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以,宝钗虽不出门,却也了解一些辛家的情况。
当然了,让宝钗对辛家这么上心的,绝不是辛家的任何一个爷们儿,而是辛家的小女儿辛馨。
辛馨今年十一,略长宝钗一岁,两人也是一块儿玩儿到大的。
前世,宝钗从京城一路乞讨回到金陵之后,便听说辛馨早年与家里决裂,自己梳了头发做了姑婆,带着自己攒的私房白手起家,称起了十几家绣坊。
宝钗的许多绣品,都是卖到了辛馨开的绣坊里。
那个时候,宝钗一身狼狈,根本就没脸去见幼时的好友。要不然,她的结局也不会那般凄凉。
重生之后,宝钗就一直在想辛馨的事。
她想:若是我也有她的魄力,我薛家是否也不至于落得那样的下场?
江南的风俗自来与北方、中原不同。像男子结为契兄弟,女子义结金兰的,在江南虽不说是盛行,但大家也都不以为怪。
当然了,这个前提是不耽搁各自成婚。
甚至有的女子成婚之后,遇到了与自己心意相通的女子,便会以为丈夫纳良妾的名义,把那女子接到家中,朝夕相伴。而丈夫对此,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但也有一些比较极端的女子,不愿意成婚。就算是被家里逼着嫁了人,也是不肯让丈夫近身的,想方设法地要从夫家离开。
闹得多了,夫家多半受不住,也就放她们走了。
这样的女子,就被人称做姑婆。
也有人骂那些年纪大还嫁不出去的女子做“老姑婆”的,可见这并不是什么好话。
但有这样魄力的女子,多不是池中之物。天长地久的,一代又一代的积累,许多姑婆联合起来,也形成了一股不小的势力。
因着她们自知弱势,便很是排外,内部也很是团结,一般人都不敢去招惹她们。
前世辛馨之所以脱离了家族之后,还有那样的成就,就是因为背后有姑婆团体的势力支持。
重生之后,宝钗更加着意与辛馨亲近,两人的关系比前世更加亲密。
宝钗这才知道,原来辛馨从这个时候,已经有了脱离家族的意思了。
“嫁个男人又有什么意思?就像我大嫂,萧家出身的女儿,本事比十个男人都强。可是就因为我大哥自己没本事,就联合爹娘一直压制大嫂,让她终日不得欢颜,屋子里的姨娘都敢在她面前蹦哒。”
“还有萧家、付家的那些男人们,因着家里是女人当家,他们在家做不得家业银钱的主,便在外面胡混。流连青楼楚馆的还算是好的,更有那喜欢往赌坊里钻的,哪一天不输上百十两的银子?”
“他们家里的太太奶奶再有本事,也管束不得他们。我是不信那些太太奶奶们的日子会过得舒心的。”
这是辛馨的原话,一字一句,都表达了她对男人的失望和厌恶。
虽然她没有明说,但宝钗却知道,如果辛家要逼她嫁人的时候,辛馨还是会走前世的老路的。
世人都觉得这不是正道,可是,日子过得快不快活,却不是靠别人说嘴的。
说实话,宝钗很羡慕她。
作者有话要说: 推荐基友的萌文:
《彼岸繁花(综红楼)》by林一平
红楼这盘菜 穿谁会痛快
《【综漫】惜欢》by浅梦红妆
白发魔王的一见钟情故事
喂,你看起来不错,要不要和我交往看看? 宝钗很羡慕辛馨, 自然不愿与她断了联络。可若是薛家与辛家逐渐疏远,两人的交情也势必会受到影响。
因此,她才会在父亲面前提议提一提辛家。
可薛端却很不看好辛家:“辛家的老二和老三的确都不错,老三更是出类拔萃。可是, 这两个都是庶子, 辛家的当家人一心捧着嫡出的长子, 对两个庶子却是一边压着一边还想让他们为长子所用。”
薛端笑了一声, 满是讥讽:“这世上,哪来那么多以德报怨的好事?”
52书库推荐浏览: 松影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