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然重生 作者:石头与水【完结】(151)

阅读记录

“朕身为皇帝,能容下朝鲜国主能容下日本天皇,难道唯独容不下自己的儿子称王么?”康熙笑,“朕不追究当年私自离京之事,因为现在胤禟虽仍是朕的儿子,却不再是朕的臣子,朕不可能将自己国家的律法加诸于他国国王之身。”
“这件事,是大喜事,朕高兴!爱新觉罗家的男儿们又将继承另一块广袤的领土。”康熙望着胤禔道,“你们兄弟,任何人,若是有效仿胤禟之人,你们亦可出海自己打天下。你们的爵位,朕给你们保留五年。若你们有本事,自己做了国王,也可如胤禟一般,派使臣朝拜。若是不能,回来便以擅离京师之罪论处。”
胤禔身子一僵,就听康熙道,“起来吧。”
“梁九功,传旨九贝勒府,九阿哥战功卓著,升为亲王爵,赐封铁帽子王。另外,皇孙弘睿少年聪颖,朕心喜之,特命入宫,朕亲自教养。”康熙笑,国王之位你是坐稳了,不过谁做你的王储,朕也要参与意见。
……
午膳时,康熙特命太子留下。
太子知道康熙的心还在自己身上,笑问,“皇阿玛,您是怎么看出这菲律宾国王就是小九儿的,瞧八弟也不知道呢。”
“信,虽然是洋文,朕也认得他的字。”康熙沉吟着,“弘睿跟弘悦同年,弘悦也到朕这里来吧,正好做个伴儿,自那两个小子进学搬到阿哥所后,养心殿清静多了。”
弘悦是太子殿下的嫡次子,比弘睿小三个月零九天。

“是。”太子笑着感慨道,“说起来,小九儿在我们兄弟中才华真是一等一,我也比不过他。”
康熙哪有不知道太子的心思,笑道,“朕一直很满意你,保成。朕也知道胤禟的本事,朕原本是想把他留给你做左膀右臂。可惜了。”
“一个皇帝,文才武学都要懂,但也不一定要做到文能安邦武能定国,皇帝都做了,还要臣子干什么?”康熙道,“我大清至朕,已经是四海升平,朕不选他,是因为他太过凉薄。父母妻儿,说弃便弃。当年,你的皇玛法,何尝不是如此?在他们心中,帝位永远不是最重要的。可是祖宗将这江山交到朕的手里,朕便要选一个最好的继承人传下去。这么多年,你从未让朕失望。”
“皇阿玛谬赞了,这许多年,儿臣实在没做什么。”太子低声道。
“朕知道你的辛苦。”康熙语重心长道,“朕今天的话,你要记住,不论怎样,菲律宾亦是我爱新觉罗氏后人为王,一个皇帝,要有容人之量。胤禔是个鲁莽的,要是早些知道……咱们派军队帮胤禟一把,这块地方也不会任胤禟称王,只是如今他既然敢派使臣,便是已经坐稳了江山。胤禟做事,万无一失,太晚了。”

第69章 百态
九阿哥胤禟做了国王的消息随着三月的春风吹遍了紫禁城的每个角落,当天紫禁城中贵妇最热门的话题便由康熙的万寿节变成了国王胤禟的点点滴滴。
最高兴的莫过于宜妃,胤祺胤禌兄弟,当然还有九贝勒府的诸人,自从九阿哥走后,九贝勒府就门可罗雀了。
董鄂氏正在府里带儿子呢,一道圣旨下来,她成亲王福晋了,还是铁帽子亲王福晋。又一打听,嗬,胤禟在外头混成国王了。董鄂氏抱着儿子狠狠哭了一场,丈夫刚有回来的信儿,儿子又要进宫,她这是过得什么倒霉日子啊。
胤祉离开养心殿时已经是傍晚,西方的天空已是夕阳映晚霞,绚烂的近乎妖异。
霞光似一层薄纱,将整个紫禁城都笼在其中,大阿哥坚毅的脸庞让人看起来多了几分柔和,柔和的近乎忧伤。
胤祉迈着方字步,不急不徐,朝靴踩在青石板上,却没有发出任何声音。胤祉从小便重文轻武,大婚后应酬交往更多,长久便养出一身肥肉,走起路来下盘很稳,可是比较慢。恰好,向来雷厉风行的胤禔走得也不快,两人便走到了一起。
“大哥,眼瞅着小九儿要回来了,他得封铁帽子王也是一大喜事,要不要备些贺礼?”胤祉笑问。
“如今他今非昔比,皇阿玛不过是看着贝勒衔儿不大好看才封的铁帽子王,”胤禔笑得模糊,“别今天送礼,明天御史台给扣个结交外蕃的罪名就成。再说,我跟他打小就不对付,他做国王是他的本事,我也犯不着巴结他。”
胤禔说话永远这样直接,不加掩饰。他并不生胤禟的气,胤禟能舍了京城的一切,单枪匹马的赚个国王回来,这是他的本事,胤禔不服不行。胤禔只是觉得心灰,他已经明白,毓庆宫即使没有太子,下一个入主毓庆宫的人也不会是自己。
心灰,不只他一个人觉得心灰吧。

52书库推荐浏览: 石头与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