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酒肉和尚 作者:圆舞天涯【完结】(219)

阅读记录

长孙无忌冷哼了一声,知道这是程咬金在‘逼’他先说。
按照道理来说,这印刷术必然是个好东西,长孙无忌若是先反对,那肯定会失了道理。等长孙无忌先说完,那右边表示支持的人就容易反驳了。
长孙无忌并没有退却,他反对印刷术大范围普及的根本原因,确确实实是因为,这项发明触动了世家的利益。
印刷术会让更多的寒门弟子有书读,有很多书读,在配合上科举的无论身份地位选拔人才,到时候整个朝堂就会逐渐地被涌入地寒门子弟慢慢渗透,从而降低了世家在朝堂中能够起到的作用和拥有的权利。
但是,长孙无忌怎么可能把真正的理由拿出来说呢?
他有他的视角,而且是一定会让上位者满意的说辞。
“启禀圣上,微臣认为这印刷术不能在民间普及,必须掌握与朝廷的手里。”长孙无忌一副我很有道理,听我说理由的表情,微微扬起下巴说着。
“莫非舅舅……长孙大人也认为,民若不智,才便于管理么?”李承乾这话一出,站在右边队伍的众人看向他的眼神都变得慈爱和善了起来,尤其是魏征那个总是黑着脸的人,也对着李承乾点了点头。
“非也。”长孙无忌并没有介意亲侄子会反对自己,他其实早就料到了。
这印刷术虽然李世民没说是谁弄出来的,但是让太子李承乾来汇报印刷术这一事,已然给了长孙无忌足够的信息去断定。这印刷术必然是玄萌和李承乾捣鼓出来的东西,那李承乾选择支持印刷术,是理所当然的行为。
长孙无忌对于李承乾这种心怀天下,心怀百姓的态度还是十分赞赏的,他认为这是一个作为未来皇帝必须要有的要素。但是长孙无忌觉得,玄萌那个和尚,对李承乾的影响力,实在是太大了。看看玄萌进京这一年内搞出来的东西,哪一件没有李承乾的参与?
玄萌已经让李承乾失去了一个身在高位之人,未来这天下之主应该有的傲慢。
老话说得好,慈不掌兵。
若是想成为那孤家寡人,过多的仁慈之心是不必要的。
长孙无忌暂且压下对玄萌的不满,先把心思放回到如何合理的说服李世民,有关印刷术不能民间普及的事情。
“印刷术确实有功于天下,但是……”长孙无忌加重了语气,“若是这个方法全天下都能掌握,那所有人想印什么就印什么如何管理?若是有反贼故意发布一些虚假内容激起民愤如何是好?若是有人胡编乱造又该如何?若是有人妖言惑众呢?”
“微臣认为,印刷术掌握在朝廷之手,我们也可以印刷经义教材给需要的学子,让他们可以通过朝廷设立的书局购买,一方面增加朝廷税收,另外一方面对于一些不当言论也便于控制。”
长孙无忌这么一说完,下面立马有人明白过来,这确实是在民间禁了印刷术的好理由纷纷附和。
而站在长孙无忌身后的房玄龄,一句话都没说。
房玄龄知道长孙无忌说的都是借口,出生于官宦世家的房玄龄,其曾祖父是北魏的镇远将军,祖父是褐州主簿,父亲是魏齐时期的著名学者。家学渊源的他明白书籍的重要性,明白印刷术对这天下寒门的意义,但是他不能背离他出生的家庭。
所以他只好什么都不说,用自己的站位和自己的沉默,表达他的态度。
倒是杜如晦,他其实出生在和房玄龄差不多的家庭里。他的祖父是隋朝的工部尚书,父亲是隋朝的昌州长史。然而杜如晦选择了和房玄龄相反的站队。
比起平日里总有些小纠结的房玄龄,杜如晦是善断的那个,他只花了很短的时间,就确定了自己的立场,他要支持印刷术的普及。
房玄龄的长辈们,是过着一代不如一代的日子,到他父亲那一辈的时候,甚至也就是个没有官职的学者。听上去是山东著名学者,但是其实没有什么实权,家里的情况并不算很好。房玄龄是通过家里那一代代积攒下来的藏书,靠着自己的努力在十八岁的时候考取了进士,从而走上了这么一条为官之路。
房玄龄知道寒门子弟的学习之路会比他辛苦得多,但是从小就被父亲耳提面命要出人头地的他,被家中长辈提醒曾经房家是多么辉煌的他,只能夹在中间无法抉择。
杜如晦不一样,家中长辈都是隋朝官员,家事显赫的他,选择了反抗隋朝,选择了加入秦王李世民的阵营,其实就已经体现了这一位一直以来的心态。他要这天下变得更好,无论是谁当皇帝,所以只要是对百姓好的事情,他都会抛开其他顾虑,去支持去争取。

52书库推荐浏览: 圆舞天涯 爽文 种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