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走了不到半日,就已经感觉靴底都快被烤化了。
这天实在不寻常,夜里也不见风凉,白日里只要出了太阳,就像要晒掉人一层皮似的。
都说江南潮湿,之前冬天的湿冷白鸥是见识过了,可这夏天怎么比他呆惯了的北方还要燥?
他手头只有临安城粗略的地图,并不可能清楚地把每一条乡间小路都标注出来,他只能凭着对当初与李遇每夜挑灯之时,布局过的那些荒地方位的大致映像去找。
可他们当初的布局不止一处,他对临安本也就不熟,只能是凭着并不完整的记忆摸索着走。
天太热了,想找个路过的行人问问也没有。
白鸥晃了晃已经空掉的羊皮水袋,凭自己之前丰富的户外活动经验,他知道这样下去不行——
烈日,高温,缺水,人很快就会扛不住的。
他决定要找处小河装上点水,再找个阴凉的地方歇歇脚。
这样一歇,再睁眼时便已经身处一间农舍。
“小伙子醒了?”
面前是一个村姑装扮的妇人,情景倒是跟之前上次出逃很像,白鸥揉了揉发胀的脑袋,回忆起之前的事情。
因为对临安的不熟悉,他只能凭借在宫里同李遇规划灌溉水渠时对图纸的记忆,循着大致的方向去寻找水源,却是无果。
毕竟手上没有详细地图,记忆也难免出错,当时天光已经过了正午,正是一天中最热的时候;他不能再这么两眼一抹黑的走下去。
找到一个树荫下歇息,他准备等太阳落山后再上路,后来……
就不记得了。
“我男人推着板车去镇上送柴火,回来的路上刚好瞧见你。”农妇见白鸥一脸疑惑,解释道:“也不知你是病了还是中暑,好在他推着车,正好就给你拉回来了。”
那应该是中暑了,主要是缺水和高温。
白鸥长吁一口气。
幸而他身子一直不错,不然放在那个年代,因为中暑而翘辫子的也不少。
“饿一天了罢?”农妇手里端着个土瓷碗,里面放着半个干透了的窝头,递到白鸥面前,“吃点儿?”
白鸥看着那个窝头,觉得喉咙里都起了火,他有些不好意思道:“大嫂……有水吗?”
“这……”农妇面露难色,踟蹰了半天才道:“那你等等,我去教我家那口子打一碗来。”
农妇说着起身,打帘出了房门,过了好半天才跟着一个穿着粗布马褂的汉子一道回来。
那汉子手里端着个小小的土瓷碗,又和那农妇互相推诿了半天才极不情愿地上前,递上瓷碗的时候手还有些哆嗦。
白鸥一脸狐疑地双手接过瓷碗,朝里一瞧才终于明白那对夫妻在推搡些什么。
本就不大的小碗只装了半碗“水”,与其说是“水”,倒不如说是半碗泥浆子。
“不、不脏的……”那汉子一脸淳朴的长相,语气里带着点抱歉,“是井里打出来的,放桌上沉一会,面儿上的水还是能喝的。”
白鸥想起之前自己就是因为走了许久都没有找到灌溉水渠和别的水源,才会最终晕倒在了树下;这农舍里连一碗像样的清水都没有……
难道是自己一开始就走错了方向,根本就没有走到之前规划的水渠和荒地?
可就算没有水渠流经,这样的日子也太惨了……
“敢问……”他有些尴尬地放下碗,“这位大哥贵姓?”
“我姓姜。”朴实的汉子憨厚一笑,“我们这个村儿的人都姓姜。”
姜……
姜家村?
白鸥在脑海里翻过那些他还能回忆起的规划图纸和地图。
姜家村,一定是有灌溉水渠途经的。
他可以确定。
不是说陈琸亲自盯着吗?
前脚刚走就出了事?
到底是陈琸在撒谎还是有人在添乱?
“朝廷不是拨了银子修水渠、垦荒……”白鸥紧张地上前拽住那汉子的手腕,“你们都没见着吗?”
52书库推荐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