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贵哥嘴角摁不住地往上翘,低声笑骂:“小赤佬,嘴巴是越来越甜了。”
石队长和几位老师们一商量,也不希望学习班弄得乌烟瘴气的,就和学员们明说,如果家属不同意来学习班的,或是无法处理好家庭纠纷,一概清退。重话一出,有家属的知青们私下赶紧安抚,总算再也没有闹出什么乱子来。
9月底,有几个家在京城的知青,通过各种亲朋好友的关系,陆续都收到了要恢复高考的消息,学习班的气氛为之一振。如果说原来大家对这样的学习还有点目标模糊,前途茫茫,从接到一个又一个内部消息时起,学习的目标就仿佛是黑夜中明亮的火炬,照亮着未来的光明前程——高考,上大学,回城!
知青们像是疯了一般拼命学习,通宵熬夜努力追赶,课上课后围着老师们问疑难问题,面对这样火一般的学习激情,老师们也不惜余力,尽力为学员们解答。并且采取了富贵提议的好办法——题海战术!三天一考,五天一试,让这些学员们先热起身来。
看着知青们红着眼珠、黑了眼圈,着魔似地这么努力,乡里的年轻人们也不敢再掉以轻心,在班务员富贵哥的鞭策下,一个个埋头学习,在题海中嗷嗷惨叫着前行。
事实证明,这样的教学方式再结合自学加答疑问,十分行之有效,一个多月下来,已经有四十多个学员奋力追赶,补上欠缺的知识,初步达到了高中班的水平,提高班已经调整为两个高中班,一个初级班。
10月21日,恢复高考的正式消息登报,就像是一块巨石投入死水潭中,在全国年轻人的心中激起了轩然大波。
高考上大学!
一夜之间,这仿佛成了知青和其它战线上年轻人们最强烈的心愿,也是改变自身命运的最大机会。
浙省和沪市的高考都定在年底12月,也就是说,从得到高考的确切消息时起,大家的复习时间只有两个月不到!而这第一年恢复的高考,怎么考,考什么,根本没人能说清。
一时之间,各大城市的图书馆、书店都被年轻人们挤爆了,编排合理又系统,并且非常适合自学的《数理化自学丛书》进入了广大青年和老师们的眼中,但是这套书这么多年都没重新刊印,哪里又能满足几百万年轻人的渴求?很多人在书店买不到,就去图书馆借,借不到就去废品站里淘寻,甚至问别人借来抄。
沪市教育系统加班加点紧急重印《数理化自学丛书》,也只来得急先印出其中一册《代数》,火速发放到新华书店等网点,就是这样仍然无法满足知青们迫切需求。
无数年轻人焦虑又迷惘地不知怎么办,丹山公社附近的年轻人们隐约听说林坎大队办了个学习班,不但有老师上课,据说还有《数理化自学丛书》!这个不知真假的消息入耳,许多抱有一丝渺茫希望的年轻人,纷纷踏上了去林坎大队的道路。
第83章 涌来
蹲在山沟里服务知识青年的富贵接到了姑爹的电话,没说别的, 就一桩事, 听说林坎在办高考复习班, 他想把他家那个不省心的小儿子钱青石给送过来。
二十郎当的小年轻不肯结婚, 天天招鸡逗狗,祸害厂里的机器, 还不如让这脑筋还算不错的混小子拼一把, 试试高考!
富贵听着电话里钱姑爹喘着粗气,气不打一处来的粗嗓门, 边上时不时还听着青石那小子无辜的争辩声,肚里啧啧赞叹,这就叫表弟肖哥啊!青石这会念书好钻研,又爱折腾的劲儿,完全就是他富贵哥当年的英姿么!
说起来,钱家两个表弟都是聪明人, 老大青柱小时灵醒,长大了聪明内藏,言语不多心里透亮,倒有钱家阿爷和钱姑爹的几分真传。在农机厂混了个小干部,早几年就娶了媳妇, 孩子都两个了, 小日子过得挺滋润。
倒是青石, 从小到大都机灵, 聪明外露反倒显得有点轻浮不稳重, 想一出是一出的,三不五时惹得钱姑爹大发雷霆。
年少时青石一点着自家老爹的爆脾气,就撒丫子往黄林村表哥家跑,山村里有吃有喝有鱼有肉,还有好多小伙伴玩,就是没有老爹的鞋板子和皮带,多少逍遥!
玩着玩着就赖在乡间不肯回家,每次都要老娘揪着耳朵把人拎回去,后来县城学校停课,钱姑爹拘着这小子在家跟着自家阿爷学习,这才渐渐少了下乡玩的机会。
“……富贵,你别为难,这小子念书还是有几分天赋的,家里他阿爷教了他初中、高中的文科主要课程。我把他送你这里,不求别的,就是让他也跟着知青们一道学学,看看人家是怎么拼命求学的。”
钱姑爹说着说着气又上来了:“他要是敢作怪偷跑,你就给我往死里打,两条腿都打折了!下半辈子我给他养老!”
“阿爹!侬是勿是我亲生阿爹哟!”
电话那头传来一声怪叫,紧接着就是噼里啪啦一阵凶残的“真皮”击打声和哀号,钱家父子很快就友好地达成了谅解,钱青石同志即日下乡,来林坎攻读提高班。
曹富贵摇摇头,挂了电话,决定趁着小表弟还没来,赶紧去做几根戒尺,用手打,这手多少痛啊!
钱青石平日里四处折腾,拆东拆西的,老娘和阿奶还都愿意护着他,人家不是说,科学家都爱研究么,孩子喜好钻研爱玩耍总比上街胡闹的好吧?可是一旦讲起有地方念书,说不定还能高考,家里两个女人顿时横眉竖目,六亲不认,捆都要把他捆去林坎!
52书库推荐浏览: 摩卡滋味 年代文 爽文 空间文 年下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