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神策道:“那个小娘子我见过,倒也不差。”
“嚯!”韦知勉火速抬起头,震惊地道:“你?”
李神策摆摆手:“还是见一见再说吧。”
“各家难没有淑女了吗?竟如同定下了她一般?”
“哦?”
两人开始了“磋商”。
眼下最大的事qíng就是选后了,各处谈论得最多的也是这个。怀恩作为一个“历事三朝”的资深宦官,对萧复礼有着不小的影响,他自然是看好郑党一系的女孩子,首推池chūn华。萧复礼终于可以放开了自己考虑老婆问题了,自然是要向身边的人问上那么两句。
怀恩也就顺水推舟地道:“老奴一直在圣人身边儿,也见不到几个小娘子,无论起,真要说,也就只能说老奴见过的人了。”
萧复礼道:“不是要看家世吗?”
怀恩摇头道:“不止呢,说起家世,哪个大臣又差了?还要看家里人好不好,看小娘子好不好,”小小声地道,“宫里事qíng多,一般小娘子管不好的。皇太后当初由藩王妃做太子妃再做皇后,老奴都是一路看来的,跌跌撞撞惨不忍睹。当时不是老圣人护着,韩国夫人帮着,事qíng就坏了。”
萧复礼再问怀恩觉得什么人好,怀恩迟疑着道:“您看韩国夫人的女儿怎么样?在宫里虽见得不多,然而韩国夫人幼时老奴倒是常见到的,总觉得她们母女很像。”
萧复礼认真地想了想:“可,chūn华聪慧。”应该能够处理好家庭关系吧?
怀恩心中一喜,又克制住了自己的表qíng:“这是大事,圣人不合听老奴这个阉人一番话就定了的,还要问问相公们呢。”
萧复礼道:“我省得。”
亲自与丞相们说?萧复礼又有点不好意思,怀恩看他表qíng,便自告奋勇代跑一趟:“老奴再到韩国夫人那里透个话。”
萧复礼捏捏手指头:“嗯。”
且不说萧复礼有些焦急又有些期待,却说郑琰听了怀恩所述,忙道:“不可。”
怀恩一愣:“有何不可?大娘为后,众望所归呀!”
郑琰道:“圣人现在需要一个年岁相当的皇后。”
“哈?”
“老翁有心了,我先谢过。可是这事儿啊,我不能只为大娘想,还要想一想阿元。”
“这有什么矛盾么?珠联璧合。”
“不瞒老翁说,大娘与德妃同庚,德妃在宫里也就是个孩子模样,大娘去了,也是个摆设。不好。对谁都不好。”
怀恩颇为失望:“夫人总是有道理的,我还是觉得可惜。”
“只要圣人好了,就没什么好可惜的。”
“也是,那郑相公那里?”
“我随老翁入宫一趟吧。”
怀恩就知道父女俩可能已经商量好了,痛快地答应了:“圣人常念叨您呢。”
不知道是不是郑琰的错觉,大正宫里一下子,呃,清慡了不少。随着后宫部分人员迁到了保慈宫,大正宫后半截剩下的人并不多,掖庭更是除了洒扫的,就再没人了。这种清凉似乎也影响到了前殿,更因冬日,平添几分萧索肃杀。
萧复礼的心qíng就像这十月初冬,巴凉巴凉的,眼巴巴地问郑琰:“为什么?”开始是有皇太后阻挠,不得不退让,现在为毛啊?其实chūn华长得很漂亮,xing格也讨喜,萧复礼不能说有了特别明确的男女之qíng吧,起码是有那么一丝丝好感的。现在郑琰兜头浇他一盆冷水,心中未免不是滋味。
郑琰握着萧复礼的手,看着他的眼睛:“阿元,皇太后迁入保慈宫,这么大的大正宫,需要一个能理事的女主人而不是一个要人照顾的小娘子。”
萧复礼低下头,喃喃地道:“那也没什么,”忽然抬头大声道,“先生不是女侍中吗?襄佐皇后,天经地义。”
郑琰手下用力:“阿元,阿元这么亲近我,我一则以喜,一则以忧。喜是喜阿元信我,忧则是……天子不可专信一人。我与皇太后有些误会,若是提了chūn华,又要生事端,你的婚事就要再拖下去了。长此以往,纵使如愿,你们母子也难免之间生隙,你会很通难做——毕竟你是过继来的,有些事亲生儿子做得,你却不能。chūn华太小,正与德妃同龄,便如你所愿,大臣们看你们,也是觉得你们在过家家,当不得真。阿元明年十四了,是半个大人了,如果娶一年貌相当的皇后,天下人才觉得阿元长大了。这样,也就能亲政了。帘子后面,不需再有人坐着了。”
萧复礼一怔:“这……我,也不是很急的。国事千头百绪,我一时也看不太懂。”
“哪位天子是什么事都做的?要大臣何用?”
“我……怕自己做不好。”本来挺想长大的,朝廷上这么吵,萧复礼很有些无力感,但是一旦真的要接手了,他又有些担心。
“阿元能这样想很好,这么大的国家,这么多的百姓,军国大事系于一身,当然要惶恐。知道畏惧,就是明白责任重大,只有常怀畏惧之心,才不会恣意妄为,这样很好。阿元会是个好皇帝的。”
萧复礼不好意思地红了脸颊,郑琰见他被歪楼,便不再提池chūn华了。想想这两个人人的年纪,也不至于会闹出什么绯闻,池chūn华固然无意,萧复礼这里,恐怕也不是就恋童了。
萧复礼这里,直到郑琰要告辞,才想起一件事qíng:“先生是说,要撤帘?请皇太后退居保慈宫不问政事了?”
郑琰认真地点头:“所以啊,阿元要长大。”
“皇太后不懂政事,也不多问的。”
“不须多问,只要问那么一两件,就够了。”
“……”
让萧复礼亲政,也是郑靖业计划的一部分,在自己临退休之前把皇帝拱上前台,然后自己悠然而下,多么地有范儿!
既然退了,就退得潇洒一点,断不可有什么“jiāo易”的痕迹。现在就只等世家定一个皇后出来,他投个赞成票,帮皇帝娶完媳妇,他就上表请皇太后还政于皇帝,然后自己退休。
主意打得挺好,可杞国公家有那么容易认输吗?
答应是否定的!
保慈宫里传来消息:皇太后绝食!已经一日水米未进,看样子还有继续坚持的趋势。
李神策一面说:“她且舍不得死,”一面发令,“皇太后病重,思念亲人,让杞国公家入宫侍疾。全家!广集名医,给皇太后看病。”
郑靖业心说,你这是要皇太后去死啊?他自己却乐得做个好人,萧复礼虽然对徐莹一家不满,心地却宽容,恐不乐见这样的事。不管是皇太后还是李神策,这侵略xing略qiáng,圣人能理解能包容,却不会喜欢,到了抉择的时候他们都不会是好的选择对象。
李神策不在乎一个土鳖皇太后,他狂惯了,gān脆暗示了杞国公。杞国公不得不劝说女儿,徐莹当天就开始吃东西了!
李神策出手KO掉了皇太后,自己也遇上了麻烦。
却说李神策与韦知勉乱七八糟地争执了许久,内中不乏毒舌与利益争执,又有其他世家也有盘算。郑琰则是正式上疏提出了自己女儿年纪还小,不参与竞争,被郑靖业给批准了的。
众人又忽然与郑靖业亲近了起来,顾氏也希望走顾益纯的关系,让郑靖业首肯、让郑琰帮忙推荐。郑氏父女跟世家之间的恩怨纠葛如同一团乱麻,也不知道是有恩还是有仇了,索xing旁观——抓住皇帝才是正经。便提议,各人各有举荐,但是要与萧复礼年岁差不多的小姑娘,到时候一个做皇后,其他为妃。“事涉圣人,岂能由臣下擅自决断?我等又非圣人父母。”
谁做皇后,让萧复礼决定。各家纷纷提出自己的候选人,未必就是亲女儿、亲孙女一类,也有可能是姻亲家的孩子,却无一例外都是世家之女。这么打破了头的盛况,足证大家对萧复礼的态度了——很看好!打了这货执政时间超过他祖父的主意。
小姑娘们都准备好了,郑琰家里的门槛都快被小姑娘们的父母长辈踩平了。左邻右舍的李、夏两家虽然没有直系的小姑娘入选,却各有亲戚,不免左右左地串串门。照郑琰说,小姑娘们一水儿的“正妻脸”,标准的淑女扮相,行动都按着教科书来的,要说特色,估摸着,一般不会表现出来。
所以郑琰才不想沾手这事儿,这要是自己挑儿媳妇,挑得好不好,没得埋怨,而且,她管得着自己媳妇儿,出现不好的苗头的时候可以直接掐了,就可以防止恶化。这是看准皇后,就算萧复礼和钱氏各有所托,她也不能下决定,万一有什么不妥,gān涉起来也是名不正言不顺的。
索xing放手给萧复礼。
眼看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京城又发生了一起恶xing事件——徐莹的大哥、德妃的生母,带着一群人试图群殴李神策。他被李神策坑惨了!虽然出主意的是周王太妃,可那老女人宅家里不出门,周王府的铁甲卫士也不好惹——卫王、萧深友qíng督练。
第四百二十一章 判一判案
郑琰与徐莹翻脸不假,最后的结果是池chūn华也退出竞争了。眼下李神策忙着决定新皇后人选,风光得很,一想当初李神策盟誓时的样子,徐大郎就满肚子火气。点起几十号家丁,出门揍李神策去!
徐大郎的主意很简单,打了就打了,你们能把太后的哥哥怎么样呢?他身上挂着数道护身符,实在难缠得很!
李神策在大正宫的时候不好揍,只有等他出来了。然而李神策也不是什么善良的人,站那儿等人揍好出气。一看势头不好,打马一拐弯,拐萧正乾家去了。萧正乾家的护卫一身血气,三下五除二就把国舅给抓了。
人好抓,不好放,更不好审。刚刚坑了人家一把,李神策还被楚椿指责了一回,不少人对徐氏由厌恶转为略同qíng,审得轻了不行——宰相代表朝廷,不容外戚折rǔ。审得重了也不行——皇太后的面子,皇帝的面子,还有就是,大家的良心。
李神策是苦主,必须避嫌,韦知勉不肯生事,卫王出不了主意。萧复礼便问郑靖业:“此事如何是好?”
郑靖业道:“审吧。”
萧复礼道:“该问的都问了,审不难,难的是判。”
卫王眉头一皱,计上心来:“池脩之昔年断案如神,不如让他来判。”
萧复礼愕然:“还有这等事?”
“正是,非但公正,更是兼及法理人qíng。”
池脩之正好回京任职,被拉来判一判案。徐大郎看谁都不顺眼,坐椅子上歪头不看人。池脩之很是腻味:老子平生最瞧不起笨蛋了!
必须说,池脩之中二时期讨厌世家,跟世家爹对着gān,某些世家习惯还是深入骨髓的,比如那股傲气和小心眼儿。他只确认了一下案发qíng况,就向萧复礼汇报:“是徐某不忿宰相,故尔相殴。宰相,国之重器,若纵容折rǔ,是rǔ及国家,且又冲击王府,气焰嚣张,必罚。然其在八议之列,论而当赎。今请夺徐某之杞国公世子及本官等,以其弟为杞国公世子。徐某jiāo由杞国公管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