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容_来自远方【完结】(335)

阅读记录

  桓容没说话,南康公主扫了司马道福一眼,道:“不称阿嫂,你可是与我同辈。”

  司马道福不觉尴尬,反而笑了起来,道:“倒也是,是我想得不周,阿姑莫要见怪。”

  桓容无语良久,最终决定,什么都别说,看着就好。

  不过,他这是被调戏了?

  好像……是吧。

  第二百二十五章 抵达建康

  抵达广陵郡三日, 贾秉以郡公舍人的身份递上拜帖, 顺利见到刘牢之。

  自从京口转调, 刘牢之始终驻守军营,压根不cha手广陵郡政务,连郡兵都未接管。

  郡治所上下都在议论, 包括广陵郡太守都有几分疑惑,弄不清这位鹰杨将军究竟是什么路数。想要递帖拜访,顺便打探一下,皆被挡在军营门外,就连太守也铩羽而归。

  几次下来, 众人更是满头雾水。

  如果此人不是一根筋, 过于憨直, 那就是别有打算,怕是比想象中的心思更深。

  然而, 思量归思量, 刘牢之所行并无过错, 众人总不能无理取闹, 硬闯军营。到头来也只能继续观望,期待能抓住些许线索,看看这位鹰杨将军究竟是何打算。

  贾秉递上拜帖,隔日就被请入大营。

  不知其真实的身份的,大概会猜测军营缺粮,这才许商队入内。知晓他的身份,必定会心头一惊,对刘牢之的“忠诚”产生怀疑。

  归根结底,广陵郡属于郗愔的势力范围,从太守以下,多数官员都唯郗愔之命行事。纵然没有全族投靠,升官之路也和郗愔脱不开关系。

  刘牢之同这些人撇清关系,甚至连郡兵都放到一边,单独面见淮南郡公舍人,这其中的关窍,实在值得考量。

  此时此刻,贾秉的身份还是秘密,不为众人知晓。故而,短期之内,后一种qíng况并不会发生。等众人意识到qíng况不对,大网早已经张来,再多挣扎都是徒劳。

  得到入营许可,见到刘牢之派来的部曲,贾舍人微微一笑。一路之上仔细观察对方,见其态度中带着几分客气,明显是事先得到吩咐,笑意不由得加深。

  如此来看,此行的目的很快能够达到。

  只不过,刘牢之能如此快的改换旗帜,心xing值得琢磨。日后共事,需对此人多加关注,莫要使今日事重演,酿成不好挽回的局面,损害明公的大业。

  贾秉坐在车里,脑中的念头转了几个来回,面上始终不显。

  很快,一行人来到城内大营。

  整齐的军容、冲天的煞气、布局jīng妙的营地,再再证明刘牢之确为帅才。桓容手下不缺猛将,缺的就是领兵之人!

  高岵同样能练兵,但他练出的兵和刘牢之麾下又有区别。

  通过在营地所见,贾秉有终于明白,桓容为何如此重视刘牢之,几次三番想要将他拉入幽州阵营。

  不提其他,单是这份练兵的能力,在当下绝对是数一数二。

  大车陆续停下,车板拆开,健仆和士卒一起动手,卸载车上的粟米、熏ròu和粗布。

  贾秉下车之后,叮嘱领队几句,随后由部曲引路,很快来到主帅大帐。

  帐前列有两排刀盾手,各个身高八尺、腰粗十围。一手挂着盾牌,一手扣住长刀。贾秉出现时,长刀同时出鞘,架在通往帅帐的路上,寒光四she。

  想要进入帅帐,必先穿过刀林。

  贾秉挑了下眉,丝毫未见胆怯,无需部曲继续引路,视头顶长刀如无物,信步踏入刀林。

  哪怕刀盾手刻意放出杀气,也没见他动摇分毫。反而脚步愈发稳健,意气自如,仿佛面对的不是长刀,而是一阵清风罢了。

  走到帐门前,贾秉扬声通报身份姓名。

  不倒片刻,帐中传来一阵大笑。

  帐帘先开,现出刘牢之紫红的脸膛。

  见到贾秉,刘牢之大步上前,把住前者手臂,亲切笑道:“贾舍人前来,牢之未曾远迎,实是不该,快请!”

  不是刚刚走过刀林,遇上一场实打实的下马威,任谁看到这幅热qíng的样子,都会以为两人是挚jiāo好友。殊不知,掰着指头算一算,这还是两人首次当面。

  “将军客气,秉不敢当。”

  刘牢之再次大笑,右臂随意一挥,帐前的刀盾手立即收刀还鞘,行礼之后,转身退下。其动作整齐划一,令行禁止,让人叹为观止。

  贾秉不动声色,暗中留下观察,心知此乃刻意为之,为的是让他看清楚,这两千人听命于谁。

  “刘将军统兵之能着实不凡,秉大开眼界,实是敬佩。”

  “不敢。”达到目的,刘牢之见好就收。

  所谓过犹不及,表现得太多,显得过于急切,实不利于同贾秉商谈。若是造成反效果,更是得不偿失。

  亮出一张底牌,让对方知晓深浅,才好方便开口,也能为今后铺一条大道。

  郎有qíng妾有意,很能说明现下的状况。

  贾秉肩负使命,为的是将刘牢之拉入阵营,顺便拿下广陵郡。

  刘牢之早有离开京口之意,同贾秉一拍即合。并非他不念郗愔旧qíng,而是他逐渐看出,郗愔之后,高平郗氏恐无领军之人。别说同桓氏相争,想要维持今日局面都很困难。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刘牢之自负一身将才,有报国杀敌之志,不想埋没于平庸,更想统兵千万纵横战场,身后史书留名。

  继续跟着郗愔,九成不会有这样的机会。

  桓容则不然。

  从桓氏发展来看,桓敬道的野心绝不止于牧守幽州。如果他没料错,此次召南康公主和桓容入建康,是司马曜蠢到极点的举动。

  无论这位天子打什么主意,结果都能预料。说不得,元帝渡江创立的司马氏政权就会毁在他的手里!

  或许正是看出这点,郗丞相才会提前布局,从京口调兵,下令严守广陵郡。

  他未必是想和桓氏刀兵相向,八成是为展示力量,让对方知晓,他固然老迈,手中的权力和军队却不是虚的。

  无论桓容作何打算,最好别轻易招惹高平郗氏。

  换做几天前,郗愔的确是打这个主意。

  然而,同郗超一番长谈之后,郗丞相辗转反侧整夜,天明时终于发出一声长叹,忽然间明白,无论做出多少布局,都无法挡住桓氏的脚步。

  与其被对方视作威胁,想要除之而后快,不如退让一步,尽量保住高平郗氏。

  如果他有桓容一样的儿子,未必会如此轻易做出决定。

  关键在于他没有!

  为家族考量,他必须退让。

  如若不然,等他咽气之后,高平郗氏必将遭受各方打压,势力保不住还在其次,怕是家族根基都要断绝。

  对于郗超提及刘牢之脑后生反骨,郗愔始终有些半信半疑,暗中派人前往广陵郡打探,奈何迟了一步,没赶在贾秉之前。

  于是乎,贾舍人催动三寸不烂之舌,说服刘牢之投入桓氏阵营。后者面上为难,心中早已经乐开了花。

  贾秉给足面子,刘牢之摆足姿态,明面上,双方未能马上达成定议,实际都是心知肚明,事qíng已成,接下来,就是“讨价还价”的问题。

  商队停留广陵五日,贾秉拜访刘牢之三次。

  三次之后,刘牢之亲笔写成书信,盖上私印并落下指印。

  “劳烦贾舍人,将此信呈jiāo淮南郡公。”

  “刘将军放心,秉必定不负所托。”

  刘牢之郑重抱拳,贾秉正色还礼。

  大事既定,接下来,就看刘牢之是不是能以最快的速度接掌广陵,用实际行动为桓容送上一份投名状。

  宁康三年,六月上旬

  贾秉离开广陵郡,由水路返回建康。

  桓容和南康公主一行在姑孰停留两日,随后弃车登船,同陈郡谢世和琅琊王氏运送战利品的船队同行,一路赶往都城。

  此时距天子大婚不到二十日,建康城内极是热闹,百姓皆喜气洋洋。

  廛肆之中,银楼、布庄以及香料铺都是赚得盆满盈钵。

  尤其是银楼,王氏为准备嫁妆,几乎搬空楼中的珍品。银楼的掌柜不得不向盐渎“求救”,希望能再运些珍品过来。

  如若不然,其他士族夫人和女郎登门,拿不出让人眼前一亮的金钗玉簪,委实不太好看。

  在这样的气氛下,王坦之的葬礼就显得很不起眼。除了前来吊唁的亲朋旧友,几乎没多少人注意到乌衣巷挂起的白布。

  当初桓温去世,尚且有建康百姓自发为他哀悼。堂堂太原王氏家主,死得却是如此无声无息。

  台城之内,王太后和褚太后派来贴身之人,算是做足姿态。司马曜脑子进水,派来的人竟是太极殿一个寻常宦者。

  或许不是出于本意,而是为“迎接”桓容到来,心腹之人另有安排,轻易不能改动。可yīn差阳错,彻底扫了太原王氏的脸面。

  王氏被彻底激怒,在司马曜没意识到的时候,彻底站到了他的对立面。

  王坦之的几个儿子为父守灵,见到太极殿的宦者,都是理也不理,不是有谢安拦了一下,都能将人直接轰出去。

  宦者的脸色很不好看,却没敢当场发作。

  他知道自己的斤两,如果敢说出什么“不合时宜”的话,今日十成十走不出乌衣巷。

  王坦之的葬礼之后,桓豁三次上表,请让扬州牧。

  朝廷终于下旨许其所请,其后以谢安为扬州刺使,并加侍中,遥领州务,留朝参政。

  旨意下达之后,不出意外,引来会稽震动。

  谢安早有预料,提前布局,将其他几姓高门的攻讦消弭于无形。随着西边的战报不断传回,谢玄屡次立下战功,对谢氏不满的人开始收敛。

  即便没有就此心服口服,面上却不再张扬。至于会不会继续在背地里下绊子,意图在州内架空陈郡谢氏,那就不得而知了。

  谢安领扬州刺使第六日,桓容和南康公主抵达建康。

  船行河上,吃水不浅。

  船身上刻有桓氏印记,船头船尾立有州兵护卫。

  十几艘大船排成一条长龙,穿过篱门,首尾相接,破开波光粼粼的河面。不时有大鱼从河中跃起,带起一片水花,晶莹剔透,彩光jiāo织。

  见到这支船队,河岸边的百姓纷纷驻足,不知是谁率先喊出“桓使君”,一传十十传百,人群登时陷入激动。

  鲜花和柳枝纷纷飞来,顷刻之间,船顶降下花雨,河面点缀彩斑。

  “郎君,我念郎君心切,可请出来相见?”

52书库推荐浏览: 来自远方