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这一出言,人群中一下子多了几个,还有人一脸的若有所思,洛疏宇也不禁皱眉那名不见经传的张少帅,莫不是与这平反之事有关。
就听那张大家一语道破天机:“说起来,这位小张大人,便是那原本那张氏一门的少主!”
此话一出,台下众听众一片哗然 。
那张大家倒也不着急,静等着台下诸人消化这一秘闻,随后才不紧不慢得待:“要不是有这般的惊天功绩,咱们的陛下又如何会顶着朝臣的反对,为这张氏一门平反,要知道,那谋逆之罪可是先帝定下来的,如果这般翻案,那不是说先帝决断有错。”
诸位听客听到这儿,怕是有话要问了,当年张氏一门被先帝定的谋逆大罪,可是要诛末全族的,怎么还会有一位张氏少主?
说来,当年张家却是有一位嫡子命大,没有卷入那灭门之祸中,后被张家的忠仆一路护送北走千里,却是暗中落脚在咱们苍州地界,如今,这位张氏少主便是那张家嫡子之后,多年来,那张氏少主虽行事低调,却无事不想着为自家冤案平反。
恰逢这羌元人进犯,让那张家少主中有了得见天颜的机会,张氏少主与那太子殿下陈说自家冤情,见国难当前,那张氏少主还主动请缨,抗击羌元蛮夷,只因那张氏家训之一便是保家卫国。
现今的陛下,当时还是身居东宫的太子,当时对其行大家赞赏,不但应允了为其伸冤,还供其精兵粮草,那张氏少主倒也不复所望,与袁少将军一起,将那帮羌元蛮子通通赶出了嘉庆关,大展我开元国威,实在是少年英雄,当为世所传诵!
那张大家慷慨激昂的一番赞语引得四周一片叫好声。
就见那张大家轻咳了一声,咽了口茶润了润喉,这才慢条斯理的续声道:“这几日说了一番正史,却是有大半大家都以知晓,今日张某便奉上几段野史,但博诸位一笑。说着,那张大家将折扇往桌上一放,向前一探身道:“那便是这张家少主与那岳姓书生的一段奇缘。”
“话说,正逢春闱,那岳姓书生上京应考,途中正遇见那张氏少主,两人一见如故,相谈甚欢,进京之后,正逢羌元蛮夷进犯,危机之时,那张氏少主拿出信物,请托那书生前去南苗,帮他请来南苗援兵,那书生倒也守信,千辛万苦终于寻到了了那幽居云州的南苗族人的所在,带南苗藤兵前往助阵……”
这一段寻苗之旅被这张大家说的险象环生,那听客也都听得如痴如醉,就见,那张大家讲完这一段,忽然话锋一转:“当然,这些都算不得什么,最让人津津乐道的,还是两人在战场上并肩作战,竟暗生情愫,暗定山盟之誓,生出同性之情!”
这一席话,又将茶庄内的气氛带了起来,接收到台下诸听众兴致勃勃的目光,张大家也不复所望,将这段才子英雄的风流韵事说的缠绵悱恻。
“……却说,这战事之后,新帝登基,要论功行赏,感念那张氏少主与岳氏书生深情,特为其赐婚,准二人以国礼结为契兄弟,近日便将大婚,却不知是何盛况了。说来,那岳氏书生的名讳也是这一刻召告天下,却是姓岳,名千山,原是我苍州人士……”
岳千山,契兄弟,洛疏宇刚含进嘴里的半杯茶水差点儿没喷出来,惊讶已经不足以形容他先下的心情,很长一段时间里,他脑中只不住的回转着这个匪夷所思的词汇,大婚,大婚……
109
109、第109章(大结局) ...
开元 中都
今日也不知是什么大日子,中都各家都是喜气洋洋,张灯结彩,门贴双喜,檐挂红绸,一派欢悦景象,却原来是陛下为张氏少主以国礼大婚之事。
说来,那张家少主少年英雄,众人对他只有仰慕敬畏,但事件的另一位主角,那为名不见经传的岳姓书生倒是让人颇感好奇了,对其是圆是扁,形貌如何,总引得诸人浮想联翩。
有人说他姿容娇美,胜过女子,否则也不能的张少帅垂青,也有人反驳,说那张少帅其实轻易被美色所惑之人,还言之凿凿的说那岳书生形貌如何粗丑,那张少帅有时如何从那张粗粝的外貌中发现了其无暇本质,进而心生仰慕,因着这两种说法都足够劲爆,观点也十分极端,因而拥护者都不少。
清晨,被清扫一新的街道被热烈的气氛充满,远远就看到那迎接新人的彩车花轿,待迎亲的队伍进了,那场面更加壮观,当真是红妆十里,锣鼓惊天,好不热闹,张少帅身着大红锦缎,纵马昂然行至最前端,看那那英武俊伟的张少帅,人们不由的对那岳姓书生的形貌更加好奇。
52书库推荐浏览: 方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