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文豪_木兰竹【完结+番外】(20)

阅读记录

  当然,科举之后的确可以向考官“问卷”。也曾有学子真因考官失误而落榜,凭借“问卷”得中。

  但一般而言,除非考官真犯了低级错误,翻案是没希望的。

  且“问卷”肯定要得罪考官,之后若是不中更加丢脸,普通人不会轻易尝试。

  那礼经魁何为安又不是落第,举人排位除了风光,其实解元和正榜最末一位地位待遇并无区别,实在犯不着如此小jī肚肠,斤斤计较。甚至于此当众给考官难堪。

  “余解元一心读书,心无旁骛,于十二岁赴县试,小三元一举成名。十四岁牡丹诗会名扬天下,并于同年得中解元。”余柏林没说话,考官也没说话,诗经魁赵信却冷笑开口,“谁不是五岁发蒙?你九岁在传诗名,可有传到现在仍旧脍炙人口的诗作?余解元牡丹诗集上每一首诗都令人赞不绝口,世间宗师大儒亦jiāo口称赞。你十三岁进学而已,余解元十三岁可是小三元。我且不说过往辉煌和科举名次有何关系。就只说过往,兄台也比不上吧?”

  何为安脸上青青白白,看向赵信眼神之愤恨,恨不得扑上前啃噬其ròu似的。

  “别说余解元,只论诗词,你可曾压我一头?”赵信冷笑。

  余柏林明白了。这位兄台原来和那礼经魁也认识,还有过龌蹉。

  不过不管他们有何过往,赵信此番开口为他说话,余柏林就记下了这份qíng谊。

  “放榜之后,在榜众人文章本就会公开刊发。余柏林解元之位为在座所有考官一致认可,若你有质疑,可让家中长辈御前弹劾本官。”何振洲嗤笑道,“你也可以再让太后给本官一道懿旨,让本官辞官回乡。”

  何振洲此话一说,在场考官脸色俱是十分复杂。

  何振洲和当今太后同姓何,却非一家何。当年何振洲辞官回乡,就是还是得罪了还是皇后的何太后,在其bī迫下离开挂印离开。

  如今何皇后虽已成了何太后,皇帝却并非她亲子,何振洲更是当今圣上亲子召还。何家可不会有之前那么嚣张。

  考官视线又投向那礼经魁。太后娘家一旁支都如此嚣张,真当人人都怕了他们何家似的。

  先帝时何家如日中天,朝中大部分文臣武将宁愿被打压也不愿与其为伍。

  现在新帝登基,他们到底有什么底气继续猖狂?

  “够了,再闹,本官治你失仪之罪。”何振洲冷哼道。

  何为安只得咬牙退下。若真治他失仪之罪,作为主考官,有权力革了他中举资格。

  此次被质疑者本是余柏林,但事qíng从开始到结束,余柏林都一言不发,恭顺的站在一旁,任别人争辩解释。

  余柏林如此沉得住气,让在场众人对其心xing多了几分赞扬。

  他之前在牡丹诗会上传出的“张扬”谣言,也不攻自破。

  事关功名都能不骄不躁沉着冷静的人,怎会被王爷一番轻视激怒。说不得他正是看穿了王爷意图本xing,才会故意出风头。

  看,现在不是说德王很欣赏他?还派下人等候在考场外接他回家呢。

  此子有些城府,前途不可限量啊。

  何振洲再次揪了一下胡子。这本该是他的弟子!可恨的张崇之!

  出贡院之时,何为安横了余柏林和赵信一眼,说道“你们好自为之”之后,拂袖而去。

  其他举人有惶恐不安的,也有愤怒轻视的。赵信作为得罪何为安最狠的人,则一副风轻云淡的样子,似乎没把何为安放在眼里。

  想来也是,既然说从很早之前一直压何为安一头,得罪何为安许多次还能活的如此潇洒,赵信确实不怕何为安。

  “多谢兄台仗义执言。”余柏林对赵信拱手鞠躬道。

  “解元何须如此。”赵信笑道,“我观之牡丹诗集之后,早就心悦解元良久。如今得见,心头实在欢喜。若解元不嫌,可唤我子诚。”

  “我还未曾取字,子诚直接叫我余柏林即可。”余柏林道。谁说的古人含蓄?“心悦”什么的都说出口了。要是换到现代,妥妥的招人误会。

  “在下字芝兰。”卫玉楠撇了赵信一眼道,“解元啊,你还是别和子诚兄走太近。这人嘴太毒,三天两头惹麻烦,我可是被殃及多次,烦不胜烦。”

  “芝兰兄也叫我名字即可。”余柏林笑道,“子诚兄心直口快,哪里叫嘴毒?”

  “还是柏林了解我。芝兰,我决定与你割袍断义!”赵信正色道。

  “割就割,我忍你很久了。”卫玉楠冷哼。

  余柏林见这两人突然就吵起来,一时间不知道如何是好。另一举子突然道:“解元别理他两。他们在书院的时候,三天两头就要割袍断义,袍子割了无数次,都没见断过。”

  余柏林无语。

  第二十六章

  余柏林回家之后,将贡院之事告诉了封蔚。

  封蔚此时已经抱着大宝小宝回到了余柏林的院子里。余柏林家中张灯结彩,宴席摆了好几桌。除了他们几人之外,其余侍卫下人等等各团成一桌,真是喜气洋洋,热闹非凡。

  余柏林再次在心里想,简直就跟封蔚中举了似的,全是王府的人。

  封蔚一听余柏林“被欺负”,拍案大怒。

  这孙子不就是抢了余柏林考号的那人吗?!还真跟他杠上了是吧?!

  “……和我杠上了,不是和你杠上了。”余柏林这才知道封蔚还帮他调过考号,只是被人抢了,反而换到最差的一个。

  怪不得前阵子封蔚很是心虚。

  “和你杠上了不就是和我杠上了!”封蔚气呼呼道,“何家还以为和前朝一样,可以横行霸道吗!”

  “何家是什么来头。”余柏林听封蔚说过好几次何家何家,好像连首辅洪家都被他压下去似的。

  “反正你也快入朝为官,我给你说一下。”封蔚派人把大宝二宝送回宫后,拉着余柏林,在月下一边喝酒一边聊。

  何家是先帝皇后娘家,先帝登基之后,水涨船高,最嚣张的时候,有何半朝之称。

  “何家现在也走的是读书人的路子,家中子弟都要经过科举。可你知道他们怎么科举?”封蔚嗤笑道,“何家子弟无论水准如何,科举从未落第。还好他们有点分寸,没让何家子弟把前几名全占了。不然先帝也容不下他们。何振洲是怎么被bī辞官?就是会试时把何太后亲侄儿给刷了,被何太后告到先帝面前。”

  “后宫不是不得gān政?”余柏林觉得匪夷所思。以先帝施政,对内并不是这么软弱的人吧?

  “后宫自然不得gān政。”封蔚懒洋洋的酌了一小口酒,“可先帝对何家十分纵容,那背后自然有其他原因。”

  余柏林脑海中立刻闪过“这背后一定有肮脏的……”咳咳,思路跑偏了。这种深层次原因余柏林并不打算问,不用想也知道,肯定和皇位有关。

  除了从龙之功,还有什么可以让何家如此嚣张。

  “换了新皇,何家不是应该夹着尾巴做人?”余柏林好奇道。

  “何家自诩掌握了半壁朝堂,哪会夹着尾巴做人?”封蔚讽刺道,“他们嚣张了十几年,早就嚣张惯了,说不准连自己最初嚣张的原因都忘记,就自知道自己能嚣张了。不过现在哥对他们也确实没太好的办法,再让他们安稳几年吧。”

  不过再像之前那么嚣张,可没人买账了。

  “先帝既然如此信任何家,为何何家并不是首辅?”余柏林想起,不但首辅不姓何,还和何家不对付。上次洪县令之事,封蔚似乎就是借何家之手发难。

  至少在民间都传闻,是何家在对付首辅。

  “虽然我对先帝很不满,但实话实说,先帝并不是昏君。”封蔚笑道,“朝堂官职,可不是皇帝想怎样就能怎样,还得看合适不合适。何家那老狐狸再能gān,当个次辅也就顶天了。再说了。先帝被何家压制,心里怎可能舒坦?”

  先帝离世前那几年,已经逐步剪除何家羽翼,只是何家还未曾发现,以为别人在捣乱而已。

  若是先帝没死这么早,何家也蹦跶不了多久了。

  先帝的先手便宜了自家兄弟,不然要剪除何家羽翼,即使父王和祖父人脉尚在,也不知道要花多少功夫。

  封蔚低下头,眼中满是讽刺。

  余柏林点点头。不再多问。知道何家站在皇帝对立面,并且听起来皇帝稳居上风就成了。

  明白这一点,他就知道之后该用何种态度应对。

  “我只听闻洪首辅家族仗势颇有些嚣张,原来那何家更甚。”余柏林叹气。

  “洪敏之对家人是放纵了点,但也还在普通达官贵人所作所为范围之内。”对皇家而言,占点田地收点贿银,确实是不值一提。若要把你弄下来,这些事就成了大罪。若没有触及底线,不过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洪敏之的才gān还是不错的,胆子更是不错。哥还要重用他好长一段时间。”至少要等变法有点成效再说。之后再看洪敏之识相不识相。封蔚心道。

  余柏林一点就明。洪首辅变法之事人人皆知,他自然也知道。

  虽然他所处的时空历史发展和如今不同,但变法一事,殊途同归。

  洪敏之如今变法,正是余柏林所处时空经历过的,对土地税制一次非常重要的变法。

  说简单点,就是废除苛捐杂税,将包括丁税在内的杂税并为统一的土地税,并且废除徭役,改为雇佣。

  余柏林所处时空,这些变革措施经历了几次调整。洪敏之却直接一次xing提出,让余柏林惊讶其才智之余,也为其胆量佩服。

  每一条每一款,都触及了大地主的利益。洪敏之在先帝时期开始推行,新皇登基时,已经推行到全国,可想其能力。

  听封蔚所言,新皇并不打算废除新法,而是准备延续下去。

  余柏林对新皇再次升起一些好感。

  以新皇身份,对前朝老臣心里不满理所当然。洪敏之作为前朝首辅,按理说不可能被新皇信任。

  但新皇看重新法,继续任命洪敏之为首辅,并不以自己好恶肆意行事。仅凭这一点,新皇已经可以说是一个好皇帝。

  至于之前用洪县令挑起洪何两家争端之事,那只是帝王权术。

  余柏林也对洪敏之生出几丝好奇。听闻洪家排场夸张,家用奢侈。或许洪敏之的确私德有亏,但于公于国,功不可没。

52书库推荐浏览: 木兰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