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笙_心渔【完结】(90)

阅读记录

明河初遇结下怨仇,自己来京应考,他屡次设置障碍,更将自己诓至大皇子的私宅,害她险些命丧虎口。如此种种,以及眼下,自己虽然侥幸被点了头名,满院乐师多因为凤嵩川的关系,不愿意收她为徒。
卞晴川听罢,没有说旁的,连喝了三大碗烈酒,将碗往桌子上一放,道:“你跟我来!”
他站起身,往外走去,喝了这么多酒,脚步竟然还很稳健。
文笙连忙跟上。
卞晴川进了乐君堂的正屋,这屋里搭着许多高架子,架子上小山一样摆着各式各样的鼓。此外地上放着的,墙上挂着的也都是鼓。难得的是这好几百面鼓竟然没有重样的。
这许多鼓一摆,屋里显得颇为拥挤,中间的通道甚至需要侧着身子才能过去。
卞晴川没有为之停下脚步,他径直穿过通道,走到屋子最里面一个不起眼的角落,撩帘子进了里边的隔间。
小小隔间里除了一面大鼓,两个鼓槌,别无它物。
不等文笙细看这面黑色大鼓,卞晴川伸手取过了鼓槌,道:“听仔细了,我只会这一曲,听完了你若是还想要拜师,我就收下你。”
说完手起槌落,“咚”的一声,重重落在了鼓面上。这一下,随着鼓面震颤,回音悠长,文笙只觉着整面鼓,不,整个屋子都随着晃动了一下。
惊心动魄的鼓声骤然响起,战意四she,叫热血为之沸腾。不屈不挠不可摧折,号令即下,虽赴汤蹈火,亦在所不辞。
同是击鼓,卞晴川的这通鼓与高祁的鼓声大不相同。
高祁的鼓声听上去也很豪迈,但却有疾有徐,张驰有道,所以他的绰号叫作“cháo汐鼓”,那是形容他的鼓声如同cháo汐一样,进退间暗藏着杀机。
在卞晴川的鼓声里听不到任何的曲折迂回,yīn谋算计,它大开大合直来直往,如利箭离弦,半步退路不留,但听者却只觉豪qíng盖世,意气风发,不会有丝毫的不适之感,更不会叫人错乱反噬。
huáng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卞晴川的这通鼓不适合乐师间的互斗,只有在两军jiāo战的战场上,才能有其用武之地,实现这一曲的真正价值。
文笙心cháo澎湃。
原本拜师卞晴川只是权宜之计,但现在她的心中却涌起一股迫切之感。
人之一生譬如朝露短暂易逝,吾等必须要惜取每一寸光yīn,朝则闻jī起舞,暮则炳烛而学。
文笙自己清楚,她会生出这种念头,是受了鼓声的影响,但是她不想去抗拒,她甚至有遇见了知音之感,这鼓声和《希声谱》那两首曲子本质何其相似?
她不禁想,卞晴川没有去学妙音八法的原因,会不会是和自己一样呢?
卞晴川一通鼓敲完,鼓槌轰然落下,最后这一下单臂用力达到极致,就见鼓面为之向下猛地一沉。
文笙的心也随着一紧,这一幕看着竟有些熟悉,当日高祁击鼓,受卜云所激,最后一下收势不及,也是如此,将鼓面硬生生戳出个窟窿来。
但出乎她预料,卞晴川眼前的这张鼓竟然受住了,那鼓面下沉之后猛然反弹,“嗡嗡”震颤,余声好半天才停下。
卞晴川放下鼓槌,大叫了一声“痛快”,带着酒意叉腰哈哈大笑。
文笙待他笑完了,才正容道:“师尊在上,请受学生一拜。”
卞晴川先前有言,此时亦不推辞,待文笙行过大礼,方道:“起来吧,地上凉。”
文笙起身,重又打量那黑色的大鼓,突然间心中一动,道:“师父,您不会是将那雪láng皮用在这鼓上了吧?”
卞晴川眼望那面鼓,脸上露出了深切的怀念之色:“这是我当年于军中所用的战鼓,闲置了二十多年,前日突然心血来cháo,将它修了一修,没想到今天就用上了。”
说完了,卞晴川看了文笙一眼,他显然还未进入角色,同文笙说话依旧自称的“我”:“我只会这一首曲子,你又是学琴的,说实话,我也不知道能教你什么,你既认我做老师,以后要自己多加琢磨。”
文笙恭敬应“是”。
他二人在里屋说话,却不知道此时在乐君堂的大门外边银杏树下站了两个人,正是适才找麻烦的郭原和南院的院长谭二先生谭睿德。
因为离得远,里屋的说话声传不出来,但适才那一通鼓响彻方园数里,两人自是听得清清楚楚。
谭睿德静静站在那里,脸上神qíng颇为复杂。
郭原见状有些忐忑,轻声唤道:“院长,您看这……”
谭睿德回过神来,道:“现在你可知道了,当日国师为什么一定要恳请圣上免他一死了吧?”
他虽因家学渊源,技艺远高于阁里寻常的乐师,又任着南院院长的要职,但对乐师们向来随和优容,南院的乐师们尊敬之余并不怕他。
郭原看着乐君堂门口那叫他失了面子的大鼓,道:“就算他击鼓有独到之处,也不能坏了院里定下来的规矩。”
谭睿德也向那鼓望了一眼,不以为意:“同样的雪láng皮,我手里还有一张。回头你不要声张,我叫人把这鼓面换上,给你送去。”
郭原折腾到现在,早不是为一张鼓皮了,听到谭睿德如此处置,难免心生不甘。
谭睿德似是看出他心中所想,语重心长道:“我们的技艺,太过于依仗器具手法这些外在的东西,难免疏忽心的修练。可等到了国师那种高度,就会发现再往前是无法逾越的瓶颈。南院的鼓比起琴箫来确实要稍弱一些,团战又不可或缺,你回去之后要带着学生勤加练习,chūn秋两考,chūn考这帮学徒还不成气候,等到秋考,我会叫卞晴川师徒也来参加,到时候你们大可以比比看。”

  第一百五十六章 蹭课生涯

文笙就成了卞晴川唯一的学生。
卞晴川第一次做人老师,学生学的又是古琴,这令他心里十分没有底。
虽然拜师的时候他就说了,叫文笙自己用心揣摩,但真把人收回来了,哪能放任不管?
学生是个漂亮的小姑娘,瞪着一双求知的大眼睛望着自己,好像很乖的样子,总要想出词来教导几句,才对得起人家口称的“师尊”二字吧。
卞晴川酒也顾不得喝了,挖空心思,想了三条同文笙讲。
第一,文笙左手虽然受伤了,但手上的感觉不能生,得想办法练。
文笙点了点头,回道:“师尊放心,我每日右手练三个时辰的指法,再弹一个时辰的散音,左手手指现在还不能乱动,会拿出一个时辰来心练。”
卞晴川不像别的乐师,他是真不懂琴,耳听着学生轻描淡写地诉说她练琴的时间,在心里算了一下,不禁暗自咋舌。
这般刻苦,叫他想起来自己年轻的时候来,一比起来,自己这做老师的实在惭愧,这些年他只在酒上下过这么多工夫,大好时光全都荒废了。
于是他就将这第一条放在了一旁。
第二,据卞晴川这二十几年冷眼旁观,玄音阁的乐师不管专jīng的什么乐器,大多会几下鼓,可见练鼓不但是多学一样本事,对专jīng的那门技艺也是大有好处的,所以他对叫文笙以后跟着他练鼓全无负担。
鼓对身体的要求很高,爆发力、协调力、耐力缺一不可,而女子先天便力弱,文笙从现在开始。就要按他规定的一套进行锻炼。
而卞晴川给文笙制定的锻炼计划,带着明显的军中风格。
文笙暗暗庆幸自己现在住的地方原来是个马场,现在马没有了,改她在里面跑跑跳跳,摸爬滚打,不至被人围观当成疯子。
而第三条,则是关于上课的事。
其实师徒不是同一专jīng的qíng况。在玄音阁并不少见。
就比如首阳。他拜谭老国师为师,举世皆知,谭老国师的乐器是古琴。他却是学的chuī箫,不但如此,他的学生里面,学琴的也不在少数。
这些人平时是怎么教学生的呢?
一来他们本身音律上的学识就十分渊博。一法通百法通,教徒弟绰绰有余。再者还有一个办法。就是朋友相托。
有那多年的老友同在玄音阁,帮着带一带自己的学生,遇着难题指点一下,通常都不会遭到拒绝。而且随着这些年的团战。大家在擂台上加深了jiāoqíng,这等qíng况更为常见。
可卞晴川不行啊,他一不懂琴。二没朋友。
不过这难不住他,他有自己的办法。只要豁得上脸皮,一切都不成问题。
卞晴川的办法就是带着文笙去蹭课。
南院寻常的乐师不好说话,再说那水平卞晴川也看不上,他第一个打上主意的就是院长谭睿德。
谭二先生这次也新收了学生,前几节课要从最基础的乐理开始讲,而且他是院长,文笙是南院的人,他讲课叫文笙跟着沾点光,谭二先生想来也不会有什么意见。
果然谭睿德给钟天政上课的时候,发现那师徒两个也来旁听,只是笑了笑,教授时还会为了照顾文笙,特意提点几句古琴特有的门道。
蹭谭睿德的课,还有个好处便是文笙可以通过钟天政提前打听出来上课的时间和内容。
除此之外,还有谭四先生以及老国师几个南院弟子的课。
这些人门下已有不少成名的弟子,这次都没有收学生,授课的内容也很深奥,但好处是他们课上大多数时间都在讲古琴。
卞晴川虽然听不太懂,却觉着徒弟很有必要来听一听。
蹭他们的课偶尔为之尚可,这些成名乐师虽然惊讶,到不会没有风度地往外驱赶,顶多卞晴川和文笙受些来自其他学生的白眼罢了。
新师父为自己尽心尽力,文笙心中非常感动。
她也做了两件事。
第一件,就是悄悄限制起了卞晴川的饮酒。
劣酒伤身体,卞晴川当年在军中练出来的体魄这二十多年没白没夜地喝,已经毁得差不多了,如今有了学生,jīng神虽稍稍振作,养成的陋习却不容易改。
文笙请杜元朴帮忙,先养刁卞晴川的胃口,叫他慢慢在酒上变得贵jīng而不贵多。
第二件,是劝说卞晴川搬到她的马场去住。
马场有王、戚二老,有云鹭,杜元朴也经常过去,大家凑在一起热热闹闹的,比乐君堂的环境可有益身心多了。
后来蹭的课多了,钟天政和谭瑶华也偶尔会到马场来,众人研究一下音律,相互促进,谈笑风生。
凤嵩川那边则由钟天政布了眼线,他现在新官上任,急着做出点成绩来,一时抽不出空来找文笙的麻烦。
这可算是文笙进京以来过得最为平静安逸的一段时间了。
出了正月,文笙的左手伤口拆线,开始进行恢复xing的指法练习。
二月里还有一件大事,玄音阁的chūn季考试要开始了。
文笙他们这帮新人入学时间尚短,其中就算有钟天政这样已经成为了真正的乐师的,这次考试也只能在旁瞧瞧热闹,为南院的乐师助威。
孤云坊的赌局又闻风开动,符家兄弟还专程跑来找文笙探听内幕消息。
文笙也没有什么好透露给他俩的,如无意外,今年的“宫榜”同去年秋天那次相比应该差别不大。
文笙第一次听到“宫榜”的说法,不是来到京城之后从林家人嘴里,而是更早,她还在离水的时候,将军府的将士审问陈慕。她在帐外听了那么一耳朵。
进了玄音阁之后,她才知道了关于“宫榜”的详qíng。
宫榜其实就是成绩优异者的名单,玄音阁每次考核之后都会在丝桐殿前张贴出来,名列宫榜对玄音阁的学生而言是一种极大的荣耀。
每年的chūn试秋试宫榜还比较好进,录入的学生人数较多,足有一百五十人。而且这两次大考考虑了众人进入玄音阁学习时间的长短,将入阁尚不满五年的放在一起考核。前五十名进宫榜。五至十五年的为另一个组,前一百名进宫榜,竞争不像大比时那么残酷。
三年一次的大比可不管你学了多少年音律。一视同仁,同台较量,宫榜只计个人战的前五十名和团战的最后八位胜利者,名字在榜上。前面标注出自南北哪一院,前十甲更是饰以金米分。光彩夺目。
在玄音阁里呆够十五年的除非特别不成器,都已经成为了师长,不参加个人战。
察看去年的“宫榜”,文笙惊奇地发现。其中竟然没有谭瑶华的名字。
他才多大年纪,未满二十,竟然已经学满了十五年。可以收徒了?
文笙再一想,可不是嘛。要不然此次收徒选拔也不会叫他去担任主考官。
像谭瑶华这般出身既好,又有天赋,从一生下来就差不多算是玄音阁的一份子了,旁人羡慕也羡慕不来。
再有几天chūn试就要开始了,文笙蹭课也受到影响,变得不顺利起来。
玄音阁气氛变得十分紧张,成名乐师们门下都有要考试的弟子,唯一例外的谭二先生更是忙碌到连钟天政的课都停了。
文笙那座马场就成了众人时常聚会的地方。
这天上午,文笙跟着卞晴川在南院转了一圈儿,没找着什么事做,会合了钟天政和谭瑶华,一起回马场。
文笙和卞晴川坐在马车里,云鹭前面驾车,钟天政和谭瑶华骑着马跟在车旁,后面是谭瑶华的几名护卫,一行人浩浩dàngdàng往西山而来。
去西山的路早被权贵们修得四通八达,拓宽垫平,铺上青石板,马车跑在上面,丝毫不觉颠簸,就是奉京城里许多街道也是赶不上的。
路两旁是参天大树,天气很好,没什么风,钟天政和谭瑶华并轡而行,说说笑笑。
正走着,自前面岔路也过来了一行人,两拨人马走到同一条大路上来,登时就追了个首尾衔接。
对方仆从甚众,拉车的乃是四匹高头大马,只看下人们的衣着和中间马车的气派,车里人的身份就必定极不寻常。

52书库推荐浏览: 心渔 茴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