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处也是东吴当年的要塞,周瑜也曾屯兵此处,以水陆联军拒敌。然而此刻,对岸的守军早已寥寥无几。兵力和船队纷纷被两个江口的战场吸引,出现了一块白地。
若是能一举渡过采石矶,取建邺就如探囊取物。可是赵国的舟师尽数投入战场,又哪来的舰船运兵?足有数万的步骑,要如何才能渡过长江?
面对滔滔江水,奕延只是微微一笑,便下令道:“命厢军架桥。”
江水之上,怎能架桥?谁料随着一声令下,十几艘巨大的竹排破开水浪,向着江心冲去!
第380章 河山(5)
“应当开始渡江了吧?”垂拱殿内,梁峰站在沙盘前, 看向插着小旗的采石矶。
战报日夜不停, 自江东传来。先是水师入海口直抵京口, 随后水陆并进,压迫濡须口。两边都打得有声有色, 然而人人皆知,唯有步骑渡过长江,才能结束这场战争。
只可惜, 王敦怕是想破脑袋, 也猜不出他们会以何种方式渡江。
“若是此役浮桥立功, 今后王师面前再无天堑可言!”一旁,梁荣也盯着沙盘, 神色激动。
架船为桥, 用来运兵, 是何等壮举。若是此役功成, 赵军再也不用愁江河险阻。
梁峰笑了:“浮桥自古有之,却也要因地制宜。”
是了, 这次南征, 真正的秘密武器, 就是搭建长江浮桥。历史上宋灭南唐, 就是自采石矶建浮桥渡江。不过宋朝怎么说也是一千多年后的事情了, 梁峰一度还担心技术能不能实现,谁知一翻史料,才发现用浮桥渡江, 真不是什么新鲜玩意。
早在《诗经》中,就记载了“亲迎于渭,造舟为梁”的故事。远的不说,就近的。西晋杜预造的河阳浮桥,不还立在黄河之上吗?造浮桥,实在是没什么技术难度。难的在于怎么引开敌人视线,让第一批登陆艇靠岸,建立桥头堡。
也正因此,才有了京口和濡须口两场规模浩大的诱敌战。
如今布局已成,只看这场登陆战,能否顺利完成了。
※
“有敌军操舟渡江!”
对岸这么大动静,采石矶守军当然不会漏看。然而如今驻军不是往东就是往西,哪还有兵力阻拦?那守将咬了咬牙,派出五百人前往拦截。敌军的舢板不多,半渡而击说不定真能拦下。
数百锐士披甲出营,想要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然而劈浪而来的竹排上,已经有两百多赵军,举起了手中弓弩。
弓弦“嗡”的一震,飞矢如蝗,穿透血肉,把敌人钉在了地上。几艘竹排抛下沉重的铁锚,稳住船身,搭起了弩阵。剩下的兵士则手持宿铁刀,冒着箭雨一跃而下,踏水向岸边冲去。
浅滩半渡,最是凶险。只是箭弩,就能让无数人枉死在江流之中。然而如今,身披铁甲,手持刀盾,就算入了射程又如何?这些都是一顶一的“飞豹”健儿,身后又有蹶张弩掩护,须臾就奔上岸来!
晋军被敌人一通乱射,险些乱了阵脚。如今又有百余凶神恶煞的敌人冲上滩涂,更是疲于应对。长刀横斩,弩矢纵刺,只是一眨眼功夫,小小阵势就被打乱。哪还有坚守的念头,余下的晋军节节后退,狼狈逃回营中。
抢滩的赵军也不追赶,从竹排上搬下拒马、床弩等物,在江边搭建工事。其余的厢兵,则开始挖掘深坑,赶造能固定浮桥的船墩。
守营的将军急得满头是汗:“就算敌军想从这里渡河,也要花上几日。速去禀告丞相,请他派兵阻挡……”
这话听起来没错,然而话音未落,江对岸又有几十艘竹排入水。这次,竹排并未渡江,而是每隔一段,就在江心抛锚。有人跃入水中,用长长铁索把竹排串起,随后大量木箱固定在了铁索之上。
转瞬,一座简易的索桥就在江心搭起。敌军之中,又有上千兵士出阵,踏上桥面,用宽大木板铺设起来。一个又一个沙袋扔进了湍急的江流,稳固桥身,让木箱不至摇摆。
城头守将看的目眦欲裂,牙关都咯咯响了起来:“出,出城!毁了这桥!”
必须毁了这座桥!若是此桥搭成,数万大军须臾就过了长江,派兵回援都来不及啊!
可惜,为时已晚。
滩头如今已经建起了阵地,五百兵士守在壕沟和拒马之后,每人双弩,还有五张可射三百步的床弩,银亮箭尖闪着夺命锐光。更远处,已有先锋登上了索桥,大踏步向着南岸冲来。
任何试探,都成了飞蛾扑火。守城的晋军连续两次发兵,均被击退。诈败都无法让这群赵军离开营地。待到暮色降临,江边已经立起营寨,三千前锋守在桥头,让一切夜袭都成了枉然。
“不能再拼了。”守将背上净是冷汗。此刻再出城,说不定桥没夺下,反倒是他这个寨堡要被敌人攻陷。“消息传出去了么?让丞相调船来啊!只有用船火攻,才能毁了那桥!”
52书库推荐浏览: 捂脸大笑
强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