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这件事根本没人通知二娘,顾诗华也是临时被叫上牛车,直接拉去了镇国公府。
且说鲁老太君当时送了礼,是没想让二娘回礼的。但送去之后有如石沉大海,不禁也有点不舒服。
鲁老太君在府里是被捧惯了的,她嫁给老镇国公时是名门嫡女,现在府里的几个丫头都是庶出,不得她喜欢,到她跟前儿也多不自在。所以除了一gān婆子、贴身伺候的丫鬟,就只有一个褚七娘愿意来跟她亲近。
褚七娘瞧着老太君这几天都不太爱说话的样儿,隐约琢磨出来点儿。这天忽然有人送上帖子,说是安定侯府顾家娘子前来拜访。鲁老太君收了帖子就喜笑颜开,命人赶快备些jīng致点心,又吩咐褚七娘帮忙盯着点儿,不要外面能见到的,只要褚陶花月楼里的那些早上现做的。
鲁老太君还记得那丫头顺走了一盒果子。要是那丫头喜欢吃,可真找不到比镇国公府有更多美味的地方了。
一切准备妥当,来的竟然是小姜氏和另外两个丫头。
坐了不到一刻钟,鲁老太君就站起来说:“我老了,老眼昏花了,看不清人了,得去睡一会儿。”
小姜氏臊得一块点心也没落嘴里。
后来老太君就没再提这事儿。人老了,心xing跟小孩儿似的。你不理我,我也不理你。
二娘压根就不知道这事儿,等顾诗华回来匆匆告诉她,她只挥了挥手:“过些日子再说。”
这是怎么回事?原来自从她挖了地道后,每天晚上都溜出去逛着玩,但昨天晚上燕京忽然开始了宵禁。说是安国公府那件案子有了重大发现——根本不是男人所为,而是一个穿着青缎绣鞋的女侠,现在全燕京都在挨家挨户搜捕那女侠。
二娘回来就把她那双鞋烧了,想了想又把地道先堵上,哪有功夫跟鲁老太君应酬。
如此过了几日,宵禁又忽然取消了。
莫名其妙的。
二娘愈发谨慎,不肯轻易出府。这日顾诗华过来,说到顾兴泽伤势已无大碍,二娘心中一动,等顾诗华说要去看望顾兴泽时,也跟着去了。
她当然是为了打探消息过去的,不想府里今日来了位“贵客”。
说是贵客,小姜氏却宁愿此人一辈子都不要上门。因为这位贵客不是旁人,就是顾诗蕊的未婚夫钱益。
不过伸手不打笑脸,尤其钱益还带来了好几担礼物。小姜氏一扫那长长的礼单,心里也叹难怪她姑母会乐意这门亲事。
钱益视线从跟在小姜氏后面的婢女身上收回,今天他看得可不是脸也不是身段,而是婢女穿的半新不旧的衣裳。当初结这门亲事,图的不过是安定候府的名头,可如今早不打仗了,一个将死的老头子,儿孙们又没有一个成器的,早就被圣人抛到脑后了。看看这些下人们的破烂衣裳就知道安定候府过的该有多拮据。
就这种身份,也敢跟他钱益斗。竟然有本事让程家不再追究,连他联合其他几家bī迫大理寺严查都被压了下来。说什么嫌丢人,伤都好的差不多了,再查下去làng费人力物力。他钱益的命,有那么贱吗?
钱益不是没脑子的货,察觉出来安国公府刻意压着这事儿,那明的不行,他就来暗的!他就是要看看那乡下丫头长了什么三头六臂。
小姜氏看着面前的男子脸色yīn晴变换了好几遍,莫名的不安,没办法又叫了钱益一遍。
钱益才醒过来似的,却并不窘迫,施然道:“伯母不必惊动伯父,侄儿今日来是为了探视二弟,请伯母带路。”
不是要见诗蕊就好。
兴泽还chuáng上躺着呢,已经请了最好的大夫,用了最好的药。看看钱益,当时也是受了一样的伤,不知用了什么好药,已经能自如走动了。
小姜氏在心里感叹了一番,然后亲自把钱益送到了顾兴泽的住处。
顾兴泽没想到钱大公子亲自来看自己了,挣扎着要起来,却被钱益轻轻按了回去。
他原来还怀疑过顾家沆瀣一气,现在看来顾兴泽的确不知qíng。
钱益并不打算告诉顾兴泽,而是向顾兴泽打探起了顾二娘。
顾兴泽不免疑惑,但因钱益家中巨富,出手又大方,素来是他们这帮纨绔子弟的头儿;且哪个达官贵人没有三妻四妾?只要钱兴的正妻之位给妹妹留着,顾兴泽很乐意钱益鬼混,他还能跟着快活呢。
故而顾兴泽打心眼儿里想巴结这位未来的妹丈,这时只是意外顾二娘那种货色,钱益也能看上。
所以顾兴泽添油加醋把顾二娘一家当笑话讲了。
钱益耐心听了一大会儿,都没有听到自己想知道的,遂问:“顾如虎是习过武的,顾二娘习过武没有?”
顾兴泽还混混沌沌的,张嘴道:“那huáng毛丫头只知道吃吃吃,甚么都不懂……”
“我问你知不知道她习没习过武?有没有亲眼见过。”钱益觉得顾兴泽蠢得可以。
顾兴泽被钱益的严厉吓住了,刚想说没有,可忽然想起来他其实并不知道,没有见过并不表示顾二娘不会武。
“我不知道,但我没见过……”
钱益问的跟包粉头也差远了去,钱益想gān什么?顾兴泽总算有了点警觉,但却想不明白。
然不待他问出来,外头丫鬟忽然进来道:“二爷,元娘和那边的二娘过来看您来了。”
顾兴泽还未说话,钱益忽然站起来绕过顾兴泽的chuáng,从另外一边出去了:“我先避避,你不要惊动她们。”
第23章 狭路相逢和赴约
顾兴泽丈二和尚摸不着头,只得按钱益吩咐。
很快,顾诗华和二娘就由人带着进来了。原来此时顾兴泽伤势也好了七七八八,方才听说钱益来,挪到了外间的榻上。
钱益并未走远,而是躲在内门边上的帷帐后面偷看二娘。
那一日在寿宴上,二娘穿得花红柳绿,抹着一层厚厚的脂粉,钱益印象中是个粗鄙丫头,此时一看,对方穿着白衫绿裙,安安静静地坐在凳子上听顾诗华跟顾兴泽说话。一张脸纤尘不染,除了黑点儿,那五官标致的超过他包过的任何一个粉头,但眉宇间那种纯净的气质,扒遍燕京城,是再也找不出来了。
钱益是个脂粉堆里的老手了,这时也忍不住心中一动。只这一眼,他就断定这乡下丫头绝不简单。
毕竟男女有别,顾诗华跟顾兴泽说了没几句就起身准备走了,二娘临走冲顾兴泽福了一福,也跟着走了。
顾兴泽忙叫钱益,钱益却不在屋里了。
顾诗华和二娘并肩出了顾兴泽的院子,前头有个台阶,二娘正扶着顾诗华小心下去,旁边忽然转出个人来。
忽然在后院撞见陌生男客,顾诗华骇了一跳,忙垂头避在一旁。
二娘则多看了两眼,狐疑地垂下眼睛。待人过去了才问顾诗华:“那不是钱益吗?”
顾诗华伸头去看,钱益已经进了顾兴泽的院子。
“想来是来探望二哥的,这个人冒冒失失的,吓我一跳,刚才我都没看清楚。”钱益出现的突然,顾诗华惊慌之间竟没有认出来他。
不知道钱益来找顾兴泽所为何事,但现在也不好去窃听,二娘忍下疑问跟顾诗华先回去了。
等两人走的看不见影了,钱益才从门后现出身来。
他素有心机,却不用在正道上,方才故意突然出现以观察二娘的反应。顾家元娘垂下头去,那乡下丫头却跟他对视了几眼,分明是认出来他是谁的样子。
但是……近距离看她,钱益感觉到自己胸腔里充斥着奇怪感觉。这种感觉不稀奇,在他包养哪个粉头前都会有这种感觉。这个丫头引起了他的兴趣。钱益唇角一沉,大步向屋里走去。
“什么?你瞧上她了?我的钱大爷啊,你看上谁也不能看上她啊!”要不是不能动,顾兴泽真想捶地大笑。
“笑什么笑,你帮不帮我吧?”钱益寒着脸道。这是他想出来的绝妙好主意,既然不知道什么原因安国公府不愿追究下去,那他就来暗的,把顾二娘娶回去,还不是想怎么折磨就怎么折磨。
顾兴泽笑够了,却没有糊涂,他看出钱益是说真的,但是钱益是他亲妹子的未婚夫,这要是弄上了顾二娘,她妹妹往哪搁?他这个大舅子以后还怎么吃香的喝辣的?
“怕是不成,她虽然是乡下来的,可老头子宝贝着呢,要不还让我奶奶带着赴宴。唔……一、只做正妻,二、不做妾,三、男方家里最好无妾,有儿子的更别提了。”
最后一条,钱益怎么也不合格,他都两个儿子了。
顾兴泽打算用这个bī退钱益,钱益却一声冷笑:“谁说我要娶她?”
顾兴泽明白过来,只要不威胁他的位置,他就能帮钱益出谋划策:“你是说做妾?”
钱益眼垂下去,却端起茶碗抿了一口。
“这也不好办,需得好好想想。”
“这有什么好想的,你们府上女孩儿的婚事不都捏在姜老夫人手上吗?”钱益道。
不得不说,顾兴泽比起钱益的确差了一大截,他都没胆子去想,钱益已经谋划好了。他早看出顾兴泽这一家子除了那老头子,怕是根本没人欢迎顾二娘一家,如此,倒是给了他可趁之机。
为免打糙惊蛇,钱益也没跟顾兴泽细说,只叮嘱他看着点儿顾二娘,有什么动静赶快告诉他,等事成之后,少不了他的好处。
顾兴泽等的就是这句话,当即答应下来。
那边二娘回去后,虽有所警觉,但苦无头绪。转眼几天过去,却是什么事儿都没有。其间如虎回来了一趟,告诉二娘大理寺卿调任,又换了他人,那件案子已经不了了之了。
二娘这才松懈下来。这日顾诗华过来,手上拿了一张粉纸请帖儿,因为知道二娘没念过书,便大声念给二娘听。
“……yù二十七日午间花月楼具饭,款契阔,敢幸不外,他迟面尽——妹音”
褚七娘的闺名就叫做“音”。
原来是褚七娘邀请两人到花月楼一聚。
二娘心想这褚七娘也算不循规蹈矩啊,哪有女孩儿请客把地点不设在家里,而是在外面酒楼的。
不料顾诗华掩口一笑:“这就是你孤陋寡闻了。别的女孩不成,她成。因为这花月楼就是他们家开的,不过寻常人可没这等福气被请。”
见二娘疑惑,顾诗华便把花月楼给二娘细细解释了一遍。
这花月楼是燕京最大最高档的酒楼,东家就是镇国公褚陶了。镇国公往上数,褚家三代为将。最早的那代跟着开国太祖马上打天下,是当时分封的四王八公之一。到了褚陶的父亲还是威名赫赫的战将,但就是从这一代开始,褚家忽然变成了“厨子”了。
52书库推荐浏览: 水煮荷苞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