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医们收集众议后决定换成水苗法再给他种一次,结果还是相同。不过,那边被小心照顾的永琮却越发地不好起来,高热不退、呕吐行很剧烈。太医们无暇他顾,又一心扑到病情不稳的永琮身上。
解禁的那天,皇后率领众妃在外面心急如焚地等着,乾隆也闻讯而来,最后等出的结果却让众人心惊,让乾隆和皇后如浸到了冬日的湖水中。太医们趴跪在地不敢抬头:“回皇上皇后娘娘,八阿哥和四格格都挺了过来。只是……只是……七阿哥怕是不行了。”
如今他们更不敢回报说八阿哥什么反映也没有,好吃好睡地这么多天。那样两宫主子怕是要将他们这群庸医活吃喽。
皇后吃惊地张口,步子不稳地后退一步,差点跌坐在地,一旁的娴妃忙扶住。乾隆上激动地前一步,一把拎起首领太医的领子,嗓音低哑地问:“你说什么?!”他怎么敢,怎么敢说!“那可是朕的皇子!皇后把他健康地交到你们手中,结果呢,你敢说他不行了?你怎么敢!”
龙颜大怒的模样把众人都吓住了,本来乍闻丧讯,还没被砸醒过来,这一下更是谁也不敢上前劝说。到是有胆子小的妃子已经呜呜地哭了起来。
已经怔住的富察氏听到哭声,仿若才从怔愣中明白过来,一把甩开娴妃和宫女的手,冲到太医面前,本来柔美的脸上表情扭曲,却在一个劲地掉泪,疯了一般地摇晃精神紧绷到极点的太医,“你胡说!本宫的永琮好好的,你快把他还给我!还给我呀……”摇着摇着,她手上也没了力气,就这样昏死过去。下面的人此时更是乱成一团。
乾隆一见皇后如此,反到渐渐平静下来,他长出一口气,沉声道:“来人,把皇后送回宫,再派个太医去照顾着,把小八和四格格都抱回各自的宫中吧,朕得空再去看他们。”又向着跪在地上直不敢抬头的老太医们说:“都先起来吧,把眼下的事都做好,你们的功过朕给你们记着,容后再算!”说罢就扬长而去,背影很是落莫。
纯妃嘉妃两个当娘的是心急如焚,得了特赦匆忙去接回孩子。
这厢独自走了的乾隆并不好受,即使只见过几次,那毕竟也是他的子嗣。还是皇后的嫡子,生下来身份就比别的皇子高出一节。虽然还没长大,软软的一团看着也挺可爱的。
为了幼子的早夭,乾隆整个人都消沉下来。本就因爱子不在家,心里不快,这下连膳用得都不到平日一半了。吴书来急得团团转,这可怎么好啊,宫里一堆的事,皇后因丧子之痛病倒了,皇上又是一幅生人勿近的模样,唯一能压住阵角的太后娘娘又不在宫中!
他也不想这时候打扰万爷,可是不得不顶着各方压力来向皇上请示:“万岁爷,七阿哥的……丧讯要不要吱会太后娘娘一声?还有……七阿哥的葬礼要怎么办?”内务府总管大臣来保都快愁死了,他被皇上罚了没多久,又要操办这种白事。上面还不给示下,他的头发都快掉光了。
乾隆毕竟是什么大风大浪都经过,这点事与之前的相比,还不能击倒他,没一会儿就收敛起情绪,淡淡地说:“让内务府按照郡王礼下葬吧,皇后心里不舒服,锁事别去打扰她。就说朕说了让她安心养病,孩子以后还会有的,让她不要多思多想而伤身。宫务就由嘉妃和娴妃她们多帮衬些。再去内库取两株千年人参送长春宫去。”
“太后那里,先不要说,按照行程,他们应当是刚到泰陵,何必匆匆赶回,那消息就和下次的书信一起寄过去吧。”吴书应了一声,下去传旨。
‘循理安舒曰泰,临政无慢曰泰。’雍正皇帝整顿吏治、清查亏空、设养廉银,杜贪贿行、严惩腐吏、重农务本、八旗改制,满汉一理,他稳定了社会秩序,发展了生产力,使国家现出国泰民安的繁荣景象,为现在的乾隆盛世的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所以他的陵寝用泰字命名是极恰当的。
浩浩荡荡的一行人走过长5公里的神路,永珹就跟在太后边,祖孙两人亲自用脚仗量了这片通往雍正帝陵寝的长路。一路上的建筑都巍峨雄伟,气势逼人。文臣武官安静地走在后面。太后严格按照祭祀的礼仪一步步完成。永珹也执子孙礼扣叩拜。足足用了三天时间,冗长的礼仪才算完,累得永珹再也不想动。
晚上,他躺在行宫的大床上,眼睛盯着床顶,明明很累却睡不着了。离开紫禁城,快有20天了,不知那里的一切是不是还是原样。额娘现在都围着小八转,再也不用总是盯着他。皇阿玛还是常常扳着脸,大臣们不辩喜怒不知圣意,总是战战兢兢。永璋苦恼着总也写不完的工课,赵嬷嬷每日要去他的寝宫各处检查三遍,对着宫女太监们总要唠唠叨叨……就连总是用眼角看他的小五,他都想到了。
52书库推荐浏览: 养心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