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凤阙_应攸宁【完结】(220)

阅读记录

  这位才从外地调回京的王大人出列道:“殿下如此赏识,臣惭愧,唯有极尽全心,以报朝廷。”

  这还不是尚书呢,谁起话来就跟已经任命了似的。得了盛安的举荐,就当自己真能坐上那个位置么?元文谡道:“王卿回京不久,想必府上的事qíng还很多。事关六部,既然尚书令不在,就容后再议吧。”

  下朝后,元紫琰怎么想怎么不是味儿。尚书令?尚书令不就是远在陕州的太女么?都扫地出门了,父皇还提她做什么?想应付自己,也不用找这样一个让人心里直膈应的借口吧。

  第一百七十二章 坠河

  第一百七十二章

  更让元紫琰膈应的事还在后面。

  盛安公主举荐王大人为户部尚书后的第三天,这位王大人就被发现死在自己府中,表qíng惊恐。接着就有风声传出来,这位王大人在外地任职时,曾因qiáng买佃户农田,bī死过一家人。他死在府上,是被他害死的冤魂前来索命了。

  平都是京城,这种怪力乱神的风声自然不许存在太久,没几天就被压下去了。

  这件事qíng的风声过去,盛安公主又举荐了一位官员为户部尚书,可怕的是,之后第三天,这位大人同样被发现死在府中,同时,这位大人黑历史也传了出来:bī良为娼,qiáng娶入府。那个女子后来也自杀了。关于这位大人的死因,自然也被传成了冤魂索命。

  这时,之前才被压下去那桩传闻再一次被翻了出来,这一次,两件事合成一件,传得更厉害了。一时间,户部尚书成了一个没人敢接的烫手山芋。

  楚珺知道这些事qíng后,心中感慨万千。早说了吧,惹谁也不要惹阿珩。他动起手来那可不像自己这么仁慈。

  对于死掉两个朝臣这件事,楚珺没有太放在心上。卫珩自有分寸,且他是个极有原则的人。他既然这样做,那就说明这两个人做过的事已经死不足惜了。

  这个时候,又有意外之喜来到陕州。

  “阿琅?表姐?真是你们?你们怎么到这儿来了?”

  上次在扬州没见到,时隔多年,楚珺终于又见到这位洒脱不羁的表姐。

  “怎么,不欢迎啊?”颜熙还是像原来一样神采奕奕,一点也没有在外奔波多年的迹象。

  “怎么会?我就是惊奇,你们俩这脱缰的野马怎么想起来看我了?”

  元琅道:“怎么说话呢,什么叫脱缰的野马?咱俩可是才见过不久啊,我怎么就想不起来看你了?”

  楚珺一巴掌拍过去,“不久?大兄弟,那是将近一年前的事qíng了好吗?你的日子都过到狗肚子里去了吗?而且上次也不是你来找的我吧?要不是我正好到扬州,还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见着你一片影子!”

  元琅还要说什么,被颜熙拍了一下,“还狡辩!你就不能让着我妹妹!”

  元琅哭笑不得。楚珺也是他妹妹好不好……

  颜熙道:“我们是要回瑶谷的,从陕州路过,本来还想着到平都才能见着你,没想到一打听,才知道你在陕州。平都的事qíng,我们也都知道了……”

  楚珺道:“没事,表姐,平都的那堆破事你就不cao心了,我有主意呢。阿珩还留在平都,有他看着没问题。”

  颜熙知道她是碍于瑶谷的祖训,不想让自己掺和跟朝政有关的事,才这样说。于是也转而道:“我知道,小时候爹就常夸你呢,说你心思灵透。你说没事儿,我就信。”

  楚珺听到颜熙话中另外一个意思,“表姐与阿琅这是要回瑶谷?”

  颜熙道:“是啊。”她略一停顿,叹道:“跑出来这么多年不回,我也挺不像话的。”

  楚珺看看颜熙,又看看元琅,没说话。

  颜熙不解:“怎么了?”

  楚珺斟酌着道:“表姐……想通了?”

  颜熙更加不解,“什么想通了?”

  楚珺踌躇道:“想通了要回去……跟舅舅说,会继承华颜圣使吗?”

  颜熙挑眉:“我什么时候……”

  元琅比颜熙更激动:“她什么时候说要继承华颜圣使了?”

  看来不是自己想的那样……楚珺故意挑衅道:“阿琅,继不继承也是表姐说了算,有你什么事啊?”

  元琅急道:“怎么没我事?阿熙要是……”

  颜熙一胳膊肘捣过去,“阿楚明摆着跟你说着玩呢,你还当真了?多大人了,幼稚不幼稚?”

  被颜熙“训”了,元琅一脸委屈地不说话了。

  楚珺见两人这般,大笑不止。笑过之后还不忘了问:“那表姐这次回去,打算如何说服舅舅?据我所知,舅舅可还没放弃让你继承华颜圣使呢。”

  颜熙道:“爹爹这么qiáng拽着我不放,是因为颜氏主支这一代堂兄弟一堆,可就我一个女子,除了我他抓不着别人了。可现在有了别的人选,事qíng就有转机了。”

  这下轮到楚珺不解:“转机?表姐,你就一次说完好了,别吊我胃口。”

  颜熙道:“说到底,还要感谢你。”

  “感谢我?”

  “我接到瑶谷传来的消息,娘收了个义女。你猜是谁?”

  楚珺眨了眨眼睛,“不会是……玉屏吧?”

  颜熙点头,“没错,就是她!姨母还年轻,离卸任还早,我得赶紧回去跟爹爹提议,从现在开始培养华颜圣使接班人还来得及!”

  楚珺觉得一般人要跟上颜熙的思维实在不容易,“玉屏虽是颜家人,但那是旁支中的旁支了,你确定舅舅会同意?”

  颜熙道:“这就要看我的了。放心好了,我的本事你还不知道?”

  见颜熙胸有成竹的样子,楚珺也没多问。很久以后楚珺才知道,她以为颜熙有什么高明的主意呢,没想到是那么一个简单粗bào的办法……

  见颜熙和元琅似乎好事将近,楚珺的心qíng也好了些。这两个人虽算不上历经坎坷,但也是不容易了。如今终于能看到他们顺利走到这一步,楚珺也心生慰藉。

  心qíng一好,大脑就能正常运转了。两年时间过半,也不知父皇的身体到底怎么样,自己没有多少时间了,一切计划都要加快。楚珺想到了朝中久争不下的户部尚书一事,提笔给卫珩写了一封信。

  七月二十一日早朝,户部侍郎姚竟回到平都,向皇帝回禀赈灾粮分发qíng况。太子詹事孟蔼据此为功,遂向皇帝举荐姚竟为户部尚书,帝许之。

  东宫,孟蔼去见了卫珩。

  “做得好。”卫珩道,“现在满朝文武就能知道,不管他们怎么蹦跶,怎么东投西拜,没有太女点头,他们就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孟蔼拱手,“还要靠世子前期筹谋得当,才能有此效果。”

  此消彼长。东宫这边顺当了,总有地方要不顺当。

  此时的盛安公主府,气氛就十分不妙。

52书库推荐浏览: 应攸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