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出仕(士) 作者:黄姜 【完结】(155)

阅读记录

    “……和周明白了。”黎池心里并不平静。不过幸好,会试在开年后,笔迹的事还有转圜余地。
    赵俭见黎池一点就透,也感觉很舒服。
    若是因为他赵俭的缘故,而使黎青淮——这辈子叫黎和周了,而使他丢了‘六元及第‘的名头,不仅是对不住他,也是削弱了自己的助力。
    因此,赵俭才要提醒黎池。
    作者有话要说:
    前因后果终于都交代清楚了,(如果小天使发现还有前世今生没交代清楚的地方,劳烦评论留言帮忙补充哦),之后就专心地推进剧情了!
    不负责任小剧场一:
    黎和周:与俭王来往,感觉真舒服,仿佛心有灵犀。
    赵俭:有一、、心虚是怎么回事←_←
    渣作者:多活了一辈子时间,事先已经去了解过他,就是这么回事你心里没点数吗?:)
    不负责任小剧场二:
    赵俭:本王上辈子究竟是怎么了?!竟然对一个粗鲁无礼、姿色也就中上的女子一见钟情?!竟然在她与众多男人牵扯不清时,没有果断甩她一封休书、送她进宗人府?!本王为了她居然放弃了争夺皇位,与她一生一世一双人?!
    渣作者黄姜:在玛丽苏光环的笼罩下,你脑子瓦特了←_←
    (不知道已被改字和周的)黎青淮:我脑子瓦特了没?
    狗腿渣作者黄姜:没有没有!和周,啊呸,青淮大大,你脑子一直都最清醒! ^_^    黎池被接到赵俭暂住的宅邸见过面之后的第二天,一大早上,黎池他们就与同样是今早离开淮阴的钟离书和明晟一行人道了别。
    因为黎棋在前一天就已去将院子的租金结清了,所以黎池他们一行三人就直接包袱款款地,去到与车马行约好的地点,乘车离开了淮阴城。
    当然,赵俭没有亲自来给黎池送行,若不然就太打眼了。只是遣了他身边随行的一个书吏,过来给他们帮一把手,帮忙收拾行李、搬送包袱。
    这个赵俭派来的书吏,在把黎池他们送到淮阴城外后,还给了黎池一个不小的木匣子。黎池以为还是像以往一样,是赵俭赠给他的什么书籍,于是收下了。
    驴车离开淮阴很远一段距离后,黎池打开木匣子,准备看看赵俭给他送了什么书。
    木匣子里确实装有赵俭送给他的书。
    《芒山先生集》,《石谭读‘四书‘杂记》,等等诸如此类的书,共计十二本。根据著者的别称名讳,发现都是前大燕开国时、以及当今朝中的儒学大佬所著。
    这些大佬的学说思想,正是当下所盛行的。还有一部分大佬更是朝中翰林院和内阁的中流砥柱,是对会试和殿试所出题目有很大建议权的人。说不得之后会试和殿试的评卷官,就出自其中。
    显而易见,赵俭给黎池的这一匣子书,是多有用了。若是黎池读透了这些书,就相当于至少揣摩到了四五分出卷人以及评卷官的心思,这在会试和殿试中是很占便宜的事。
    而这匣子中除了装有赵俭送给黎池的书,还有一张一千两的银票。
    黎池一手拈着这张银票,一手拿出放在匣子底部的一封信……
    黎棋这辈子只见过铜板和银子,还没见过银票。黎湖也没见过银票、但听说过,凑过头看清黎池手上拿着的‘纸‘时,低声惊呼:
    “这是银票?!还是一千两银的!”
    “银票?一千两银子的?”黎棋震惊问道。
    此时黎池也看完了赵俭给他的信,“嗯是的,是一千两的银票。”
    他们家以前每年田地产出折算后才二十五六两银,后来黎池中了秀才廪生免了田赋,每年也才三十一二两银的收入。田地的产出,不过刚刚够一家人吃穿罢了。
    加上家里有当初黎池他们琢磨出的造纸这门手艺,自家造的纸能供家里四个读书人用,纸优惠卖给族学不但让黎河和黎湖免了束脩,还能赚点钱。否则真的供不起家中这么多人读书。
    黎池赶考的费用,都是他自己一边学习一边抽空抄书赚的。这次乡试的赶考费,有族里资助的,有这四年间以廪生秀才身份给考生作保获得的报酬,当然还有他抄书赚来的。

52书库推荐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