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此一生_孟寻【完结】(354)

阅读记录

  直到此时,蒋轩总算真正松了口气。

  冀大人和燕国公,则是震惊非常,想不通这八千镇北铁骑如何就能在一夜之间直抵京城……难不成,真的是靖远侯世子夫人的手笔?

  尽管事实摆在面前,他们仍旧不敢相信。

  唯有禇大人,远比他们要淡定许多,只与蒋轩对视一瞬,眼神之中尽是了然。

  反观吴太后,再也没了刚才的从容,两眼直勾勾盯着来人,突然喊道:“大胆!”

  “你们分明是信口雌huáng!安乐伯乃是奉了皇上口谕,调动五军都督府的兵马,何来‘犯上作乱’一说!倒是你们,身为驻守京郊的镇北铁骑,竟然胆敢无诏进京,才是真正的图谋不轨!”

  吴太后妄图先发制人,却没得到任何回应。

  那位镇北铁骑的将领,甚至未曾看她一眼,只是望着蒋轩,等候听命。

  蒋轩这时却有些走神。

  明知道陆清容不可能跟着进宫,他还是忍不住朝殿外望去……仅仅一日未见,他就极为想念那个熟悉的身影。

  连忙收回心神,蒋轩忍住询问陆清容的冲动,沉声命令道:

  “将军一路辛苦。再过一刻钟,就是文武百官上朝的时辰了,还望将军协助羽林卫,维持好宫中的秩序,以确保新君可以顺利继位。”

  两名将领即刻领命而去。

  这时的吴太后,似乎对刚才被无视的事毫不在意,只因她心中又感到一线生机。

  没想到,蒋轩终归只是个愚忠之人!

  在手握兵权、形势大好的qíng况下,他非但没有阻止百官入朝,把二皇子请来抢占先机,反而还摆出一副光明磊落的模样,企图让新君名正言顺地继位。

  若是他们手中的遗诏还在,倒也罢了。可如今这无凭无据的……

  吴太后的目光扫过殿中的火盆,以及虽被蒋轩从火中抢出,却早已烧得一团漆黑的诏书,顿时又恢复了几分信心。

  短短一刻钟之内,吴太后心中可谓百转千回,反复琢磨着一会儿面向朝臣的说辞,以求力挽狂澜,顺便狠狠给蒋轩他们一个教训!

  很快,前来上朝的官员,得知皇帝驾崩的消息,纷纷赶到了勤政殿。

  一番悲恸过后,当冀大人从怀中取出那份皇帝亲笔所写的诏书之时,吴太后一口气没上来,直接晕了过去。

  待她转醒,仍旧没有错过诏书宣读之中那最关键的一句。

  “……着二皇子……继朕登基,即皇帝位……”

  最后的一线希望,就这么在眼前消失殆尽。

  第四百八十章 继位

  早在遗诏宣读之前,二皇子就已经在镇北铁骑和羽林卫的共同护送之下,来到了勤政殿。

  对皇帝驾崩的悲伤,对自己曾被蒙在鼓里的后怕,以及对形势逆转的欣慰……各种qíng感纷至沓来,让二皇子瞬间百感jiāo集。

  宣读诏书的整个过程,二皇子都有种不真实的感觉,仿佛一切尚在梦中,皆是虚幻,只要稍有惊醒,便会烟消云散。

  正在此时,吴太后亲自上前抢夺诏书的举动,反而让他感受到几分真实。

  只见吴太后不顾李嬷嬷的阻拦,冲到冀大人面前,一把夺过诏书。

  当着朝中众臣的面,她并不打算将其销毁,而是仔细观察着上面的字迹,企图从中找出什么破绽。

  事实却让她再度失望。

  她不得不承认,这就是皇帝亲笔所书的遗诏。

  吴太后顿时追悔莫及。

  刚才自己明明有机会毁掉遗诏的,但出于内心的忐忑,她没敢亲眼确认,方才中了那帮人的jian计!

  尤其是刚刚靖远侯世子的反应,竟然把手伸到火盆之中去抢夺,让她倍加确信,被自己烧掉的就是皇帝的遗诏无疑。

  此刻再看蒋轩,他手上灼伤的痕迹犹在,看在吴太后眼里,则只剩下咬牙切齿的恨意。

  冀大人不露声色地吩咐一名小太监,从失魂落魄的吴太后手中取回诏书。

  这个过程并未引起在场群臣的注意,因为众人已经开始忙着参拜新君了。

  此起彼伏的请安之声,在勤政殿里不停地回dàng。

  这里从来都不缺少被称作“皇帝”的人,只是随着岁月的变迁,一代又一代地更替而已。

  二皇子终于接受了这个现实。戚然之色却仍未褪去。看着昔日的父皇横卧榻上,而满朝文武的哀伤之中似乎又带着掩饰不住的亢奋,他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憋闷,纵然大位在手,亦无法释怀。

  唯有看向蒋轩等人之时,方才展露出几分和颜悦色。

  只见二皇子尽力适应着自己的新身份,踌躇片刻过后。对蒋轩吩咐道:“靖远侯世子听命!”

  蒋轩立刻上前一步。

  “五军都督府擅自调兵。不顾兵部阻拦,qiáng行集结兵马,扰乱京城。朕现在命你暂时接管大都督一职,严加整肃,涉案官员一律严惩不贷!”

  新皇此话一出,立时在群臣之中产生了不小的震动。

  靖远侯世子已经是羽林卫的指挥使了。此刻又连五军都督府一并接管,再加上他和镇北铁骑那沾亲带故的关系。这京师的地界之中,恐怕再无人能与其抗衡。

  此时可以十分确认地说,倘若靖远侯世子有心举兵谋反,改朝换代那都是手到擒来……

  如此看来。新皇对其的信任,可谓前无古人。

  蒋轩未曾推辞,领命接下了这个烫手山芋。

  他绝无任何妄自尊大的意思。此刻接下这个差事,全因深知新皇的处境艰难。只得选择为其分忧。

  继位一事固然名正言顺,但调兵风波才刚平息,加上宫里之前的一阵纷乱,作为皇帝,肯定无法视而不见。

  对五军都督府的整肃,只是一个开始,后面还有更多烦杂的决定,等着他做出。

  很快,皇帝又下旨罢免了内宫禁军统领,追回令牌,暂由潜邸跟来的护卫首领掌管。

  再往后,这处置就愈发艰难了。

  因为剩下的,大都不是一般的皇亲国戚,而是与皇帝血脉相连的近亲之人了。

  若论罪责,首当其冲的就该是吴太后和皇长孙。

  他们一个在暗中调兵,企图毁灭先皇遗诏,矫诏拥立他人即位;另一个虽然年纪尚小,却已狠戾尽显,曾经对先皇的子嗣下毒手,还曾勾结番蒙异族死士假意行刺,企图以此牵连到景王府……

  每每想起这二人的罪恶行径,皇帝都甚是寒心。

  偏偏这两个人,又是绝对不能动的。

  起码现在不能。

  新皇继位,一上来就拿自己的祖母和侄儿开刀,任凭他们多么罪有应得,都是件极为危险的事。

  尤其,多年以来,对于皇储归属的猜测可谓众说纷纭,皇长孙也是个不容忽视的存在。

  在儒家至上的大齐朝,这种行为轻则惹人非议,重则朝纲不振,甚至都有动摇国本的可能……

  当然,皇帝暂时动不了他们,不代表连他们身边的人也动不了。

  东宫侧妃徐樱,由于之前在勤政殿的猖狂之词,以“祸乱宫廷、蒙蔽皇长孙”的罪名,被皇帝赐死。

  而吴太后的亲信安乐伯,作为擅自调兵的罪魁祸首,以谋逆罪论处,夺爵,处斩,九族之内尽数流放辽东,已经是格外开恩的处置了。

  吴家人在京城的势力早已盘根错节,故而安乐伯的九族牵扯甚广。

  至此,以后京城之内,除了早已出嫁的吴氏女,恐怕再难找到吴家之人了。

  皇帝以严惩立威过后,暂时把追究罪责的事搁置一旁,留着日后慢慢处理。

  这时,皇帝的目光再次转回到蒋轩身上。

  “这一次,靖远侯世子夫人护驾有功,既然她此刻不在殿上,朕随后会派人将封赏的旨意送去侯府。”

  蒋轩代陆清容先行谢恩。

  这一幕,看在群臣眼中,又是另一番震撼。

  要知道,这可是新皇继位之后的第一个封赏!

  刚才靖远侯世子的那个大都督,应该算是任命,毕竟没提及爵位的事,严格地说,还不能算是封赏。

  而世子夫人这一桩,本尊明明都不在场,大可以直接传旨去侯府便是,但皇帝偏偏还要在大殿上提一遍,其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刚才入宫之时,众人就听到了一些关于靖远侯世子夫人的传言,说此时京城内外的八千镇北铁骑就是她在一夜之间带入京城的。

  难不成,这并非传言?镇北铁骑真是被她给弄来的?

  突然之间,满朝文武纷纷向蒋轩那边看去,心里都在暗暗叮嘱自己,以后这夫妻二人,都是绝对不能惹的……

  与此同时,远在侯府之中的吴夫人,就没有众位朝臣这般觉悟了。

  第四百八十一章 归来

  沁宜院之中,吴夫人对这一夜之间的翻天覆地并不知晓。

  尽管隐约听到府里的下人议论说,天亮之前,外面似乎喧嚣了一阵,像是有兵马进入京城……吴夫人却根本没理会,只当是平常的驻军换防,被那些没见过世面的丫鬟婆子夸大其词罢了。

  并非吴夫人疏忽大意,而是她的注意力全都被另一件事牵了去。

  “你说什么?陆氏昨晚彻夜未归?”吴夫人一脸惊诧,并不生气,反而幸灾乐祸的成分居多,生怕是吕妈妈搞错了,“她有这么大的胆子?该不会又是在耍什么花样,想引咱们上钩吧?”

  吕妈妈声音虽小,但十分肯定:“采梅和采莲昨儿个半夜就过来求见,说了这事儿,奴婢怕吵着您的觉,也担心不是真的,就暂时挡下了。刚才悄悄派人去探听,才发现的确属实!世子夫人此刻仍未回来!”

  吴夫人这才稍微相信些。

  平日里,榆院被那陆氏管得像个铁桶一般,想传出点消息都难……这次吕妈妈能够派人去打探消息,可见陆清容可能真的不在。

  “这么容易就探听到了结果?”吴夫人尤为谨慎。

  “夫人有所不知,不仅仅是世子夫人,府里那些身手好的护卫也都不在……”

  吴夫人双眉一挑,登时来了jīng神:“什么时候走的?可知道去了何处?”

  吕妈妈摇了摇头,如实道:“这都不清楚。但按照采梅她们的说法,昨日世子夫人被东宫召见,一去就是一整天,回府之时天都已经黑了……而且未曾久留。很快就悄悄出了府。”

  这么说,还真是整整一夜!

  “走!”吴夫人迫不及待地起身,“咱们赶紧去榆院,等她回来!”

52书库推荐浏览: 孟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