连累周九良。所以,他不愿。
九良从文,越学理也是上乘但就是没动过刀;刘筱亭不同,他自幼学武,人也聪明机警,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带上他去,既是多一个帮手也是多一条退路,如果堂主真出了事儿,还能指望刘筱亭守住最后一线,护住西北。
九龄和大楠毕竟没在陛下面前漏过脸,上回粮草的事儿又伤了,这一回是怎么都不能让他们去了。咱辫儿爷又回天津陪媳妇儿了,少爷一准是要护着德云书院的;这么一看真就只能靠自个儿的应变了,否则真的是得悬了。
但这实话要是说了,咱周爷还能有好脸给他?瞎话嘛,以后就说师父教的。
“你什么时候能回来啊。”咱周爷放下三弦,终于是有了个好脸;低声道了句,还像是有些余火未消。
“年前一定回来,放心吧。”堂主随手喝了口茶,说着毫不走心还略带敷衍的话。
“我信你个鬼!”周九良抄起一本乐谱就往他孟哥儿脑袋一砸,骂道:“让你说瞎话!给我上一边儿去!”
如今九月中旬。
秋叶都开始落了,再有三个多月可就过年了,西北苦寒又是临近关外,这一来一回就算不多做逗留,没个四个月哪儿能行?
还年前回来?
长了翅膀,成鸟儿人了是不?
“哎呀,行行行!”
“再给我打傻咯!”
堂主捂着脑门躲开了敲打,抢过书来,道:“那我这不是让你宽心嘛。”
——————————————
“滚一边儿去!”
“别受伤,省得让老子照顾你!这我就算烧了高香了!”
听听咱周爷这话。
“你这人儿!忘了小时候我怎么照顾你了吧!”
堂主不正经的时候,也像个孩子。
“走走走,赶紧给我走!”
早去,早回。
第一百六十七章 少年时
孩子们一个个都长大了,挑一个儿出来也都能独当一面儿。
这样的时候,多是感叹流年似水指缝间的时候,毕竟这翠竹也长了二十年,霜头一层白了又一层。
大先生却不见闲着;这几个娃儿能独当一面了,那不得接着拉拔拉拔那几个娃吗。
人总有摔到的时候,都在成长的道路上;避开了一处坑儿还有下一道沟,总得自个去走去摔才是。
大先生也没别的本事,总说自个才疏学浅,就是心软而已。哪儿天门口蹲个小子,穿着破烂看着寒碜得不行了啊,那就进来吧。
别的也没有,只能给你一吃饭的手艺;教你做人,盼你不忘初心守得月明。
孩子们一个个都长大了,他只想尽力多教教。在家里骂透了,总好过外头的人来骂,以后的日子他就好过了。
想想当年的他,那样的不容易也熬了过来。这世上比苦难更可怕得就是熬,熬不过自个儿可不就废那了吗?他的苦难和经历造就了如今的刀枪不入,以及足够的能力护着他的孩子们。
郭齐麟,小辫儿,张鹤伦,孟鹤堂…都数不完了。看看如今一个个长大了也都成了角儿,大伙说起人来也都竖起大拇哥儿夸赞两句。
他们啊,大先生是不管了;放心放手也放下了,剩下的时候就拿来拉拔其他那几个还缺些历练的孩子。
今年眼看又要到年底了,大先生定下了设教的日子,消息一放出去,日子没到呢那地儿的坐席就让人给订满了。
今年文案先生亲自督促了一番儿,生怕孩子们心里头惶恐,耐着性子一句一句讲下来的。
从前都是和孩子大爷于先生一块儿讲,前年带上了烧饼,去年就是孟鹤堂,今儿后半场于先生却没上,换成了张九龄和王九龙。
这俩皮蛋子,平日里打起架来横得不行,一看到师父就像老鼠见了猫似的,规矩得连气息都压得低低的。
一听跟着师父同台讲教就慌得不行了,从前最多也就是接在师父前头开个场,这一回和师父同台真是把人紧张得不行。
九字辈大师哥,张九龄,字仲元。
先生徒弟今有八科,张九龄可是第三科的九字辈正正经经的大师哥,才学能力自不必说,正经不玩闹时那也是迷过盛京不少姑娘的,除了和王九龙没个正形儿地打过架之外,那可是从没怂过。
这一回和师父同场,看着巧舌如簧、冷静从容,仔细那么一听这字眼儿里透着颤音儿,正儿八经地嘴瓢了几次,愣是也没敢笑场来。
52书库推荐浏览: 汤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