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这椒房殿上下的人……那些进不来正殿伺候的宫人便也罢了,是谁的人,现下倒也不重要。至于那些进得了正殿伺候的人,大多其家人要么就是咱们沈家人,要么就是沈家能解决的人,他们都是宫里的老人儿,都是知qíng识趣的,无论如何,也不敢在这种时候朝外头报信的。”
夏嬷嬷低头说着。她心中的确是这么想的。毕竟,皇后再如何是正宫主位,也依旧是一个将要死了的人。而她的主子,虽是妃位,却是最受太子和圣上信任的人,身后又有国舅一家撑腰,将来就是想要入主椒房殿也是迟早的事qíng。那些能混到正殿伺候的奴才,哪个又是傻的?无论如何,皇后和沈妃都姓沈,左右皇后又不是沈妃下手杀害的,沈妃只是悄悄隐瞒了一些事qíng,他们又何苦在这种时候冲甚么忠心,跑去为即将要死的皇后做事呢?
别说他们不想不敢,就是他们当真敢了,这椒房殿早就被沈妃看做了囊中之物,他们又如何逃得出这椒房殿?
沈妃听了,微微翘了翘唇角。
很显然,她听出了夏嬷嬷说那番话的真心。而她自己,也的确不觉得这种时候,皇后身边还有人敢与她作对。
直到她身边的另一个大宫女红qíng脸色难看的跑了进来。
“主子,不好了!皇后身边的那个小宫女浣儿想要跑出椒房殿去请太子,结果她撒泼的时候,正好太子来了椒房殿,将她的喊话俱都听在了耳中!”
沈妃登时砸了手中的茶盏,目光狠厉的看向夏嬷嬷。
夏嬷嬷立时跪了下来:“奴婢,奴婢明明是看着阮公公答应下来,不去叫太子的……”
她的话刚刚落下,沈妃面上几经变化,正要再恼,就有小宫女快步掀帘子进来:“娘娘,太子来了!”
沈妃立时站了起来,看了夏嬷嬷一眼。
夏嬷嬷蓦地也站了起来,等到萧无尘快步走进来后,就朝着萧无尘的脚下扑了过来,大声哭道:“殿下、殿下,幸好您赶来了,皇后娘娘现下怕是回光返照了,幸好您赶来了……”
沈妃站在一旁,亦哭道:“好孩子,快去瞧瞧你母后罢。我瞧着,你母后虽然糊涂了,有些前言不搭后语,但总归是清醒了,你总要与她告别。对了,你是跟谁来的?姨母派去请你来的人呢……”
沈妃的话还没有说完,突然就看到那个突然闯进来的少年,忽然一脚就踹向了夏嬷嬷的心窝——
夏嬷嬷惨叫一声,整个儿人往后一仰,脑袋恰好砸在了沈妃方才砸碎的那只茶杯碎片上。
夏嬷嬷登时晕厥过去,脑袋后头,溢出一小滩血来。
沈妃脑袋一晕,险些也晕过去,显显被身后大胆一些的绿意给扶住了。
可是,等她终于回过神来的时候,却见方才直接踹了夏嬷嬷一脚的那个人不见了。
他看也没看她一眼,直接进了内室。
沈妃脸色越发惨白起来。
一步错,步步错。难道,她真的因为一时想要萧无尘名誉扫地,从此背上不孝名声,就失去了萧无尘的信任和亲近了么?
沈妃还在惶恐之中,萧无尘却根本不想看到这个人,快步就走进了内室,看到了气息奄奄的皇后。
萧无尘双膝一软,快走两步,立时跪在了皇后榻边。
“母后,母后,不孝儿,来看您了!”
萧无尘的泪水不住的流了下来。
这是他的母后,是他最该孝顺的人。
偏偏他在他的母后活着的时候,从未有一日孝顺过她。甚至,直到她死,都一直在担心他的身体。
“好孩子,好孩子。”皇后已经察觉自己没有多少力气了,她伸手抚摸了萧无尘好几下,发觉自己的生命即将消逝,终于道,“浣儿,去把本宫最喜爱的那只花瓶捧过来。阿丑、阿壮,你二人与她同去。”
皇后虽然素日软弱温和,寻常都难得发脾气,可这却不意味着她是真的傻。
先前她一味的相信她的亲妹妹,只觉沈妃是她的妹妹,是她从小看着疼着长大的妹妹,无论如何,也绝不会背叛她的。可是现下看来,她的儿子想要来看她,还要踹了一个宫人,方能闯进来看她。
皇后已然没有心思去想她的那位妹妹,还有沈家到底是何时背叛的她,又为了背叛她做出了多少事qíng了。
她现在,最重要的事qíng是她唯一的儿子。
“无尘,母后的好孩子。”皇后看着跪在她身边的少年,轻声喃喃道,“无尘,母后要走了,你听不听母后的话?”
萧无尘已然泪流满面:“听的。母后说甚么,无尘都会半点不改变的照做。”
皇后这才笑了:“好孩子。母后的好孩子。”她轻轻咳了几声,道,“无尘,莫要怕。母后只是提前去另一个地方等着无尘了。那个地方,没有病痛,没有死亡,是母后早就想去的地方。只是,母后虽去了,却还要花很长很长的时间,才能在那里安排好一切,等到你的父皇,然后再等到你。”
萧无尘怔怔的看向他已经十几年未曾见过的母后。
“母后希望,等到无尘百岁时,再在那个地方,看到健健康康的无尘。无尘,可好?还有,身为太子和帝王,不要轻信任何人。”
萧无尘闻言,怔了半晌,被身后的阿哑一推,才终于声音沙哑地道:“好,好。母后,儿子会努力好好活着,活到百岁,再去见母后的。”
皇后这才露出了一个笑容来,然后她的手伸向抱着花瓶的浣儿,从花瓶里掏出一卷纸来,递给了萧无尘。
“无尘,乖。你乖,身体就不疼了。”
皇后说完了她在萧无尘小时候经常说的那句话,抓着萧无尘的手,终于没了气息。
☆、第4章 孝道
皇后沈氏薨了。
就像萧无尘记忆里的前世一样,在同样一天,薨了。
萧无尘怔怔的跪在chuáng榻前,双目通红。
皇后身边的宫女浣儿忽然惨叫一声“皇后”,忍不住放声大哭起来。
内室和外间本就没有关门,只用一道帘子相隔而已。
浣儿这么一叫,外头的人俱都猜到了里头的qíng形,宫人们俱都停下手中和脚下的动作,登时垂头跪了下来。但却无人敢在确定里头是不是真的死了人的时候,当真哭出来。
沈妃早就没了心思去看地上的夏嬷嬷了。
她听得里头的动静,登时站了起来,头上的步摇首饰半分未响,快步朝着内室走去。
然后她就瞧见了已然闭了眼睛的皇后。
“姐姐!”
沈妃朝着房间里的chuáng榻,就直接扑了过去。
可是chuáng榻旁原本就跪着萧无尘和浣儿。
她不能去挤走萧无尘,只能一下子撞倒了浣儿,还不小心把萧无尘手中的那卷纸给撞得散开了。
沈妃一怔,杏眸里的泪珠不住的流着,还不忘开口道:“尘儿,这是姐姐留下的懿旨吗?写的是甚么?”
她的话还没有问完,就见萧无尘已经自己打开了懿旨——也就是皇后一直藏在花瓶里的那卷纸。
“吾儿无尘,自幼孝顺恭谨,天资聪慧,然,慧者天妒,吾儿虽心有七窍,却身子病弱,不比旁人。吾身为其母,深恨令其胎里病弱,至今羸弱。吾深悔之,憾之,恨不能以身相替……吾今深感寿元将尽,吾之一生,从未苛求吾儿半分,然而临死之际,吾留此书,令吾儿无尘,于吾之丧礼,白日不得跪,夜不得守,守孝食素不得过百日。若吾儿不肯尊吾命,吾将于地下,永不得安寝……”
萧无尘也好,沈妃也好,俱都不曾想到,皇后留下的,竟然是这样一份懿旨。
萧无尘想到前世,他因固执的要为皇后守孝,头七片刻不曾离开,守孝更是食素足足二十七个月,结果母后的孝期刚过,父皇便又去世。
如此一来,萧无尘食素五六年,又因两场丧事把原本就不甚好的身体折腾的更加雪上加霜。
孝道本是应有之意,萧无尘从前从未觉得有任何的不妥之处。然而现下细细想来,规矩的确是重要的,然而三年守孝,亦是苛刻。
只是他未曾想到的是,他的母后,竟是留下了这样一份懿旨。
萧无尘将懿旨重新卷起,俯身三叩首,末了道:“儿,谨遵母后旨意,定会珍重自身,长命百岁!”
说罢,竟是不再跪着,而是站起身来。
沈妃脸色登时一变。
她从来不曾愚蠢,也不敢愚蠢。她之前就一直防着她这位皇后姐姐给她来这一招,让太子不必守孝,少了一个损伤太子身体的机会。然而,她千防万防,在皇后身边安cha下了这么多的人手,竟然都不曾发现皇后何时藏了这份东西。
“尘儿,这虽是姐姐所留,然,世人重孝道,若你当真守了这旨意,而不像常人那般对姐姐守孝的话,怕是会遭到世人非议,对你的太子之位,或有不利。”
沈妃只是稍稍惊讶了一番,竟是很快反应过来——皇后的旨意虽然是对萧无尘的身体有好处,可是,这样的旨意终究是与寻常孝道相悖,若是cao作得当,无论萧无尘是遵守,还是不遵守,都会被有心人抓住把柄,用来攻击他的太子之位。
因此沈妃才迅速反应过来,说了这番话——她既想要萧无尘被攻击,又想要萧无尘身子越发病弱。当然,若是在圣上未曾归来,萧无尘因思念生母无心防备外人时,能够对萧无尘做些别的事qíng,当然就更好了。
可惜,现在的萧无尘,却已然不是那个信任并依赖着他的那个少年人了。
“沈妃娘娘过虑了。”萧无尘面无表qíng的站了起来,身子微微晃了一下,面色苍白如纸,道,“事到如今,无论孤如何选择,是和常人那样遵守孝道也好,是遵守母后最后的旨意也罢,那些不理解母后苦心的人,定会以此来在朝堂上攻击孤。孤既躲不开,倒不如领了母后的一片苦心,好好将身子调养得当的好。”
沈妃闻言心中一凛,立时哭道:“尘儿这是怎的了?可是姨母哪里做的让你误会了?你怎的突然就和姨母生疏了?尘儿你知道的,姨母和坛儿能依靠的只有你,我们是最不会待你不好的人,你若是与姨母和坛儿生疏了,姨母和坛儿,心中该有多难受?你母后最是心疼坛儿,在乎沈家,她若是知道了你这样疏远咱们,岂非在地底下也不能安稳?”
沈妃说哭就哭,并不是梨花带雨的那种哭,而是痛哭流涕,仿佛是伤心至极的模样。
萧无尘面无表qíng的盯着她看了半晌,直到沈妃哭的身子摇摇yù坠了,他才上前一步,扶着沈妃,低声道:“姨母莫哭了,方才,是我多想了。想来那乱传姨母话的夏嬷嬷才是罪魁祸首,姨母从来都待我好,又如何会千方百计陷我于不义呢?只是姨母怕是要好好审一审夏嬷嬷,看看夏嬷嬷究竟是谁的人,为何会这样挑拨你我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