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痞妃:耕田,种包子_燕七雪【完结】(96)

阅读记录

  大家纷纷议论着,却没人开口问哪里有买。

  丁石头刚才说过了,是一个走贩,恐怕不是附近村子里的,毕竟他们都没听说过这东西。

  香辣鱼片、东坡肉、卤肠肚片、爆炒猪肝和腰花、荠菜炒鸡蛋、老骨豆腐汤、炸鱼干、油炸土豆球。

  大小一共八个碗,素的没上菊蒿,山珍没上木耳,但是肉食却能算上四个,席面还是很丰盛的。

  大家吃了个宾主尽欢,碗碗见底,少年们才摸着肚子起身,嘻嘻哈哈地往厨房找小福姐妹要茶喝去了。

  小福姐妹没上桌,是在厨房里随便留了些菜。丁点招呼少年们,丁石头各桌转着,给大家都敬了酒。

  不过她以年少不胜酒量,杯中倒的是甜酒。

  之后离席的是工匠们,他们下午还有活儿,吃了饭要略事休息。

  接着是江虎子的爹和王木匠,他们向丁石头道了谢就告辞了。

  最闲的是老头们,有这么好的下酒菜,大家也趁此机会聚在一起吃吃喝喝,聊聊村子里的营生,好不悠哉。

  也有妇人来看热闹,只是村长和耆老们都在这里吃饭,又是一屋子的男人,妇人们没敢进来,都远远地打量着,讨论着都有什么菜。

  这吃饭的事儿也不好喝斥,村长虽然不喜,觉得这些个碎嘴多事的妇人拉低了南城村的风气,但也不好开口。

  好在有他们镇场子,到底没有生出什么事端。

  只不过在桌面陆续空出来,只剩下村长和耆老们一桌没撤时,妇人们终于忍不住走进敞屋,围着空桌打量。

  “这个碗底好油,听说丁石在屠夫家买了十斤肉,看来是做好菜了。”

  “这个瓦盆里还有鱼头,听说今天一早江虎子又撒网了。”

  “哎,这江虎子可真是个热心人,丁家要吃鱼都找他要了,这不要钱的鱼,他咋不给我们一两条呢。”

  “咯咯……你家又没有合适的小丫头,不然找虎子哥说一声,还不得把鱼送上门来?”

  “哈哈哈,你这说的什么话。”被笑话的妇人便指着调侃她的那个妇人笑了起来,几个人都暧昧地哄笑起来。

  “啪!”

  突然一声响,笑声嘎然而止。

  “虎子是个少年郎,被你们笑话几句也罢了,丁家丫头才多大?你们也是当娘的人,这么不要脸的话怎么说得出口的!”

  正文卷 第216章 老秀才的横气

  村长黑着脸瞪着那几个聊天闲话来有些忘形的妇人,原来刚才那一声响,是他拍的筷子。

  “若是你家丫头被人这么说,你们还笑得出来吗?”王大耆老也虎着脸大声喝斥。

  “我们几个老头儿还坐在这里,你们就敢这么放肆,我们要不在,你们还不定说出什么难听的来。”

  张耆老也生气地开口。

  “咱们下午有空,不如等下去她们家里理论理论,不然就召集村里人开个会,将这种待人不善的歪风邪气杀一杀。”

  李耆老提议。

  一顿训斥和威吓,原本还笑得欢的妇人们顿时白了脸色,个个低头行礼,争相认错后就灰溜溜地走了。

  “唉,以前咋不见这么多事儿呢。”等村妇们离开,村长忍不住叹气。

  “说到底,还是欺生,这熟主欺生客自古有之,也是难为了丁石几个了。”王大耆老摇头无奈。

  “若丁石真能掌得下这村塾,以后日子会好过些的。”张耆老喝了一口酒,说道。

  其他几个耆老都表示认同。

  其实他们也认为,丁石头开得起村塾不但解决了村里一大难题,也能为自己积攒声望,是好事。

  敞屋里发生的事,只有老头们知道,还有来看热闹却没有像刚才那几个妇人那么大胆的人知道。

  丁石头正在水井那边,听陈六说江夏村老秀才建新屋的事情。

  老秀才家的面积可比丁家大得多了,屋子早就是两进院子,后院里住家,正屋有大厅、偏厅、厢房、书房、客房和课室。

  院子也是实砖围墙,有一处葡萄架,天晴时也能摆桌上课,因此,才能收那么多学童。

  老秀才自己带了班,自家两个儿子也分别带着班,不过老秀才主要带启蒙班,像刘学贵这么大的上过十年的,都是自主读书,有问题及时找夫子解惑。

  老秀才当年就是要培养自家儿子继续考科举,因此带少年班的就是自己的两个儿子,这样才有更多时间自己读书,而不被顽童们吵闹分心。

  院子外面种了些菜,秀才娘子领着媳妇和闺女、孙女们除了种些家里要吃的菜,就是在屋里绣花,并没有粗重活儿要做。

  有这么多束修,村里每年还有公帐补贴,粮食根本不缺。

  但是刮风下雨或下雪的天气,外面就不能坐了,只能挤到屋里去,零碎地分配着屋子,老秀才只能在几间屋子走动。

  前些天大雨,屋子偏巧漏雨,院子里也没法上课,就导致不少学童湿漉漉赶来,蓑衣挂满廊下,还得站着听课的局面。

  尤其不少学童都是今年启蒙的,也有去年启蒙的,心性儿还没稳,对读书就造成很大影响了。

  当然这也是老秀才横气,站着的全是外村的学童,而且是从今年的往去年的依次类推。

  江夏村的却不用接受这样的待遇。

  后来是在江夏村村长的委婉提议下,老秀才这才决定扩建课室。

  丁石头听了,心里对这老秀才更加看不上眼。

  心想幸亏这厮没有中举,若真让他一路考上去,将来也必是一个公私不分、唯利是图的昏官。

  正文卷 第217章 陈六的提议

  陈六去看了场地,是在前院里葡萄架的另一头建一座敞轩。

  面积比丁家敞屋要大了几块砖的余地,听说老秀才打算将去年和今年启蒙的学童都集中在一起教。

  “我看那老秀才这些年掉钱眼里了,去年启蒙的和今年才刚启蒙的竟然放在一起,那去年的不是白读了?”

  陈六说起这个还有些微词,他两个儿子都在老秀才那里读几年了,平日只知在读书,也认为能读书识字不当白丁就很好了。

  可今天去看过,也没什么特别的,心里就有些担忧了。

  “是去年启蒙的束修白教了吧。”丁石头也有同感,冷嗤一声指出问题。

  “比方说启蒙学童一年之中要学会《三字经》、《百家姓》、《九九口诀》,总还要学几首诗吧?那第二年学什么?《千字文》?吟诗做对子?”

  “每一年的学习范围都不一样,怎么放到一起教?简单的都会了,难的新学童又不懂,进度都不同。”

  “可不是,依我说,肯定不会让今年的学童跟去年学童的进度,只会拖慢了去年学童的进度,来等今年学童。”

  可不就是去年启蒙的束修白教了嘛,一季五两银子!

  “我说丁石,你也别谦虚了,依我看你比那老秀才不会差哪儿去,干脆放开来收启蒙学童,从进度上就整齐划一,不比那老秀才强多了啊。”

52书库推荐浏览: 燕七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