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年多,也不知道纳兰容若是否真的能逃出这情劫。
因着太皇太后年岁已大,所以车队也不敢赶快,待到天色已经晚,太皇太后便吩咐在行宫逗留,明早再上山。
一夜无事,第二天一早,众人就准备上山。
太皇太后为表心诚不愿上肩舆,太子记着自己是代父尽孝,也就扶着太皇太后攀爬,而承祜虽说身子不好,但山里的空气清新,也走到太皇太后身边搀扶着陪同着亲自攀爬,更不用说活泼好动的胤,一开始还跟在太皇太后他们身后,但是老人走得实在是慢,忍不住的就跑到前面去了。
“太子去看着二阿哥吧,不要让他得意忘形了。”太皇太后看保成直直看着前面的胤,心中明白小孩子玩乐的天性冒了出来,慈爱的说道。
保成眼睛一亮,偷偷看向自家哥哥,得到批准点头后才行了礼告罪一声向胤跑去,承祜连忙叫侍卫上前跟着,以防意外。
“承祜,你可知道为何寺庙都要建在高山之上,森林深处?”太皇太后缓缓问道。
“高山之上能俯瞰众生,森林深处能远离喧嚣。”承祜抬头看向满山葱翠掩映的寺庙,语带感慨。
太皇太后拍了拍他的手,“那你又可知道为何菩萨顶寺前有石阶一百零八级?”
承祜沉吟了一会,“沿一百零八级石阶登高,按照佛家的说法,就把人间的一百零八种烦恼踩在脚下。”
“好好试试。”太皇太后深深的看了他一眼便不再说话,由他搀扶着慢慢上山。
后来太皇太后毕竟年老,体力不支,最后还是坐上了肩舆完成了登山。只是承祜却真的一步一步拾级而上,每踩一个石阶,心中似乎多了一份感悟,他突然有点明白太皇太后叫他前来的原因。
第24章 佛语
菩萨顶是满族语言的叫法,意思是文殊菩萨居住的地方。菩萨顶历史悠久,到了清朝,它实际上成了皇室的寺庙,地位极其尊贵。
上山的路程耗费了众人不少的体力,太皇太后便免去了下午的行程,命众人好生休息。
承祜算是半逞强,靠自己登上了一百零八个石阶,累得够呛,直接在厢房里睡了个昏天暗地,连午膳都忽略去了。
运动过后的睡眠质量一向比较好,承祜只觉浑身舒畅,满足的伸了伸懒腰,却觉得身上被什么压着,睁开眼就见到保成睡得香甜的脸,脑袋搁在他的胸膛上,一手环着他的腰,难怪他觉得有压迫感。
他这一动,保成也醒了,揉了揉眼睛,满脸迷糊的样子,明显还不太清醒,“哥哥你醒了?饿不饿?”
承祜掐了掐他睡得起了红印子的腮,笑道,“有点饿。你不是和胤去探险去了吗?怎么回来和我睡一起了?”
“切,和那个家伙有什么好玩的,而且这寺庙也不能大声喧哗,无趣得紧,还不如回来睡觉。”
承祜笑笑,唤人进来伺候更衣洗漱一番,小林子端来了早就准备好的斋菜,虽然比不得皇宫膳食的精致,却别有一番风味,兄弟二人很迅速的就解决了肚子问题。
“小林子,现在什么时辰了?”
“回大阿哥,刚到亥时。”
时间倒是晚了,只是睡了一觉现在却清醒得很,和保成对视了一眼,自小培养的默契让两人笑了笑。
只让贴身的太监跟着,承祜和保成踏着月色,在院子里散起步来。
万籁俱静,二月的山上寒风呼呼,积雪未消枝桠枯萎,咋一看去,透着静谧的沧桑。
走了好一会,承祜感觉到疲惫,真准备回房去,眼睛却不经意扫到一棵大树下站着两个身影,看其中一人像是……纳兰容若?
步子踩在雪上发出咿呀的声音,纳兰容若转身却发现两位阿哥并肩走来,连忙行礼道:“参见太子殿下,参见大阿哥。”
“天色已晚,纳兰侍卫怎么还在这里?”承祜淡淡问道,却发现纳兰身后是一名身披袈裟的老和尚,“这位是?”
“回大阿哥,奴才今晚当值。这位是了悟大师,他刚刚修行回来不知此处院子有銮驾在,如有冒犯,请太子殿下和大阿哥海涵。”
“不知贵客在此,多有得罪。”老和尚合十双掌拜了拜,轻声慢语,让人听着莫名的舒服。
“大师言重,不知者不罪。”保成缓缓道。
“夜露深重,太子殿下和大阿哥早些休息为好。奴才这就把大师送走。”纳兰容若恭敬道。
“慢。”承祜突然想起什么,出声道,“了悟大师……可是那位传言批命极准,有着一手摸骨绝学的了悟大师?”
“坊间传言,不可尽信。”了悟大师语气平静道。
保成打量起面前的老和尚,话说进入五台县后,这百姓口耳相传的把面前这位了悟大师说得出神入化,现在见着真人了,还真勾起了他的好奇心。
52书库推荐浏览: 君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