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瑜有此问,是基于对古代社会的一些了解。
一远方亲戚,既是道士,也是外男,为何会对内宅家私知道的如此清楚?
她思索片刻,没想出来答案,转念想到了同被疏漏掉的另一问题。
即使她认为道士是下毒者,也没有确凿地证据去证实。
因为以上都只是假设中的假设。
☆、毒妇
按照事件会重复发生的规律,大夫会来两次,第一次是李瑜醒来后,给少爷问诊。
第二次是第二天下午,来查看少爷的情况。
李瑜问完青竹,便回到房里等待大夫。
她同时在等的还有午后的那次审问。
开始调查之前,李瑜想过一个问题:时间倒退的起因是什么?
这问题根据她的假想而来。
那时她将采云设为了目标,也就是将她认作起因。
根据假想:是剧情有所偏移,才使时间停滞,然后倒退重来。
而此剧情下的发展是:采云为下毒者,结果时间停滞。
因为时间停滞被李瑜认定为剧情偏移,所以“采云是下毒者”这个发展是偏移,也就是不对的。
这和李瑜之前假设中的推论相同:采云并不是下毒者。
回到上一推论“采云是下毒者,剧情偏移”,进行反推:找到真正地下毒者,剧情不偏移。
这也是从假设中得来的推论,正确性存疑。
而李瑜等待此次审问的目的,就是想证实自己的假设是否具有可行性。
如果第二次审问采云,时间再次倒退。
那么就证明时间确实有很大几率在那一时刻回流。
而她也可以从假设出发,在下一次轮回里试验:找出自己认定的真正下毒者,道士,让他代替采云成为被审问的人。
如果凶手被找出后,时间不再倒流,那么就证明了她的假设是可行且正确的。
不过等了许久,李瑜没等来大夫,反而等来了吴绣娘的传信。
“夫人,采云有事向夫人禀报。”吴绣娘面带急色。
李瑜看见她的表情,心里一咯噔。
她知道事情的始末,所以此刻采云求见,她能想到的原因只有一个:
采云有可能提前发现了毒物。
这就推翻了她的假设。
原来剧情是会变化的,人也是。
这到底是为什么?
前半段重复进行,后半段却变了。使之改变的原因是什么?
是谁?
道士,老爷,王管家,吴绣娘,采云,采莲,青竹,何洲,
还有她自己。
对了,是自己。
是她去了绣院,做了剧情中本没有的事情。
而剧情变化也恰巧是从那里开始的。
等到李瑜想明白时,已经跟着吴绣娘走在了去约定地点的路上。
她一开始发现自己的假设错误,第一反应便是:如果任由剧情发展下去,那么她就是知而不为地帮凶。
看着采云就这么被陷害,甚至有可能会因此而死,她是做不到的。
所以毫不犹豫地来了。
吴绣娘带着她来到一间屋子。
两人才站定,门就被嘭地撞开了。
外面霎时涌进来一波人。
这波人里打头的是老爷和王管家,其次是一个生面孔的男人。
再次的有青竹,还有一些跟随着进来的家仆。
李瑜手脚冰凉,预感大事不好。
但她无处可避,只得硬着头皮上。
“儿媳,你到此处来,要做什么?”老爷先开口。只轻轻一问,就给她施加了无形地压力。
李瑜如实道:“吴绣娘前来传信,说采云有事相告。”
老爷听罢,冷笑:“采云已投湖自尽,何来的活人与你相约?”
李瑜听到这个消息,唇间颜色渐失。
采云死了…?
事情陡然间变成了一团乱麻。
王管家待老爷问过话后,便站出来,首先责问她:“李氏,你可知罪?”
李瑜不知自己何来的罪,答,“我何罪之有?”
王管家见她不肯自己招认,便拿出一物来。
这是一个碗,碗面上沾了些黑色物,碗底则盛着细细的黑色颗粒物。
干湿混合,这似乎是沾了水的粉末。
“此物可是你交给采云的?”王管家质问她。
“我不知道这是什么。”李瑜确实没见过这东西。
王管家行事稳当,不可能空口诬陷一个人,所以在象征性问了她一句后,便抬手示意人证出场。
开头进来的是被她拉着带路绣院的小丫鬟。
接着是各位绣娘们。
还有在她身旁的吴绣娘,也挪着脚步去了王管家那头。
“你可是给夫人带路去绣院了?”王管家按顺序,先提问小丫鬟。
小丫鬟低着头,回:“是。”
“可有人证?”
“同路的皆可为人证。”
王管家面向绣娘们:“夫人进了绣院,可干了些什么?”
“挽月不知,夫人才进来,便使吴婆将我们赶进了屋。”一位绣娘答。
“荷风倒是看见采云自己去找了夫人,想必夫人此行也是来找她的。”另一位绣娘跟着说。
“荷风姐姐猜得对。鸾星房间靠的近,便于无意间听见了采云的哭啼声。”第三位绣娘道出了关键。
“夫人也在一旁。只是说话声音小,鸾星什么也没听清楚。”
王管家点了三次头,然后提问吴绣娘这个压轴人证:“吴绣娘,你候在一旁,可听到了什么?”
吴绣娘与上次一样,同样地面色惶恐。她先是看了一眼李瑜,然后噗通一声对着她下跪:“夫人,老奴实在受不得您的贿啊!”
又有一个人冒出来,指证李瑜从来没做过的事。
“我没贿赂你。”李瑜此时的反驳在众人看来既苍白又无力。
吴绣娘开始作秀:“夫人,您就算不承认封老奴口的事,逼采云收下那来历不明之物的事儿总得认吧?”
“采云的冤魂可在天上瞧着您哪。”
李瑜被冤枉地眼红,拼命反驳,“我去找她是为了查…!”
话到一半,她却停住了。
她去查采云不假,但除了她与何洲,谁都不知道时间被倒回过。
所以这话说出来,谁都不会信,反而会让他人徒增疑心。
王管家见她面有犹疑,本来信了吴绣娘一半的话,此时涨成了八/九成。
“李氏将东西交给采云,要做什么?”他问吴绣娘。
吴绣娘低着头,声音悲切地回:“夫人只说让她收下,什么都不要问,还威胁若将今日之事说出去,便要让她一家老小不得好过。”
左右李瑜都只会说,没说过,没做过,所以王管家这回索性跳过她不问了。
“所以采云就投湖自尽了?”他接着问吴绣娘。
52书库推荐浏览: Lucui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