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怨诗都是骗人的[快穿] 作者:许百龄 【完结】(144)

阅读记录

    江郎因为要赶着搭邻居牛车回去, 未再逗留。唐小诗和赵二娘将其送到小院门口。
    望着江郎身影在巷子转角处消失,唐小诗心中又一点点失落,侧头望赵二娘。她正愣神望着巷子,神情几许落寞, 最后轻叹一声转身朝院内走。
    “江郎倒是不错的。”回到堂屋赵二娘道, “斯斯文文,干净利索, 就是……”抬头望了望她,感叹声,“就是家境太艰难了。”
    她知姨母言外之意,笑道:“姨母想多了,我与他只见过几面而已,算不得熟,只是今日恰巧遇着,他心善随手帮个忙而已。”
    “你以为姨母老了,眼神不好使了?江郎明明对你有那么点意思。”
    “姨母这话怎么好乱说。”
    “姨母开着裁缝铺子,见过那么多人,怎么会瞧错,是你太糊涂了。”笑着打趣她,歪着身子在炉边坐下。
    唐小诗倒了碗茶递过去,赵二娘霍地似想到了什么,猛拍了下腿,冲她问:“这江郎是不是上回三郎说的那个……你嫂子娘家村上的那位?”
    未待唐小诗反应,她放又拍了下大’腿,一副恍然大悟神情,肯定语气道:“就是他,和平镇江村,家境相同,哪里还有第二个。”
    “哎呀!”赵二娘忽然似解透千年谜题,心胸舒畅般呵呵直笑,“原来你们早就认识了,那可太好了。”
    “姨母,你别多想。”
    “姨母可没多想。”端起茶碗美滋滋地喝起来。
    唐小诗无奈轻叹。恐怕自己在姨母这里是解释不清了。
    约莫十多天,年关将至,从午前开始便飘起小雪,到午后天地已经白茫茫一片。
    送走了一位来取裘衣的客人,唐小诗向火盆中添了两块炭,转身准备去帮赵二娘赶制两日后要交付的一套冬衣。
    赵二娘摆摆手:“这是我老熟客,还是我自己来,你陪敏儿旁边烤火歇会儿。”
    唐小诗也不勉强,她现在裁布制衣技艺还不及姨母,老熟客过来一般都是看中姨母的手艺,她上手帮忙反而会出岔子。
    叫过敏儿到火盆边,教他认几个字。
    正教着,觉得光线倏尔一暗,朝门望去,一个收伞的瘦高背影。不瞧面容,她也分辨出是江郎,因为还穿着上次那件冬衣。
    “江郎来了。”赵二娘笑着打招呼,放下手中的针线。
    江郎进门朝她们欠身一礼,笑着道:“上回拜托舒娘子为家母裁剪衣裙,今日且将尺寸送来。”
    赵二娘朝唐小诗看了眼,笑道:“那你们说话。”朝江郎又看了几眼,才低头继续忙着手上的针线活。
    唐小诗哄了句敏儿后,朝一旁的柜台走去,江郎也跟过去,并将写了尺寸的纸张递给她。
    她展开看了看,脑海中立即浮现一位面容苍白,瘦骨嶙峋的羸弱妇人。
    “令堂的病最近可好些了?”瞧着他今日过来手中没有提着药包。
    “还是老样子。”
    她点了点头,话虽如此,但从对方忧郁的眼神看得出情况不好。
    她转开话题:“令堂平素喜欢什么花色?”
    江郎迟疑须臾微微摇头:“我并不知。”自从父亲去世后,母亲抚养他与妹妹,供他读书,似乎没有做过新衣,衣物都是别人相送。
    瞧着他笑得苦涩,她便从身后抱了几种料子放在柜台上:“我们铺子小,料子不多,令堂既然喜欢白梅,想必偏好素雅色泽,这几种,你瞧瞧哪个合适。”
    江郎一一看过,依旧摇头:“我并不懂这个,娘子觉得哪样合适?”
    “那就上身襦子选这款墨绿花色料子,束裙用胡粉花色,披帛选牙色,你觉得如何?”一边说一边介绍。
    江郎愣愣看了眼三种料子和花色,似乎脑海在拼凑一件常服的式样成品。
    “好。”须臾他点点头,“就依娘子所选。”
    唐小诗看了看手中的尺寸和布料,思忖了下犹豫道:“年前应该能够做出来,过年的时候令堂或许就能穿上。”

52书库推荐浏览: 许百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