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食神 作者:何枝【完结】(92)

阅读记录

90年代开始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种植这些新品种,而土生土长的小土豆则逐渐被抛弃。

但如果吃卤制的整颗土豆,还是本地小土豆口感更佳。所谓小土豆可不是没有完全成熟的培育土豆。
为了保证生长期营养集中供给,培育土豆过程之中都会选择植株块茎比较少的品种。而未经选育的品种,一株植株下面往往能够形成一二十个可以使用的小型块茎,也就是所说的“小土豆”。
这种小土豆淀粉、干物质、纤维的含量明显低于选育土豆,也无法制作土豆加工制品。但与直接蒸、炸、卤等烹饪方式特别适合。
首先因为干物质、淀粉含量比较低,而水分含量更高,所以小土豆口感不会像大型土豆一样干涩、呈现粉状。
其次因为土豆体积较小,所以整个土豆直接油炸也能快速发生糊化反应。炸土豆表面那一层金黄色的外壳就是糊化反应的产物。同样小土豆卤制也能快速入味。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因为小土豆淀粉含量比较低,在卤制过程之中不会大量溶解在卤水中,破坏卤水的质感。小土豆可以说是最理想的卤制品种了 [1]。
其实一开始赵母也准备选择用培育的大土豆进行卤制的,毕竟这样一来成本可以再次降低,而且在采购、菜品的把控方面也能简单很多。
但是赵安坚决反对这件事情,有一半的原因是赵安想建立和保持叶氏秘卤的核心竞争力,还有一半的原因单纯是因为赵安的完美主义。
诚然不同的人拥有不同的味蕾,对于调味、口感有不同的偏好。但赵安相信绝大部分的食客都会更加喜欢卤制小土豆。
赵安也没有和自己的父母争吵,他让赵父在一个周内购买等量的小土豆和培育土豆,然后在卤菜摊售卖。
每天小土豆都比培育土豆先卖完,这种直观的销售对比,让赵父赵母决定以后售卖小土豆为主。
以后小土豆在市场上肯定越来越难见,就算未来小土豆的单价会高上一些,也无法弥补产量带来的利益差。
同样,莲藕也有许多品种的区分。制作卤藕必须要挑选口感更为清脆的莲藕,而不是适用于炖汤的粉糯藕。
“大哥、三弟,你看这件事如何?”赵父再次说起这个事。
赵大伯、赵三伯对于自家兄弟相当信任,而且赵父给出的采购价格已经不能用公平来形容了,完全称得上是优渥。
赵父是按照比菜市场零售价还略高的价格向自己的兄弟购买,再加上规模种植的潜在收益,以及运输、销售费用的节省,还是能让自己兄弟每一亩土地的利润有所提升。
但也正是因为赵父提出的价格,让他们犹豫。这个价格自己的二弟/二哥还能赚钱吗?
“你这价格给的太高了。”
“不高,不高。”
“那你需要那么多量吗?未免太多了吧。”
哪怕是现在小土豆一亩也能产出800多公斤,赵父居然提出把四亩土地全部种植土豆,按照每年种植两次计算,一年能有6000斤。
赵父笑着说道:“放心吧,现在我们和达子的两个摊子每天都能卖2、30斤土豆。我担心的是如果以后又有新的连锁店,这点土豆还不够呢。”
虽然这只是一句玩笑话,但这一直是赵安在思考的事情。
现在扩张连锁的基础已经拥有了,但是却没有合适的人选。
难道要让赵父直接开始招商开设连锁?赵安还是有些不放心,赵父赵母对于经营知识的了解还是太匮乏了,赵安特别担心赵父赵母被坑。
如果被抢先注册公司、商标,会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但赵安又不知道如何向父母解释。
这也是为什么赵安迫不及待地想要跳级,想要在世俗眼中拥有这些知识而不怪异的原因。
别说注册公司,就连固定店铺、城镇户口这两件事都还没能解决。赵安知道现在有通过“农转非”政策获取非农户口的可能性,但是这中间需要利用到一些灰色手段。
而赵安他们家三代人都不没有这方面的关系,还需要再想想办法。赵安在一旁暗自思考。
“可惜你那几亩地了。”赵爷爷在一旁突然开口说道,结果立刻被赵奶奶掐了掐手臂,赵爷爷立刻沉默下来。
赵爷爷说的地是指赵父分到的耕种,泥土过于贫瘠,完全不适合耕种。这也是促使赵父进城的契机。
听到自己二儿子说土地不够用,想到二儿子现在在蓉城生活很好,赵爷爷觉得自己儿子应该已经放下了,才提了一句。
然而赵奶奶却知道自己儿子对于这件事有多么耿耿于怀,所以才掐了老伴儿一下。
赵父听到这里的时候,脸色的确一沉,但是很快他又放松了。因为关于自己的土地他还真的有其他的想法。

52书库推荐浏览: 何枝 男男 美食 升级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