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凤阙_应攸宁【完结】(221)

阅读记录

  元紫琰将一个玉瓷茶盏砸在地上。“什么东西!主子都走了,底下的奴才还不消停!”

  荣安侯道:“当初我就告诉过你,不要太心急地扩大势力,免得惹来陛下猜忌。太女虽然被贬离京,可她手底下的势力还好好地,就连尚书令一职都没被免去,可见陛下还没有完全放弃她,一旦其他皇嗣不能让陛下满意,太女还是会被传召回京。这种时候更应该收敛锋芒,你还迎着撞上去!”

  元紫琰道:“现在说这些有什么用?还是想想接下来该怎么办吧?尚书六部之四已落入元楚珺之手,她手里还有南襄王的御史台,老四手里还有一直没动过的门下省,我们有分量的筹码不多了!”

  荣安侯道:“长宁王不是问题,太女才是关键。只要解决掉太女,陛下没有其他选择。”

  元紫琰听着荣安侯的话里有别的意思,“你有什么办法?”

  荣安侯表qíngyīn沉了几分,“一不做二不休,趁着太女不在平都这个好机会,gān脆让她再也回不了平都。”

  元紫琰睁大了眼睛,“你是说……”

  荣安侯点头,“不错。太女身边不是还有个可用的人么?该是她发挥最大作用的时候了。”

  元紫琰犹豫着道:“这个方法倒是gān脆,可太女身边跟着的人不少,如何能做的不留痕迹?”

  荣安侯道:“太女不是要督建河堤么?据我所知,她隔一段时间就会去堤岸上查看。你想想,她站在堤岸上,下面就是汹涌的huáng河……”

  元紫琰眯了眯眼,思考了一会儿,“就按你的意思办吧。”

  陕州。

  楚珺站在残存的河堤上,蹲下来抓了一把泥土捻了捻,对陕州刺史道:“水位似乎比上次低了些。”

  “回殿下,正是。不过具体下降了多少,臣等还没算出来。”

  楚珺把整个河岸扫了一圈,指着稍下一点的河岸道:“我记得,上次来的时候,河水在那个位置突出的石头那里。”

  陕州刺史顺着楚珺指的方向看过去,“臣惭愧,记不清了。”

  楚珺开始向下走,“过去看看。”

  跟着楚珺的茯苓道:“殿下,那里泥泞,恐……”

  楚珺看了看不远处跟着的东宫卫率,一抬手,已经从河堤的断裂处跳下去,站在了luǒ露的泥土上,“无妨。”

  茯苓跟着跳下去。

  陕州刺史腿脚不太利索,见太女已经下去了,赶紧跟了几步,在河堤断裂的地方一停顿,心一横,就要豁出去也往下跳。

  就在此时,异变陡生。

  陕州刺史正盯着脚下凹凸泥泞的泥土,正下定决心往下跳,突然听到一声惊呼,一抬头,就看到一个身影从河岸上坠落。然后,河岸上剩下那个女子便趴在河岸上大声叫喊:“殿下——”

  什……什么?掉下去的是太女?

  陕州刺史腿一软,直接从本要跳下去的地方栽了下来。

  第一百七十三章 似是故人

  第一百七十三章

  平都,东宫。

  “你再说一遍。”卫珩的声音是qiáng压着颤抖的低沉。

  卫仁低着头不敢抬起来,“属下自陕州得到消息,说太女殿下巡视河堤,从一段毁坏的堤岸上坠入河中,至今不知下落。”

  接着是一阵长久的沉默,久到卫仁心里都有些害怕,“主子……”

  “备车,我要进宫。”

  “主子?”

  “我不信。除非亲眼看到,否则谁也不能让我相信她就这么……我要去陕州。”

  卫仁张了张口,发现说什么都是徒劳,只好低头应是,心中叹息着退下了。

  待卫仁的身影退出大殿,卫珩蓦地吐出一口鲜血。

  宫城,紫宸殿。

  “什么?”一本八百里加急奏折从元文谡手中滑落。

  苏寿康担心地上前,“陛下……”

  元文谡靠在御座上,“速传陕州刺史、太女随行东宫属官、东宫卫率进京!朕三日内要见到他们!”

  虽不知何事,但元文谡少有这样焦急,苏寿康应了就要转身下去。

  “等等!”

  “陛下?”

  “东宫卫率就不要传了。他们一定在找珺儿,旁人未必有他们尽心,毕竟……”元文谡没再说下去,而是道:“传武国公世子即刻进宫!”

  “是……”

  话音未落,就有内侍通传,“陛下,武国公世子递了牌子求见。”

  看来他的消息比宫中还快……但元文谡现在没心qíng计较这个,“快传!”

  卫珩进去的时候,正遇见苏寿康。苏寿康匆匆见礼就继续往外走。

  看来陛下也已经得到消息了。卫珩加快了脚步。

  “臣参见陛下,陛下万安。”

  元文谡抬了抬手,“朕正要召你进宫。但你不请自来,想必已经知道朕传你所为何事。”

  “可是太女在陕州坠河一事?”卫珩不遮不掩直接道出。

  元文谡点头,“你果然已经知道了。你看看陕州刺史八百里加急的折子。”

  事关楚珺,卫珩没有推脱就接过来,看了看道:“陛下,依臣之见,光是这道折子,其中透出的疑点就够多了。”

  元文谡缓缓点头,“这也是朕即传东宫属官和陕州刺史进京的原因。”

  卫珩道:“陛下,恕臣直言,太女向来行事万全,又有几分武艺傍身,只是巡视河堤,绝不可能坠入河中,臣实在不信这只是意外。”

  “你是说……你怀疑谁?”

  卫珩垂首,“臣不敢妄自揣测,是非曲直自有陛下定夺。”

  元文谡往后靠了靠,“朕知道你怎么想的。可现在这只是你的猜测。明白朕的意思吗?”

  “臣明白。但臣眼下不急着处理这件事,臣焦急的是太女的安危。”卫珩拱手,“请陛下允臣前往陕州。”

  元文谡道:“朕叫你来就是这个意思。但你只能暗中去,明面上,武国公世子一直在平都,哪也没去过。你懂吗?”

  “臣明白,这也是为了太女殿下的安全。毕竟,若此事并非意外而是人为,那心怀叵测之人定不会坐等消息,而也会在暗中寻找太女下落。”

  元文谡颔首,“很好。”他起身走到卫珩面前,声音稍低,“你是个聪明孩子,只有你去,朕才放心。”

  卫珩看向元文谡,压低声音:“陛下,若太女确实为……所害,陛下身边也不安全了。”

  元文谡顿了顿,“朕知道。你不用太过担心,虽然金吾卫在他们手里,但其余十四卫仍在掌握中。平都诸事朕心里有数,你且安心去陕州。”

  “是。臣马上收拾行装,今日就启程。”

52书库推荐浏览: 应攸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