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侯_来自远方【完结】(511)

阅读记录

  这样的人,当真该死!

  “阿多想怎么做?”魏悦略微倾身,掌心覆上赵嘉的手背,继而上移,托起他的下巴。

  四目相对,赵嘉挑眉:“三公子不知道?”

  “我又非神仙,岂能事事皆知。”魏悦轻笑。

  “连根拔起,尽数诛灭。”赵嘉顺势靠近,身体越过几面,近乎抵上魏悦鼻尖。

  “甚好。”魏悦笑意加深,直至浸入眼底。

  在魏悦的浅笑中,赵嘉抬起手,指尖擦过对方嘴角,成功引出几许少见的错愕。

  “阿多。”

  魏悦笑容依旧,嗓音却有些发紧。

  赵嘉靠得更近,探手解开魏悦的发髻,握住一缕垂落的黑发,笑着递到唇边。

  “公子容貌绝佳,美姿仪,嘉甚是心悦。”

  定定看了赵嘉片刻,魏悦突然反客为主,将赵嘉扯到怀中,托起他的下颌,低头含住他的嘴唇。

  “悦我容,可揽我心?悦愿奉双雁,投之琼琚,匪求报也,愿永以为好。”

  “永以为好?”赵嘉环住魏悦的脖颈,手指探入乌黑的发,“固我所愿。”

  火光跃动,深衣相叠。

  发丝缠绕间,屏风映上一双剪影。

  伴着一声轻响,室内隐入昏暗,仅有月辉轻盈洒入,拂过如丝绸铺展的发,漆如鸦羽,浓烈如墨。

  第两百二十四章

  建元六年,春, 留在长安接近一年的西域使臣, 终于陆续向天子告辞, 准备启程返国。

  为留在长安,使臣们使尽浑身解数, 脸面不要,摒弃节操,不惜做出抱门框、抓门扇的举动。正经诠释出:他们所谓的底线, 那就是没有底线!

  日子久了, 朝廷上下以为他们会坚持赖着不走, 直至地老天荒时,终于有信鹰飞入长安, 带来匈奴放弃“劫道”, 警报解除的消息。

  在长安吃好喝好, 乐不思蜀的西域使臣, 终于想起肩负的责任,再不情愿, 也必须向汉天子告辞, 带上此行成果, 结伴踏上归程。

  只要匈奴不拦在途中, 各国使臣的护卫联合起来, 哪怕遇上贼匪也能拼上一拼。

  让他们惊喜的是,刘彻对西域各国十分重视,下令各郡派兵沿途护送。

  直至队伍行到楼兰, 汉军方才停止前进。并非他们不想前行,原因在于,楼兰目前是匈奴的仆属国,千名匈奴本部骑兵就驻扎在楼兰城内。一旦汉军出现,冲突不可避免、

  虽说刘彻正计划横推草原,和匈奴本部正面刚一场,但在一切没有准备妥当之前,贸然和驻扎西域的匈奴发生冲突,让对方提前生出防备,实非明智之举。

  即使刘彻想脑袋发热,满朝大臣也会加以阻止。

  对此,各国使臣全无他言,诚恳感谢汉军护送,拜谢汉天子仁德,便继续踏上归程。

  夹在汉匈之间,西域各番邦自知国小民寡,不依附其一,断难以生存延续。

  之前匈奴势大,汉朝避其锋芒,西域各国便臣服匈奴,愿做匈奴的仆属国。

  如今匈奴在马邑大败,一战死伤近十万,汉朝亮出刀锋,很可以同匈奴掰一掰腕子。通过行走往来的商队,西域各国不断搜罗消息,心思逐渐变得活络。

  这次大批派遣使臣,主要就是为了试探。

  既试探汉朝,也试探匈奴。

  在使臣出发之前,并非死心塌地要抱汉朝大腿。等他们接连抵达长安,见到巍峨的城墙,雄浑的汉宫,强悍的军队,想法瞬间发生改变。

  以楼兰为例,国土面积不大,甚至还比不上汉朝的一个郡。

  鼎盛时期,国内人口尚不到两万,能战之兵不到三千。这样的国力,在西域各国中已经是数一数二。

  无论汉朝还是匈奴,只要愿意,派出一支骑兵就能灭国。

  先前楼兰依附匈奴,全因茏城势大,为了自保,不得不匍匐在地。如今风水轮流转,汉朝明显要压过匈奴,以楼兰王的精明,自是要重新考量,才能让国家继续存在,国民继续生存。

  匈奴人只懂得掠夺,对仆属国苛以重税。尤其是最近几年,近乎年年加税,让还算富足的西域各国苦不堪言。

  相比之下,汉朝的政策开明得多。

  随着汉军不断南征北战,汉朝的实力不断壮大,行走西域的汉商越来越多。一些大的商队最远可达月氏、乌孙乃至安息。

  商队满载珍奇货物,更有强悍的勇士护卫。沿途匪盗不敢打劫,小股的游骑都要避开锋芒。

  西域番邦的国王大臣打仗不行,治政能力一般,眼光却极是毒辣。随着商队往来增多,不少都看出其中“猫腻”。

  然而,生存在两尊庞然大物之间,不想因一时疏忽被碾死,国王和大臣们秉持着“多说多错,少说少错,糊涂能活”的原则,不约而同做起了锯嘴葫芦。

  在他们看来,依附强者天经地义。

  之前匈奴强盛,他们就臣服匈奴;如今汉朝势大,他们就想方设法打探消息,继而扑上去抱大腿。即使之前没有类似的念头,等到使臣归来,了解长安的情况,联系汉匈目前的军势对比,人心也不免思动。

  最重要的是,这些使臣在长安停留日久,匈奴想不多想都不可能。

  按照匈奴往日作风,就该将这些胆大包天的“奴隶”全部斩杀,给胆敢生出二心的西域各国一个警告。

52书库推荐浏览: 来自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