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厨_浮云素【完结+番外】(68)

阅读记录

  “羊乳冻口感最凝实。”

  “牡丹冻颜色很好,滋味平淡。”

  “这可是牡丹宴中的菜色?”

  “可是用与豆腐相同的方式凝结?”

  莫文远介绍了鱼胶凝结果冻的方法,又说他在洛阳城中大卖,等到他们回长安后要将其添上菜谱,争取风靡长安的贵圈。“我能得以置办宴会,牡丹冻很起番作用,此物在洛阳的世家大族中风靡,凡去过花卉展的,就吃过胶冻。”说到这,他还有点小骄傲。

  赵深善道:“此物定要上菜单的。”

  “不错,宴中我欲置四道凉菜、八道热菜、两汤品、一甜品,牡丹冻便是甜品。”他扫过四人,慎重道,“你等工作,便是尽快掌握前十四道菜的做法,便是不能,也要能协助我打下手。”

  “诺!”

  ……

  牡丹宴的历史并不长久。早在东汉时期《神农本草经》就记载过牡丹的药用价值,《本草纲目》也写过牡丹药方,但附庸风雅的文人以及百姓花农更喜将视线投注在其观赏价值上,他们为牡丹赋诗作画,却少有想要吃它的。

  到了现代,人们逐渐开发出牡丹的新用途,花瓣、丹皮、花粉、花籽,每一部分都对人身体有所裨益,那些有几百年种植牡丹历史城市的政府班子,开始绞尽脑汁让牡丹成为城市名片,并致力于开发出花的各种用途。

  自然就有人从舌尖上的中国联想到了舌尖上的牡丹,经过了十几年的开发后,牡丹宴成为了某些种植城市的特色之一。

  在莫文远穿越之前,牡丹宴推广最好的城市是菏泽市,市政府花了大力让牡丹宴扬名,甚至还上了cctv,菜色更是请了名厨细心烹调而成,毫不夸张地说,光是为了让宴成型,就花了成百上千万。

  众多名厨协力,成品不可谓不好,非专业食客尚且不谈,像莫文远这种新生代名厨都对菜品赞誉有加,还赶着上门品尝。

  他的舌头无比灵敏,吃过几次后便能分析出菜中的成分,然而分析成分与还原做法是两个概念,莫文远对复制他人的菜也没什么兴趣,他将好吃的搭配记住,又把自己脑海中适合添加的辅料味道拎出来,凭着感觉搭配,让牡丹菜焕然一新。

  传授给徒弟们的,与其说是脑海中的牡丹宴,不如说是他排列重组半创新而成的新品。

  两道热菜中,牡丹溜鱼片雨牡丹炒肉是少不了的,牡丹炒肉并不难做,交给最擅长“炒”的赵深善便是,而牡丹溜鱼片则由擅长片鱼的周淼来做。

  周淼是莫文远的二徒弟,相较于原本是小工被挖掘后大放光彩的赵深善不同,周淼原本就是厨子,而且还是有家庭餐馆,连续三代都做厨子的庖厨世家出生。

  他们家专门做包括鱼脍在内的鱼鲜菜,在西市一带小有名声,尤其是周淼的爷爷,片鱼技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便是达官贵人,也经常恭恭敬敬上门请他做菜的。

  周淼五行缺水,他父母便在名字里补了三个水,可能是水多了,他从小对鱼类的敏锐程度就超过一众兄弟,无论是片鱼技术也好,还是挑选鲜鱼的眼力也好,都胜人远矣。

  天才总是比庸人有追求,他才不满足于守着自己的小店做鱼脍,在与家人争吵一番后,竟然背着包袱出门,号称要学遍天下菜,他家老人咆哮着“谁家会将菜谱予你”也不管他,心说等看清世态炎凉人情冷暖后,自会回家。

  但他们家人没想到的是,还没走出长安,周淼就找到了梦想中的厨艺胜地,那就是李三娘食肆!三娘家的莫小郎君精通各种烹饪方式,对徒弟更是倾囊相授,更可怕的是,他就像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灵感源泉,一个点子接着一个点子。

  在周家人还没反应过来时,周淼就利落地拜师,正式成为李三娘食肆家的一员。

  这年头人很看重师徒关系,周淼在众目睽睽下拜师,万不能做出背叛师门的事情,什么偷菜谱到周家,不存在的,光是街坊邻居一人一口唾沫就能把他们喷死。众人都感叹李三娘家的郎君心胸宽广,竟然收周淼为徒。

  周淼出走时闹得挺大,邻人相熟食客都知道他家二郎离开了,他家的人也硬气,既是知道人就在李三娘食肆学习,就隔几坊,也从来没有来过人。

  不管入门前故事有多少,对莫文远来说唯一有意义的,就是他多了一名有理想基本功好的徒弟。这年头师徒关系严格,拜师周淼对莫文远之恭敬不输对他父亲。

  莫文远在他面前演示几遍片鱼方法道:“试试?”他用的片鱼方法与传统切鱼脍方法不同,切入的角度,手的力度都不同,周淼悟性很高,看了几次后就窥得门道,上手试,他切的速度比莫文远慢,成品模样却很好。

  除此之外,还有道菜是要教给周淼的,就是汤品“国色天香”。

  汤是由猪里脊、各色菌菇并火腿海带等熬制出来的,颜色清亮,带有淡淡的棕色,熬出来后把料捞出来,汤分入一盏盏小盅,再放入用芦菔雕刻得栩栩如生的“牡丹花”。

  牡丹是红白牡丹,莫文远将圆润的芦菔放在手中,细如柳叶的刀在手指尖中旋转,看他轻巧的动作,就像是在削苹果似的,熟手削苹果,几分钟的功夫,就能削下接连不断的皮。

52书库推荐浏览: 浮云素 美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