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酒肉和尚 作者:圆舞天涯【完结】(220)

阅读记录

“长孙大人此言差矣。”杜如晦淡定的施了一礼,“这天下太平,国泰民安,就连西域诸国都对我大唐俯首称臣,为何长孙大人会想到有什么反贼?只要百姓吃得饱穿得暖,日子过得去,谁有愿意当个反贼呢?而微臣相信,在当今圣上的圣明领导下,不会有人怀有不轨之心,不会存在长孙大人担心的造谣生事。”
长孙无忌瞪了杜如晦一眼,头部微微动了一下,示意站在他身后的人赶快来说点什么支持他的意思。
孔颖达摸了摸自己长长的胡须,“微臣以为,长孙大人说的是有道理的。这凡事嘛,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我的先祖孔子曾经说过‘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这路上听来的传言不能传播,那这民间若是大规模印刷书籍刊物,不就等于是在传播传言么?不可不可。”
“啊……”站在李世民右手下方第一个的李承乾听到这里突然出声,脸上的表情混合着遗憾和失望,“孔大人是这么想的么?之前玄萌法师和我商议,若是圣上同意开设民间印刷厂后,第一套书籍应该印刷什么时,玄萌法师认为应答印刷《论语》。”
“玄萌法师认为,这《论语》虽然多为语录,但是辞约义富,语言生动,展示了包括教育、文学、哲学、立世之道,是稚子都能从中学到道理的好书,是应当广为传播的好书,是能够让人真正懂得什么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启蒙读物。”
李承乾叹了口气,“玄萌法师对《论语》评价甚高,打算以民间印刷厂首次印刷就挑选此书。从中挑选简单易懂的片段,和千字文一起,进入到千家万户。并且玄萌法师承诺这两种书籍,并且哪怕亏本,也要让百姓们只需要花费2个铜钱就能买到。让只要想读书的家庭,都可以买得起。”
孔颖达愣住了,选择《论语》作为第一个广为流传的书籍,不就等于是肯定了《论语》是天下第一书么?
而且只收2个铜钱,那是朝廷印刷都不能做到的事情。
《论语》走进千家万户?人人知道他的先祖孔子,人人都读《论语》?
孔颖达摸了摸胡子,旁若无人地从左侧走到了右侧,“微臣仔细想了想,先祖曾经说过‘有教无类’,这民间印刷便是符合此言之事,甚好、甚好。”
李承乾用这一个《论语》的例子,不仅把孔颖达这样的大儒勾到了己方阵营,还让许多在家写了不少书,就等着让人看的大儒们都‘叛变’。
李承乾永远都不会让孔颖达知道,玄萌真正选择《论语》的原因。
玄萌:当然是为了让他们‘全文背诵’了。
第101章 日月变幻
孔颖达和那一波大儒突然转换阵营, 让长孙无忌气的嘴唇都在颤抖。
“孔大人最好仔细想想清楚。”
“这民间印刷厂若是开了, 肯定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去管理。考察哪些印刷厂可以印刷, 审核哪些书籍可以发售, 都是需要大量的时间和金钱才能完成的, 这给朝廷给国库增添了多少负担,此为公事。”
长孙无忌他双目睁圆瞪着孔颖达, 继续说着,
“而且, 若是这民间印刷厂一开,印刷术普及到了民间,那可等同于给了许多其他学术学派的人一个发扬他们文化的机会。孔大人一心只想到,发行了《论语》之后你家祖先的学问得以传播于天下,怎么就不想想, 那些曾经和你的祖先不相上下的诸子们呢?”
“如果不是当年汉武帝,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你儒家也达不到如今这样的流传度。”
“民间印刷术这个口子一开,不难想象到那百家争鸣的时期又会来到, 孔大人真的对你儒家如此有信心, 真的认为这一次, 你们儒家还会胜出不成?”
“你只想到你家祖先,却忽略你的行为可能使得你儒家失去这天下大势。此乃你儒家私事, 我本不该多说, 但是……”
“同朝为官这么久了, 无忌实在是不忍见到孔大人,公事不明,私事不清,为人诟病。”
好不容易把儒家拉到自己阵营的李承乾,真的想念之前自己那个暴躁易怒的人设。他现在就很想直接撸起袖子,和自家舅舅好好辩论辩论。
李承乾扭过头看向李世民,李世民坐在龙座上,一手拖着下巴,嘴角勾起,仿佛是在看着堂下的朝臣们上演一出大戏。
孔颖达面对长孙无忌的质问,摇了摇头,“长孙大人多虑了。我家先祖曾经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其他学派若是能够流行起来,若是真能够再次百家齐放,那对我儒家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董仲舒独尊儒术的那套儒家学说,早就不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思想了,而是融入了道家、法家、阴阳家的一些思想,为了巩固皇权的一种妥协。真正的儒家思想,是兼容的,是发展的;真正的学术,也是不会受到任何统治阶层的压迫的。

52书库推荐浏览: 圆舞天涯 爽文 种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