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尊嫁到 作者:凔溟【完结】(231)

阅读记录

滕誉如果现在还不明白他的意思就太蠢了,于学中这是在向他效忠呢。
虽然之前于学中也表现过对他的遵从,但确切的表明忠心还是第一次。
他的视线从奏折转移到于学中脸上,盯着他的眼睛说:“于大人过谦了,人这一生能无过已经是最大的功绩了,于大人是个好官,这点本殿在徽州的这段时日已经看得很清楚了,一个能得百姓爱戴的父母官就是好官。”
“您过誉了,下官在徽州待了七年,做了五年同知,两年知府,对当地百姓了解比较多而已,其实百姓们的要求不高,能做到处事公允,办案明了,能在灾时帮扶他们一把,他们便会感恩戴德。”
“道理很多人都知道,但真正能做到的并不多。”滕誉伸出手将桌上的奏折拿到手里,眼角余光注意到于学中松了口气的表情,滕誉心中思忖开来。
像于学中这样耿直的官员其实并不是最好的拉拢对象,这样的人办事向来遵循自己的原则,有严格的道德底线,哪怕掉脑袋也不会做他们认为错的事情。
这样的人确实可以做个好官,但不一定能做个好盟友。
滕誉打开奏折一目十行的看完,并没有急着发表意见,而是问他:“于大人家中有小孩否?”
于学中楞了一下,回答:“自然,有二子一女,长子与七少爷一般年纪。”
“可有读书否?”
“自然,长子已然中举,次子还小,刚启蒙不久。”
滕誉点点头,将奏折拿在手心轻轻地拍着,抛出一诱饵问:“不知于大人可否想入京为官?”
于学中犹豫了,他当年一举中第,本可以入翰林,慢慢熬资历,将来即可入阁,可他并不愿意在那清水衙门熬着,更愿意放管一亩三分地,所以这些年他从未想过要入京为官。
“殿下是想下官入京?”于学中以为他想让自己上京在朝廷中占据个位置,好为他说话。
“你的意思呢?”
于学中很认真的思考了一会儿,“下官有自知自明,性子太过耿直,不够圆滑,恐怕适应不了朝堂上那种唇枪舌剑,尔虞我诈的氛围,而且在天子脚下,很多事情都身不由己,不如外头自在。”
滕誉听到这话暗暗点头,能深知自己的优缺点,选择适合自己的道路,这说明于学中足够冷静,这样的人即使不站在他这边他也会重用的。
“既然如此,本殿也不强求,本殿也不希望看到你失去本性,但这徽州你待的时间够长了,该挪一挪地方了。”
于学中心中一动,试探地问:“殿下想让下官去哪?”
“江南,云锦城,都转运盐使,统管盐务,你可愿意?”滕誉将奏折放在桌上,摊开后提笔圈出了几行字,并在下方做了修改。
等他抬起头就见于学中张大嘴巴,眼睛微微瞪起,表情颇为惊讶地问:“转运盐使?这…现在的转运盐使不是素有廉洁清明之称的唐大人吗?”
滕誉意味深长地笑笑,“很快就不是了…这份奏折你按本殿下标注的改了递上去吧,不过这位置要空出来还得几个月的时间,你安心等着。”
于学中还有些回不过神来,都转运盐使虽然只是从三品,比他正四品的知府只高一级,可总管天下盐务并不是掌管一州一府能比的。
光是这里头的油水就足以令每一个人疯狂,而每一任的转运盐使很少有善终的,说白了,这个位置想做好很难,整个大梁多少双眼睛盯着这个位置,稍有不慎就是万劫不复的境地。
“怕了?”滕誉的声音突然传入于学中的耳中。
他摇摇头:“怕倒是不怕,下官只是没信心做好,云锦城可是全大梁最腐败的地方,下官将来若是成一方巨贪,也不是不可能的。”
“哈哈,那本殿拭目以待。”滕誉早就想动盐务这一块了,他不惦记这滚滚而来的银钱,只要这部分钱不落入对手的口袋就好。
不过真正让他下定决心插手盐务,还是因为江南首富肖家,这个与通天教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家族绝对不如表面看起来的那么简单。
而上次神麓山时间的幕后黑手也很可能与肖家有关联,他需要一个人打入江南,为他探明虚实。
于学中将奏折拿在手里,粗粗看了看滕誉批注的内容,眼中的惊讶一闪而过,“您这是…?”他指着奏折上被删掉的部分问:“下官并没有夸大其词,这些都是殿下真实做过的事情,理当让皇上知道。”
疼不笑着摇头,“父皇想知道自然会知道的,不需要你特意用一大段篇幅要歌颂本殿,而且你没发现你在书写中透露出了太强烈的个人感情,这个不是好事。”

52书库推荐浏览: 凔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