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食神 作者:何枝【完结】(69)

阅读记录

但是他还是耐着性子解释,只要赵安成绩优秀,他便可以提前参加中考。现在教育局对于优尖生待遇十分优渥。
“还有一个问题是,我现在没有蓉城的城市户口,我父母都是农民,这会影响我之后读高中和参加高考吗?”
现在高考制度还是将农村户口和城镇户口分开,农村学必须要先通过甄选才能够参加高考,而城市学生则不需要经历这个过程。
虽然赵安知道农村甄选这个缓解几年内就会废除,但是这一制度作为高考户籍制度的前身,在未来会得到进一步的强化。
上辈子赵安的户籍并不在蓉城,而且学籍也一直属于借读状态。所以高考的时候遇到很多麻烦的事情,赵父赵母工作本来就很辛苦,还为了他高考的事情在老家和蓉城之间多次奔波。
虽然赵安估计等自己父母在蓉城买房、设立公司,拥有蓉城户口之后,这个问题很大概率上可以得到解决。
但是他还是想提前弄清楚这件事才行。
第35章 报名(下)
这孩子居然是农村出来的?黄主任对于赵安的话感觉到很诧异。
首先气质上这孩子就一点都不像他印象中的农村学生唯唯诺诺、缺乏自信的样子, 相反谈吐得当,言语之间充满了自信, 如果不是看了赵安的年龄信息,完全不能相信这是一个十一岁的孩子。
其次,黄主任也知道城乡教育之间的差距有多么大。难以想象一名农村学生竟然能考到这么好的成绩。
或许自己刚才对于赵安的看法有失偏颇?
黄竹开口回答赵安的问题:“这个问题你不用担心,只要进入六中高中读书的学生,都能够在六中参加高考。”
赵安最关心的两个问题都已经得到了解决和保障, 心中已经放心许多。然后又稳几个其他的问题, 比如晚自习等。
虽然赵安便转身问计嘉树:“你有什么问题要问黄主任吗?”

“哦!我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计嘉树转过眼睛盯着黄主任。
黄主任确信自己从计嘉树眼中看出了紧张、慎重, 这个问题对于计嘉树一定很重要。他突然竟然有些担心,希望这个问题不要太麻烦。
就在黄主任的忐忑之中, 计嘉树开口了:“我想和赵安在一个班可以吗?”
就这个问题?黄主任屏息了两秒,立刻回答道:“当然可以。到时候会给你们安排在同一个班级, 而且师资力量绝对是最顶尖的。”
每个老师肯定都会争取好学生, 尤其是像赵安、计嘉树这样的好苗子。但既然学生已经提出了要求, 那他这个招生主任肯定会安排好。
不对, 这种理由一般不都应该由家长提出来吗?这两位家长完全不说话, 一直是是两个孩子在提问。
这个时候赵安和计嘉树已经交换了一个眼神, 准确说是计嘉树一脸期待地看着赵安, 然后赵安点了点头。
“爸, 我们就在六中报名吧。”
赵安转过身对赵父说道,赵父点头了。计嘉树同样向计父说自己要在六中读书。
“如果你决定好的话,那就听你的。”
计父和妻子对于计嘉树学钢琴、跳级、考试这些事情,基本上没有干预。一是他们认为计嘉树的选择并没有什么大的错误, 二是他们一直坚持让计嘉树学会自己思考、选择、负责。
“那黄主任麻烦帮我们报名吧。”
没想到这两家人还真的让自己十一岁的孩子做决定。黄主任也没再多说什么,直接拿出登记册,以及报名表。
赵父和计父继续在一旁聊天,让赵安和计嘉树自己填写相关信息。因为两人都属于特定奖,所以不用缴纳任何费用,只需要八月三十号来报道就可以了。
报完名后,赵安就回到了家里,等晚上赵母回家后,赵父便洋洋得意地向自己妻子讲述起自己今天去六中帮赵安报名的事情。
这世界上还有读书不紧不要钱,还倒给钱的事情。赵父把黄主任的一举一动都说得很详细,脸上的得意之色根本掩饰不住。这是赵父对于前几次赵安家长会他都没能去的“报复”,当然报复对象就是赵母。
赵母虽然微笑着倾听,但是心中已经决定好了,无论如何赵安开学的时候一定要由自己去才行。
而赵安在一旁看着自己的父母相互间的“明争暗斗”既是无奈又是开心。
自从他们家的收入提升之后,赵父赵母拌嘴的次数明显多了起来。并不是因为金钱或者工作方面的事情,全是因为生活中的一些小事。
但是赵安一点都不觉得苦恼,反而认为这才是生活该有的模样。以前的赵父赵母,每天从工地上回来后,已经累得完全不想说话,简单洗漱和整理家务后,便早早入睡。然后第二天又前往工地,重复辛苦而又乏味的一天。

52书库推荐浏览: 何枝 男男 美食 升级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