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劫(八阿哥还魂) 作者:焦糖布丁【完结】(319)

阅读记录

若是等皇帝说出来,那便是金口玉言,再无转圜的余地。
胤禛被他顶得一口气憋了回去,顿时手都有些发抖。难道他看不出来自己已经退让,却还要当着这些人的面儿给自己难堪?
胤禩却顾不得这些,他脑子里都是福建两广的形势:“皇上,福建虽有民变,但并非百姓与官府冲突,而是百姓对夷人不满所致,疏导不难。只是福建与京城往来书信不便,想来如今情形早有变化。战前更换主帅乃兵家大忌,奴才恳请皇上宽限十日再行定夺,罪臣愿星夜南下为皇上分忧。”
隆科多乐了,廉亲王这是要袒护睿郡王到底了?这可是往皇上刀口上撞啊!
胤禛这下也被胤禩气得几乎失去理智,他大声喝道:“廉亲王,朕看你是恃宠生娇不懂君臣之礼了?朕说过的话你当成什么了?!”这么大的事儿他都帮他扒拉开了失察之责,他居然还犟得相投驴一样!
胤禩一颤,终究伏地叩首:“奴才不敢。”
皇帝看着他的发顶,冷哼一声:“朕看你没什么不敢的。这阵子你的差事就交给隆科多与老十三,你这便回府思过罢,无旨不得擅出。”
张廷玉闻言忙斜眼去看廉亲王,生怕他再犯傻。
廉亲王平日脾气随和至极,但今日也不知吃错了什么药,跟皇帝胳膊拧着大腿犯了脾气。
幸而胤禩理智尚存,此刻被皇帝一番斥责终于回神,终于跪下领旨谢恩。
隆科多甚为失落,闭门思过实在算不得什么惩罚,要动八王一系,总该伤筋动骨才好。
皇帝实在烦闷,生怕自己再气急而怒说出什么话来,于是道:“你这就跪安去罢。”
“嗻。”胤禩起身,慢慢退出御书房,最终未再抬头。
……
出了宫,胤禩忙回了府。
他心里焦急此刻闽粤到底是个什么情形,出了这么大的事儿怎么自己的消息都通不上来,倒是成了聋子瞎子,连个应对都没有。
谁知啊刚一回府,马氏便迎上前来:“爷,九弟来信了。”
胤禩一阵惊讶,才恍然回神,马氏能如此毫不避讳,想必是封寻常家信。
取过看来,果真是絮絮叨叨啦家常的话儿,大意是:八哥,福建炎热,比京城盛夏还难捱,在家里恨不得泡在水里。幸而南宁广西西瓜又大又甜还出沙,当年做皇子的时候也不过得上一个两个,如今倒是敞开了吃,甚美甚好,可惜路途遥远不易保存没法运一车给八哥尝尝。又说都说闽粤民风彪悍,可是闽南渔家女却是别有情趣、娇俏撩人,可引人乐不思蜀。
整篇家信唠唠叨叨从衣食住行说到民风趣事,抱怨唠叨完了又开始问候胤禩身体是否安康心情是否愉悦,最后一番感慨人生苦乐,没有八哥共享都枉然。
倒是一个字未提闽粤民变一事。
胤禩翻翻信纸,转眼已到了书房。关上门,取出胤禟离京前换给他的诗作,两相一对,在标点出的字迹赫然是:八哥放心,闽事尽在掌握。不出三月,夷人自有好瞧的。老四若是因此亏待八哥,不如踹了他来闽粤投奔弟弟吧。到时候咱们一道去广西弄个蜡园,一起养蜡看逗狗,无聊了就去调戏调戏粤女,再不济南下马六甲去。
胤禩直把信翻来翻去读了好几遍儿,总算松了口气儿。此刻背在后脖子上的那口沉重的负担才放下来。
只是他转念一想,顿时又头痛起来。
这封家书胤禛手中定然也有一份,他不会看不出来这只是表面言辞,背后必然写了暗语。若是胤禛还愿意拿这件事责问于他,他尚有机会解释一二。
反之,胤禟危矣。
世事往往是怕什么来什么。
胤禩被禁足在府中,几次递了请见折子也不顶用,最后上了请罪折子皇帝连批复也吝啬给予。我大清的纸墨何时精贵到这个地步了?
想老四他当了皇帝之后越发话痨的厉害,没事儿的折子也能洋洋洒洒写上几百字,怎么到了自己这儿就惜字如金了。
皇帝铁了心将他不让他碰老九的事情,消息被卡得死死,一点儿也得不到。
胤禩在府里一连枯坐三日,终于下定决心,不能再等下去了。
第132章 长恨
胤禛作为皇帝这几日也过得十分艰难。
从近侍到心腹大臣都不敢多说一句多行一步,张廷玉更是切身而直接地体味到了新帝的难以侍候。
而皇帝一直在犹豫在山西诺敏案上,他应该如何处置。
依着他的本意,自然是要狠狠的办,大张旗鼓地办!让全天下的贪官都看得见诺敏的下场。
只是他偏偏又刚赐给诺敏天下第一巡抚的匾额,再加上诺敏也是先帝信任的臣子,一时间才有些犹疑。

52书库推荐浏览: 焦糖布丁 清穿 前世今生 宫廷侯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