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让贾政一家子住在国公才该住的地方,薛端一直觉得这贾家的老太太挺有意思的。
难不成,她偏心小儿子是假,暗恨小儿子才是真?
毕竟,这种事情,皇家若是真追究起来,贾政一辈子的仕途也就完了。
哦,对了,他记得贾政自老国公过世以后,就是工部员外郎,到如今十几二十年过去了,还是个工部员外郎。
这贾政就算再无能,靠着荣国府的人脉堆,也该往上升一级了吧?
谁又敢说,贾政原地踏步这么多年,没有住处逾制的原因?
就是不知道,这其中的微妙,贾政自己知不知道了。
不管贾政知不知道,反正比起贾政来,薛端是更看好看着荒唐糊涂,实则心里有数的贾赦。
虽然京城里到处都流传着贾赦荒唐好色的传说,但仔细想想,贾赦是强抢民女了?还是流连青楼了?
实际上,他都没有。他不过是在家里多收用了几个丫头而已。
虽然朝廷对官员纳妾的数量有明文规定,但那个“妾”,指的是有文书有名分的姨娘。通房丫头不算妾,是所有人都心照不宣的潜规则,任谁也不会追究。
也就是说,如果贾赦有心洗白,好操作的很。
正因如此,在薛端看来,贾赦应该是不甘心大房被二房压制的,如果有人愿意帮他打压二房,他再怎么着,也得有点儿表示才是。
可贾赦却似早已认命了一般,根本就不加理会。
难不成,他是不信任薛家,觉得薛家是和二房有什么针对他的阴谋?
这也有可能。
毕竟,贾王氏和薛王氏是亲姐妹,这些年的联络也十分的频繁亲密,他突然就转头要帮助大房,贾赦不相信他也情有可原。
薛端是个生意人,虽然不怕冒险,但合作伙伴谨慎一些,他更高兴。
于是,薛端就决定,继续暗中联络贾赦,一定要让赦大老爷明白他的诚意!
中秋的节礼走完之后,便是各家联络的宴席了。薛家作为皇商,在金陵的大商家里极有影响力,自然也收到了许多请柬。
可毕竟时间有限,薛家也不可能每一家都去。这几日,宝钗便跟着薛端一起分拣请柬,看哪一家是必须去的,哪一家可有可无,那些人家又是不必理会的。
“这萧家的大爷据说是被京城的大官看上,招做了女婿,萧家的地位也随之水涨船高。他们家的面子,还是要给的。”
薛端说完,宝钗便把萧家的请柬拿出来,放在了必须要去的那一堆里。
“还有黄家和柳家,这两家合力吃下了整个金陵近三成的盐引,实力不容小觑,也是要登门拜访的。”
“这池家的老爷子快不行了,两个儿子也都不成器。到时候若是没空,尽可免了这一遭……”
“……”
突然,宝钗看到了一张镶着银杏叶的洒金帖子,不由捡了出来,问道:“老爷,这辛家呢?”
“辛家?”薛端瞟了一眼,不以为然地说,“辛家一代不如一代,这一代的继承人更是愚鲁不堪,偏一家子都宠得厉害……”他摇了摇头,没有再说下去。
宝钗不由笑道:“我怎么听着,老爷不是说辛家大爷,而是在说哥哥呢!”
薛端有些尴尬地咳了一声,道:“你哥哥这段时间稳重多了。我准备找两个积年的老掌柜好好教教他,免得日后被人糊弄了。”
宝钗喜道:“老爷能这样打算,真是再好不过了。”
既然重来一世,宝钗自然是希望一家子都能平平安安的。不管薛蟠能不能成才,只要别如前世一般无法无天,只知道闯祸,宝钗就心满意足了。
说完了薛蟠,宝钗又说起了辛家:“这辛家大爷的确不成器,可二爷和三爷却出挑的很。特别是这辛三爷,最近辛家成的几单大生意,不都是他谈成的吗?”
辛家做的是绸缎生意,薛家做的是头面首饰的生意。两家做的都是女人的买卖,平日里的交集难免多一些。
52书库推荐浏览: 松影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