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侯_来自远方【完结】(335)

阅读记录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到底该怎么办?!”

  各部首领满腹愁肠,眉头皱得能夹死苍蝇。

  “继续打,将勇士集中起来,加上能战的老人,顶住本部大军。迁移部落中的女人和孩子,让他们往南边跑。”

  许久没出声的祭师突然开口。

  苍老的面容,伛偻的身形,手中握着一把骨杖,眼皮耷拉着,行将就木,却无一人敢小觑于他。

  鲜卑各部之中,这位祭师年纪最长。

  他经历过冒顿时期,亲眼见证东胡衰落,在匈奴的兵势下分裂为乌桓和东胡。现如今,鲜卑到了生死关头,他的话最有分量,甚至压过各部首领。

  “有女人才有孩子,有孩子部落才能延续。”衰老的祭师弓着背,说一句话就要喘几声,貌似不堪重负,“男人拿起武器和匈奴作战。告诉大家,不要抱有侥幸,也别想着匈奴人会停下马蹄。如果挡不住匈奴,鲜卑就要灭绝,像消失的蛮骑一样。”

  祭师话说完,帐中陷入寂静,气氛更加凝重。

  “只有女人和孩子,没有能打仗的男人?”有首领提出疑问。

  祭师咧开嘴,沙哑道:“当然要有,不过数量不能太多。鲜卑不是羌部,男人少,汉人才会愿意接纳。若是汉人不收留,那也是鲜卑的命。真到那时,就将女人孩子送去乌桓,能活多少是多少。”

  首领们互相看看,心知没有其他办法,在祭师的主持下,各自划开掌心,将鲜血涂抹在脸上,立下死战的誓言。

  其后,祭师给各部传信,将部落中的汉人都找出来,给衣服和食水,跟着女人和孩子一起南下。再选出三千勇士,将大量的牛羊、粮食和珍藏的金玉一同送去边郡。

  “要投靠汉人,就要拿出诚意。与其给匈奴,不如给汉人,还能为部民换条活路。”

  草原上的鲜卑做出两手准备,大部分勇士留下同匈奴死战,部落中的老人也抓起武器走上战场。女人和孩子趁机南逃,期望能为部落保留下火种。

  由于大雪封路,战斗又发生在草原腹地,边郡获取的情报难免滞后。

  在鲜卑各部开始拼命,草原血流成河时,边塞各郡刚接到匈奴动兵的消息。自然不会知晓,有数万鲜卑正离开熟悉的牧场,开始向南迁移。

  一月中,赵嘉和魏悦一行抵达云中。

  因途中遇到大雪狂风,队伍一度被困在荒野。耗费足足两倍的时间,才得以返回郡城。

  抵达目的地后,六百军伍入军营休整,赵嘉和魏悦一同前往太守府,既为禀报出塞经过,也为商议制盐之事。

  看到归来的两人,魏尚很是欣慰。听完在塞外的种种,命书佐记下战死的军伍,将名单送去王主簿处。

  “五日后行祭。”

  “诺!”

  战斗发生在草原腹地,战死之人的尸骨无法带回,只能就地安葬。在下葬之前,会割下死者一缕头发,带回到郡内,在祭祀之后焚烧掩埋。

  此乃招魂之法,使英魂得以还家。

  “制盐之事,不可操之过急。”魏尚沉吟片刻,道,“我会书信渔阳,盐车抵达,着人送去畜场。切记消息不可外传,一应所需皆从府内出。”

  “诺!”

  赵嘉早有决断,即使魏太守不派人,他也会主动开口。没有魏氏在中间,他保不住制盐之法。

  此外,如今盐场被世家高门把持,到了武帝朝,盐铁都将收归国有。虽说还有数年,总该提前预防。

  彭氏如何他不管,魏尚于他有厚恩,可以说,没有魏太守的照顾,他也不会有今日。知道盐场将来是个坑,他自然不能保持沉默。

  利益赚够就收手,保命为先。

  不等他开口,魏尚从架上取来竹简,让赵嘉将制盐法详细说明,并道:“待盐送到,安排匠人尝试。如可行,此法当献于朝廷。”

  “献于朝廷?”

  “然。”魏尚展开竹简,沉声道,“阿多所言之法如能成,获利巨丰。不患寡而患不均,唯天子出面方能避开祸端。”

  世家高门也是参差不齐,有些人一门心思钻到钱眼里,脸皮都可以不要。被郅都连锅端的济南豪强就是典型。比起这些手握权利的巨擘,张通之流不过蝼蚁。

  遇上几家联手,魏尚都未必能撑得住。

  彭氏固为姻亲,但利益和压力面前,难保会做出何种选择。唯有将此法献上,在天子跟前刷好感,才能最大程度上保证赵嘉的安全。

  把聚宝盆献出去,还要笑着表示自己没亏,完全是赚到。听起来很不可思议,但以目前的形势,实在是不得不为。

  经历过战场生死,赵嘉的性情愈发沉稳。知道魏尚不会害他,当即正色道:“一切听使君吩咐。”

  实事求是的讲,他的出发点就是丰实国库,自己顺便赚点红利。

  盐不可能一直归于私人,必然要收归朝廷。魏尚的提议不过是提前一步,还能在景帝和武帝跟前刷一波好感,倒也算不上太吃亏。

  并且,有了这封奏疏,魏氏和赵嘉就立于不败之地。

  魏尚不知晓历史,却深谙帝心。分明是看到盐铁的问题,才会做出这番举动。

  只要景帝和太子的好感刷到位,无论朝廷将来采取何种行动,魏氏铁定不会被波及。魏氏不倒就能护住赵嘉,甚至还能给彭氏一份人情。

52书库推荐浏览: 来自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